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韩育宁 《山西水利》2010,26(11):11-12
通过对太钢电厂送出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综合确定施工扰动后、措施实施后等各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各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及弃渣处理情况,评价工程拦渣效果;对比水土保持方案,确定及评价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全面监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数量、质量,结合原地貌土壤侵蚀监测,评价工程建成后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索风营水电站施工区为例,提出了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设计方法。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应详细、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使之在施工中能顺利实施,从而使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取得最佳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施工期间主体工程区、临时施工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量,因此工程重点针对建设活动引起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申静  吕劲松  马平 《山东水利》2007,(12):38-39
煤田开发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掌握水土流失的控制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巨野煤田各矿井建设期重点监测地段为矿井工业场施工区、临时堆矸场建设区、场外道路施工区;生产期重点监测地段为临时堆矸场和采煤沉陷区。通过在不同地点采用地面监测法和调查相结合等监测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风电场建设和项目施工过程中,风机及箱变基础开挖、场地平整、运输道路挖填施工等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对原地貌造成扰动和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基于上述考虑,结合杨树沟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探讨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水土流失防治进行分区,并就各防治区分别提出相应水土保持实施措施。分析认为,项目施工区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可达到有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广梧二期高速公路为例,详述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弃土弃渣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结合编制供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例,对供水工程所在的地貌土壤条件、占地面积类型、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分区分别进行计算规划与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以及工程完工后运行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提出合理的分析和要求,希望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兴修水利工程可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达到和谐自然、除害兴利、造福百姓的目的。但是,随着大量的水利工程兴修.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水土流失现象。时代变迁,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和公众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施工干扰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已刻不容缓。1.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利枢纽施工区指水库等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这些废弃土石在降雨和径流作用下形成的冲刷侵蚀力,会造成较大范围高强度的水土流失,危害下游地区。所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可以发现因工程建设造成的的水土流失问题,了解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植物、临时等)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掌握工程实施后对土壤可蚀性产生的影响,为以后同类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同时,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施,可以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专项验收提供依据。文章以松花江乡灌区为例,浅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防洪工程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指出应加大水土监督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用水的调节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礼先  常丹东 《中国水利》2005,(13):121-124
为了调节人类水土保持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减少作用,在分析水土保持用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调控生态建设目标、调节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比例、合理选用树种、草种及配置模式等减少水土保持用水量的途径.同时为了激励当地农民减少水土保持用水量,增加流域产水量,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对保证供给生产及生活用水的流域内农民实行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3.
这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场会主要是学习推广东阳市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先进经验,总结交流各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按照既定的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相似文献   

14.
九三垦区试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为核心,以改善生态与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水务建设的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剖析了城市水务工作的现状,论述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笔者所参与的实际工程,提出了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配套水土保持建设的工作思路,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段巧甫 《人民长江》2010,41(13):10-15
依托"长治"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是水土保持工作理论创新、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实践和科研探索的结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土保持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长治"工程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对"长治"工程20年建设成效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各重点治理区的建设经验,总结和论述了各地依托"长治"工程,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发展类型和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察尔森水库工程施工区、弃土弃石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并根据流失情况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土壤物理学原理为指导,充分利用土壤基本物理性质,提出一种通过调整土壤剖面的分层组合方式,达到 调控水土过程的技术,命名为人工分层配土(artificially?layered?soil,ALS)工程。为验证人工分层配土工程在水土 调控方面的作用,开展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植被蒸散发试验和野外干旱区土壤水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试 验中,通过调整土壤剖面结构,人工分层配土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入渗能力,初始入渗速率提高 3 倍以上,平均入渗 速率提高 67.57%,土壤累计入渗量增加 47.14%,同时降低了表层土壤含水量,减少 38.39% 土壤的无效蒸发量; 野外试验中,分层配土处理组土壤含水量主要储存在地表下 31~50cm 处,而野外原状土土壤含水量主要位于表层 土壤,且相较于原状土壤,人工分层配土耗水量减少 13.32%,耗水速率降低 12.90%。因此,人工分层配土工程实 现了水土调控的目的,对干旱区水土资源调控和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促进水土保持提质增效,需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与价值导向相结合。分析了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形势,以及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思路、目标。从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监督管理、综合治理、监测评价、新动能培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片石砂土分布地区土层浅薄、持水力弱、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日灼、干旱严重导致造林成活率低,林木生长慢,作物产量低,采取的治理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尽快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是保水、降温、改土、培育管理,确保造林成活、成林、经济林速生丰产.分析了片石砂土的特性,认为块状整地、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是片石砂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