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艗 《陶瓷》2021,(3):139-140
在我国建盏文化发展中,主要由福建建窑提供了各种类型和样式的建盏,这些建盏具有多样化的釉色和种类,同时也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鹧鸪斑、曜变、油滴、兔毫纹等建盏产品也广为人们所熟知,而建盏也是我国宋代时期首屈一指的茶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败,但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建盏工艺重新得到了发展,建盏文化中所蕴含的审美和文化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对比古今建盏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而研究当代背景下建盏艺术发展与传播的策略。提出了以“斗茶”文化为着眼点,积极融入当代青年文化,以新面貌适应当代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形制改进、加强建盏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外贸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民俗文化和艺术品的收藏投资价值也日益凸显。建盏作为一种文化底蕴深厚且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建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之一,早在唐代就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盏文化艺术设计与发展策略研究旨在保护其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建盏文化内涵,汲取各地陶瓷技法及创新设计理念,为其赋予现代审美,推动建盏文化艺术发展更新。本文系统梳理了建盏深厚的文化背景,并从文化、历史、工艺等维度对建盏进行了全面解读,分析当下建盏市场需求及主要消费群体的特征,阐述了建盏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思路,提出了基于差异化竞争和品牌定位原则的建盏文化艺术设计战略,以期能为建盏文化艺术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建盏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独特的茶具,建盏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包含了茶道的精髓,更蕴含了陶文化的精华。建盏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将深入分析建盏这一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品的特色与传承,探究其在历史中的形态变化、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艺术特征、历史渊源和跨传统现象的讨论,以期可以全面了解建盏的艺术价值及其文化意蕴,进而助推建盏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盏文化在宋代的出现与崛起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美术、工艺等各方面的发展潮流,建盏文化发展亦备受重视,促使宋代多数建窑得以迅速发展。建盏是一种特殊的陶瓷工艺品,其神奇之处在于它不需要太多的人工装饰,而是通过自然的交流和匠人的工艺塑造而成。但在社会飞速发展、茶饮方式不断改变的大环境下,建盏及建盏文化已经渐渐地从人们生活中淡出。唯有近期建窑文化复兴,建盏制作工艺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促进建盏的生产与发展。很多建盏匠人不断追寻原始之美、找寻古老之法,通过柴烧等方式推动建盏文化的发展,使建盏文化发展至今仍保有最初之意。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建盏拥有商品、纪念品与艺术品的多重身份,它既可以承载匠人与使用者在一定时间与事件中所传达的感情,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流通于市场,具有易用性、观赏性以及传承性的特点。在我国茶文化当中,建盏作为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非常高的物品,它那朴实的材质,简练的线条,多变的颜色,把自然之美呈现给大众。建盏,是中国宋代艺术文明留给我们的璀璨宝藏。如今,学习建盏还能领略宋人所开创的艺术美学。在当代创意经济语境中,现代建盏手工艺发展亟待改变,表现为践行包括釉料美学、造型功能体验以及产品类别推导等在内的系列创新策略。建盏是一种稀有的器具,并非其烧制时的苛刻要求,而是在于建盏加工时表面釉质之精。建盏发展对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都深藏于釉纹之中,这正是建盏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相似文献   

