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分析了丁辛醇装置羰基合成3741蒸气透平轴端原粘性螺旋泵送蒸汽密封泄漏量超标的原因,阐述了采用"梳齿-蜂窝可刮削"蒸汽密封对透平轴端密封进行改造的整体过程。解决了轴封泄漏超标的设备故障,提高了我国工业驱动高速蒸汽轮机轴封的设计制造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发电厂的火灾大约有3/4起因于透平发电机的润滑系统,其中49%来自于液压系统,43%来源于润滑系统。着火原因主要是油管泄漏,润滑油喷射到热表面,特别是过热蒸汽管线的争表面。为防止透平油的泄漏引起火灾,可使用抗燃透平油。磷酸酯作为抗燃液压油,尽管工业化已有15年历史,但一直未在蒸汽透平中推广,有关试验的报道也很少。  相似文献   

3.
马杰 《南炼科技》2001,8(3):34-36
汽油加氢循环氢压缩机开工后不久发现润滑油带水,经过分析,是蒸汽透平油封漏汽进入润滑油系统所致,通过改进轴封,增设抽汽系统,彻底解决了润滑油带水问题,消灭了隐患,保证了装置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某石化丁辛醇装置轴端密封漏气量超标的原因,介绍了采用"梳齿-蜂窝可刮削"蒸汽密封这一新技术对透平轴端密封进行改造的整体过程。改造的成功,有效地解决了轴封泄漏超标的设备故障,提高了我国工业驱动高速蒸汽轮机轴封的设计制造水平,为大型机组关键部件超越国外的高性能的国产化工作开辟了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1.8 Mt/a渣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驱动蒸汽透平HT102在压缩机负荷较平稳的情况下存在主汽门逐渐开大、蒸汽耗量不断下降、机组效率降低等问题,分析发现自产的饱和中压蒸汽中Na+含量和SiO32-含量超标,导致蒸汽品质不合格从而造成透平通流部分结垢.利用饱和湿蒸汽对转子进行在线清洗,投入运行后,透平的轮室压力为2.1 MPa,调节汽阀开度为70%,进汽量为36 t/h,转速为9 150r/min,运行正常,说明在线清洗效果显著.通过对透平和中压汽包解体检查,并对汽包的旋分头进行焊接加固,回装后汽包运行正常.结果证明使用饱和蒸汽在线清洗和解体清洗透平通流部分两种方案除垢的效果相同.首次尝试在不打开机壳的情况下对转子进行在线清洗,效果好,但须对蒸汽压力、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丁辛醇3741蒸气透平轴端蒸汽密封长期过量泄漏的工程技术难题,介绍了梳齿-蜂窝可刮削汽封的设计及在丁辛醇3741蒸气透平的首次应用;根据改造后的运行数据监测,显示了3741蒸气透平轴端汽封过量泄漏得到根治,表明了梳齿-蜂窝可刮削汽封的高性能与在工业驱动蒸气透平应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润滑油加氢装置蒸汽发生器换热管束316L裂纹失效问题,从金相组织和能谱分析换热管束腐蚀泄漏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格控制给水的pH值,管束选用镍基Incoliy825耐热合金以及在工艺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蒸汽发生器工况稳定等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加氢装置反应产物蒸汽发生器在运行半年的情况下,换热器管束发生内漏,在对换热器解体后进行氦捡漏试验,能够明显观察到管板与换热管胀焊结合部位有泄漏迹象。将发生泄漏的换热管取样进行金相组织和能谱分析,探求换热器管束发生泄漏的原因,从而为今后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蒸汽透平空压机是从德国DEMAG公司引进的机组。该机组的轴承润滑使用美孚ISOVG32牌号润滑油。经过多年运行后,其润滑系统经常出现故障。通过对润滑油品进行铁谱分析,发现谱片上存在少量的铁磁性细小的金属磨损磨链,磨链里以铁系金属元素磨损磨粒和细小的球形磨粒为主。分析原因为机组润滑零部件局部出现磨损,磨损颗粒进入润滑油循环系统中,导致润滑油品精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合成氨装置运行的实际工况,分析了四大机组透平发生结垢现象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驱动透平的高压蒸汽中Na+及SiO2的质量浓度超标是导致结垢的主要因素。采用活性分子膜超微过滤组合多官能团纤维吸附凝结水处理技术对合成氨冷凝液系统进行了改造,并严格水质及蒸汽品质的控制指标,其中含Na+,SiO2质量浓度均不大于15μg/L。