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针对深部开采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实测困难、已知实测数据极少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与井下钻孔注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林西矿深部工作面底板岩层完整区域、破碎区域底板采动破坏演化规律及深度进行了研究。注水试验实测结果表明:底板岩层完整区域采动破坏带深度为23.58 m,破碎区域采动破坏带深度为37.45 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工作面开采推进,岩层完整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发育将经历“增长-稳定”的过程;岩层破碎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发育将经历“增长-稳定-突增-稳定”的过程;底板赋存小构造(或裂隙)“活化”,并与底板采动裂隙联通,是导致岩层破碎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加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桃冲铁矿提高井下采出品位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稳定和提高井下采出原矿品位,保证采选收益最大化,近年来,桃冲矿业公司加大了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结合矿山实际,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概括介绍了该矿为提高井下采出品位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王庄煤业35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影响快速"收尾"问题,提出了适合该矿快速收尾的技术,对于不稳定顶板的压力控制,只有加大撤架通道内的支护强度,才是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神东矿区中硬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均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进行开采,开采高度逐年在加大,目前开采高度已达到了7.2m。工作面的采高毕竟受到煤壁片帮和机道冒顶控制的限制,再则煤层厚度的变化也限制了大采高开采设备的充分应用。为此,神东在柳塔煤矿煤层厚度不稳定的东部盘区首次实施了放顶煤开采实践,为神东矿区今后开采特厚煤层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煤矿对下行通风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对如何处理井下高温问题,以及从改革采面的通风方式,解决高瓦斯涌出等问题,下行风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煤矿设计》1981年第6期刊登了《下行风初探》,本文也就此谈谈看法。 下行风的应用 下行风对降低采场气温有明显作用,对处理采面瓦斯、降尘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下行风在一定条件下,对稳定通风系统、降低通风阻力、防止自然发火、防止串联通风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现举例说明。 1.用下行风稳定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6.
1989年,多姆金矿和拉姆井巷公司签订了用 Alimak 天井爬罐开采薄矿脉的合同。这是前段对薄矿脉进行机械化开采研究的继续。选择2339№17采场作试验采场,因该采场符合以下设计要求:矿脉沿走向和倾斜相当稳定,无大的褶皱;系急倾斜矿体,崩落矿石能自行溜入底部水平的出矿巷道;岩石力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围岩强度允许加大采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留煤柱护巷的长壁采煤工作面中,单侧采空煤柱的稳定是后采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加大,对采对掘情况比较普遍,形成的护巷煤柱将经历两次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对煤柱的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对巷道围岩控制带来困难,特别是在综放开采的矿井尤为明显.因此,对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及相邻巷道对采对掘形成的区段煤柱在单侧采空状态下煤柱内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分析.以东坡煤矿922和923综放工作面间20m护巷煤柱为例,分析和研究了煤柱形成后各阶段支承压力演变过程,得到了单侧采空煤柱采空区侧和巷道侧极限平衡区范围计算公式、煤柱最小宽度公式;通过钻孔应力计对现场煤柱内支承压力进行实测,得到了本工作面回采超前压力的影响范围和峰值,并说明现场20m宽煤柱内存在稳定弹性核区,煤柱可进一步优化以提高采出率.  相似文献   

8.
张德江 《煤矿开采》2010,15(1):I0002-I0003
加快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煤矿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了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重要决策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近年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煤矿瓦斯抽采产业化利用、规模化发展,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采高加高、工作面长度加长、推进速度加快、巷道断面加大后,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具有鲜明的特征,工作面矿压显现变得十分强烈,对特大采高支架设计支护强度、支架结构高度上限,防片帮机构,支架稳定性,防止煤壁片帮和工作面设备整体稳定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巷道断面加大和工作面采高加高,推进速度加快等研制特大采高工作面超前支护支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孙其飞  王晓亮  任有奎  王涛 《采矿技术》2009,9(1):60-61,102
随着采深加大,巷道周围岩体以及应力分布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加大,支护强度和支护阻力也在不断提高。众多的井下采矿实践已经证明,单体支护已经很难维持巷道的稳定。支护结构的补偿以及耦合已成为加强支护强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力学公式推算验证了合理的结构耦合加固技术对支护效果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