7.
杜祥斌 《陶瓷》2021,(3):143-144
早在我国晚唐五代时期,就开始产生了建盏文化,发展到宋代时期逐渐和茶文化进行了融合,并形成了一些衍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建盏文化从诞生到盛行又走向衰弱,在现代又重新走向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建盏珍贵文物,也逐渐成为了陶瓷中的上品。在建盏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就是曜变建盏,其中更是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建盏作为中国传统茶具的代表之一,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如何将传统的建盏制作工艺、审美特色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及科技趋势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和再造,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建盏的发展与创新作为研究目标,以期努力推动建盏行业的更新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窑是我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烧制而成的建盏也是我国陶瓷之中特殊的存在.由于福建地区特殊地域文化的干预,建盏在釉色、胎体以及外形方面与其他窑口完全不同.为此,本文简要分析建窑建盏产生的背景,同时从瓷土与釉料以及烧制工艺两个方面讨论地域文化对建盏所产生影响,以加深大众对建盏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建盏是我国传统茶具之一,源于建窑,以纯手工制作著称,其具有的陶艺特性和文化内涵使其逐渐成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盏不仅仅是茶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它的工艺和美感是其重要的特征,本文旨在探讨建盏的工艺和美感,并从历史、文化和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建盏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产生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并为其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中诞生了诸多优秀的文化形式,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中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茶文化的兴起逐渐衍生出众多具有文化形式的艺术品类,而建盏是中国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发展深受茶文化的影响,进入现代后,建盏文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同时还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定义和发展方向,使得人们在其中能够找寻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其设计风格既遵循了古代的审美特点,同时又将现代艺术的设计形式注入其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是传统工艺的典范,建盏的创新和发展是因为文化的熏陶才有了如今的面貌,作品中蕴含的艺术韵味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蔡志强 《陶瓷》2021,(3):137-138
建盏是中国八大名瓷之一,是黑瓷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茶文化中为茶而生的器具,被称之为“茶之圣器”。建窑建盏造型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出独特的美感,体现了中国传统茶道禅文化“推杯换盏”之韵。本文通过探究“建窑”这一中国宋代著名民窑所烧制的黑釉碗——“建盏”的美学特色,分析其品类丰富的釉色和斑纹之美,从审美意识习惯和实用性两个方面入手,阐述建盏造型的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3.
孙建兴 《中华手工》2018,(6):117-117
1981年,孙建兴让失传千年的建盏技艺重现人间,并成功研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玳瑁等近30种建盏.在建盏市场日益鼎盛的今天,他又为建盏市场的乱象鸣不平,成为建盏市场的“清道夫”. 建盏在宋代是御用茶盏,也是曾风靡全国的第一茶器.其制作工艺繁琐,需历经瓷矿、粉碎、淘洗、拉坯、上釉、焙烧等13道工序.然而因饮茶文化改变等原因,建盏虽在海外被奉为国宝,在国内却沉寂近800年. 40年前,偶然的工作借调让孙建兴与建盏结下不解之缘,走上了建窑复兴的漫漫长路.凭着对建盏的热爱与为民族文化做贡献的热忱,孙建兴带着团队克服了环境艰苦、资源匮乏等种种难关.  相似文献   

14.
廖成军 《陶瓷》2021,(3):103-104
在中华民族茶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建盏文化,茶文化具有明显的经典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茶具与茶叶等,而最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的就是建盏,建盏是建窑烧制茶具的统称。由于其样态、色彩都具有独特性,被确定为中华民族茶具中的上乘之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窑也烧制出了一些更具有品相和艺术美感的建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承中国历史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传统瓷器之一,建盏以挖掘中国历史茶饮文化为主要功能,同时成为中国茶饮文化的代表地理标志之一。建盏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方面的扶持。为了实现建盏的创新发展,需要对其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针对创新特点给予相应的扶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盏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建盏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都有重大突破。建盏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建盏传承与之同步进行。本文在对建盏艺术历史发展与创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推动建盏文化发展、切实保证建盏艺术产品制作等方面提出建议,使更多人对建盏工艺特点有所了解,并对相关行业建设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桂云 《陶瓷》2021,(3):141-142
我国宋代建盏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福建省近几十年发觉的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建窑遗址分布,并且深刻影响着我国浙江黑釉的窑址体系,在海外贸易中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在宋代斗茶活动中,建盏是其中专用的茶器。而我国现代更是进一步发掘了建盏的审美价值,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使用需求等,为了建盏可以予以满足,针对建盏之美,包括釉色、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逐步在现代生活中融入了传统工艺,不断深入挖掘了建盏的美学,在当代茶艺发展中,建盏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建盏的功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正1981年,孙建兴让失传千年的建盏技艺重现人间,并成功研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玳瑁等近30种建盏。在建盏市场日益鼎盛的今天,他又为建盏市场的乱象鸣不平,成为建盏市场的"清道夫"。建盏在宋代是御用茶盏,也是曾风靡全国的第一茶器。其制作工艺繁琐,需历经瓷矿、粉碎、淘洗、拉坯、上釉、焙烧等13道工序。然而因饮茶文化改变等原因,建盏虽在海外被奉为国宝,在  相似文献   

18.
徐泽闽 《陶瓷》2024,(1):136-138
建盏作为中国传统茶具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形态、釉色和纹饰特点而备受推崇。笔者通过对建盏风格的历史演变、特点与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建盏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茶具、陶瓷和家居装饰设计的启示。研究表明,建盏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图书馆视角看建盏文化,通过馆藏查询和学术研究对“建盏文化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建盏文化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社会热点以及不同机构和群体对建盏文化的兴趣点有何不同,进而讨论图书馆在建盏文化这个地方文化上已经做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瓷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朴,而柴烧建盏正是符合这样的审美标准,烧制出的建盏古朴脱俗、变幻莫测。柴烧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龙窑烈火中淬炼出它千变万化的模样,是土与火最高难度最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当代建盏匠人以传统的龙窑柴烧方式烧制建盏,除了想要再现宋代建盏艺术的辉煌之外,也是在不断探索着建盏釉色变化的可能性,为传统的建盏艺术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笔者将从龙窑柴烧建盏入手,全面展开柴烧建盏的美学特征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