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和充换电设备间的互操作研究为背景,首先介绍了IEC61850标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和制造报文规范MMS在IEC61850中的应用,分析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服务接口平台的架构和充换电设备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对象模型,并给出了服务平台的接口框架和接口定义,最终实现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模块总体设计和服务模块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2.
阐述目前电动汽车换电站系统与关键设备管理现状,分析电动汽车换电站监控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基于IEC61850系列标准提出电动汽车换电站系统建模方案,建立换电站系统关键设备信息模型,通过采用抽象数据建模方法,建立换电站中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的信息配置模型。提出的电动汽车换电站关键设备建模方法,解决了换电站关键设备通信模型标准化的问题,推动了充换电设备与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下一步换电站系统集成提供了统一的信息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IEC 61850协议的内涵与特点,详细分析了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环境下,IEC 61850的建模过程及节点的选取和组合,并提出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营,考虑充换电设施建设、充电站运营、换电站运营、监控与智能调度运营等多个环节,对充换电站的成本收益结构进行系统建模,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成本收益评估方法。以广州市充换电设施规划数据为例,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换电站进行了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充换电服务费、政府补贴和充电机造价等因素对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盈亏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充换电设施是电动汽车普及和商业化运营的前提与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类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充换电类型的特点,依据各自特点建立了充换电站综合规划模型和国内的充换电站运营模式,并简要说明了电动汽车与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电动汽车换电设施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紧密结合唐山北郊电动汽车换电站项目建设,研究换电站系统的工程设计计算模型和方法,对影响工程规模和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参数:换电需求量、换电设计能力、换电工位数量、充电工位数量等进行工程建模优化分析计算;在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形成换电站的充换电系统标准建设方案,为本地区后续换电站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运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多种类型的主体,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适应性,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进行准确的建模。介绍了一个基于复杂适应理论及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电动汽车综合运营仿真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该平台基于JADE开发,可以对电动汽车运营、充电设施规划等问题中包括电网、充换电设施、电动汽车等在内的多个类型主体的行为进行仿真和分析,同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在此仿真平台上对南方某地区的一个算例进行建模,该模型详细地考虑了乘客的出行特性、电动出租车的充换电方式和交接班制度等,通过仿真运行研究了电动出租车的充电负荷特性,并与传统方法对比验证了基于多代理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投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武峰 《电气技术》2015,(4):108-111,114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换电设施建设领域,本文就充换电设施投资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为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提供实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化是其实现普及的必要前提,首先对国内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进行分类,再对标准体系中基础综合、充换电设备、接口及协议等9类标准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强调了其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内涵和作用,提出做好充换电设施网络规划,优化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布局。在充换电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充换电设施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加强电动汽车创造企业和电网企业交流合作,促进我国电力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电动汽车发展及其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了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并从电压等级选择、用户等级确定、接入点选择、供电电源配置、设备选型和电能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技术原则,最后给出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的典型模式,为指导规划设计、规范运行管理,保障充换电设施及时可靠、合理有序地接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节能减排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均衡利用充换电站资源、提高电动汽车充换电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手机平台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供电动汽车车主搜索充换电站、预约充换电服务、评价充换电服务、查询充换电记录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满...  相似文献   

13.
基于IEC 61850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远动通信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障电动汽车充电站大规模接入情况下的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 基于IEC61850标准展开电动汽车充电站与配电调度控制中心的远动通信建模研究? 依据典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次系统架构及通信系统构成, 提出了符合IEC61850标准的远动通信架构? 在分析总结电动汽车充电站远动通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IEC61850-7-4以及IEC61850-7-420所定义逻辑节点构建远动通信模型? 搭建远动通信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远动通信架构以及通信建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海波  李建祥  袁弘  韩元凯  王岗 《电源技术》2016,(12):2449-2452
为了促进不同厂家间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交互,需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信息互操作研究,首先介绍了一致性和互操作的概念,分析了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测试的必要性和测试方法、测试平台、测试原则以及在电力行业尤其是智能电网领域的应用。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得到大力发展,对信息互操作的研究可有效推动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一种充换电服务网络互操作框架的提出,为后续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源世界》2011,(11):13-13
2011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将在示范工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新能源接纳、居民智能用电等方面大力推进。国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将增7倍目前,国网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投运方面,已有充换电站24座,充电桩1122个,预计今年将在目前基础上增长7倍。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根据《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21]4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等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充换电设施网络整体规划建设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整体考虑充电需求与换电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出行时空状态链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车辆行驶与停留多状态间相互转换过程,定义车辆出行时间链与空间链的特征量,并设计车辆状态转移矩阵。然后根据多种充换电模式,以及温度对单位里程耗电量影响,构建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模型。最后,提出基于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算法,计算车辆处于充电需求时,多种充电模式选取情况。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用户出行规律,体现电动汽车在行驶与停留多状态下的充换电需求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将中心地理论引入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规划,根据充电设施服务能力划分充换电服务网络层次结构,提出了充换电服务网络的空间结构图和充换电服务半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服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重要保障。按照系统、通用、高效和兼容的设计思路和原则,通过研究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及充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充电设施建设运行的实践经验,在物理尺寸、电气性能、防护等级和主动监测等方面对原有标准进行优化设计,极大提升了充换电设施的安全性、兼容性和可靠性。新标准为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已全面应用于国内充换电设施产业,助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20.
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IEC61850标准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智能水电站的应用,随后阐述了IEC61850标准建模技术及模型层次结构,并结合H9000监控系统接入白山电厂智能一体化平台的实际工程,着重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构建H9000监控系统信息模型的建模技术和主要流程。最后,介绍了该信息模型接入白山电厂智能一体化平台的现场IEC61850标准通信调试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