实施上述措施后,在为期9个月的运行周期内,四大机组透平运行稳定,减少蒸汽消耗量约10t/h,减少循环水补水量28万t,减少缓蚀剂、阻垢剂消耗量25t,有效解决了透平结垢及蒸汽管网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基础油质量、油品调合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汽轮机油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空气释放值、抗乳化性、水含量决定了汽轮机油的质量;调合温度应控制在(55±5) ℃,抗乳化剂质量分数控制在100~200 μg/g;复合主剂需要经基础油稀释后再进行调合;调合、储存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混入其它油品,可以确保汽轮机油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油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制备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防锈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条件;通过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湿热试验、抗乳化试验、油泥和腐蚀趋势试验考察合成防锈剂的性能。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三乙烯四胺与油酸摩尔比0.63:1、反应温度248 ℃、反应时间7.9 h。在最优工艺下制备的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产率为90%。双子咪唑啉衍生物能显著提高API I类润滑油基础油的防锈性能,而对API II类及III类基础油的感受性较差;在APII类基础油中,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的防锈性能与T705A相当,优于T746,T703,RHY702等防锈剂。将双子咪唑啉衍生物用于汽轮机油配方中,可得到不同黏度级别、性能均满足Q/SY RH2087—2012标准要求的汽轮机油。  相似文献   

13.
影响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润滑油》2005,20(2):48-52
通过对L~TSA油品的调合过程进行分析,分别从基础油、添加剂和调合工艺过程三方面探寻制约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提高的原因,研究发现基础油的白土吸附深度、水分含量对基础油本身的破乳化性能影响显著,从而导致用其调制的汽轮机油抗乳化性出现相应变化;而添加剂中金属减活剂和防锈剂的加剂量对成品油的抗乳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现调合工艺过程中若系统受内燃机油污染、加剂不合理导致局部添加剂浓度过高也会导致调制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4.
烯基丁二酸是汽轮机油常用的一种防锈剂,通过实验分别测定了含烯基丁二酸的汽轮机油/蒸馏水及汽轮机油/合成海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油相黏度及乳状液稳定性。结果表明,烯基丁二酸可以显著降低汽轮机油/蒸馏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形成的界面膜强度较强,界面剪切黏度较大,形成的乳状液较稳定。当水相为合成海水时,烯基丁二酸的界面活性进一步增强,界面张力更低,能更多的吸附到油水界面,形成致密的、强度较高的界面膜,使乳状液稳定性增强,对汽轮机油乳化和乳状液稳定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Claus风机润滑油的乳化研究结果表明:K-301润滑油乳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润滑油箱密封垫片逐渐老化,导致换热器水相进入油箱,造成润滑油进水乳化;二是润滑油长期使用降解变质。针对密封垫片老化问题研制出新型垫片并进行更换;针对润滑油降解问题采取两项应对措施,一是定期补充新油,二是研制出价廉质优的润滑油并准备进行实际应用测试,同时持续定期分析在用润滑油的化学成分,保证了润滑油系统的密封性,成功解决了Claus风机润滑油乳化问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含超细蛇纹石粉体的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与摩擦副的结合强度,在测定蛇纹石粉体差热-热重曲线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超细蛇纹石粉体组成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将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蛇纹石粉体添加至润滑油基础油中,研究其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蛇纹石粉体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粉体会逐渐脱除吸附水、层间水和结构水,且在高温下伴随着结构水的脱除,蛇纹石会分解生成镁橄榄石及二氧化硅;经200 ℃热处理的蛇纹石粉体可以明显提高润滑油性能,与基础油相比,含蛇纹石粉体1%(w)的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和钢球磨斑直径均明显降低,且具有自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比研究美国、俄罗斯军用汽轮机油产品规范中利用四球试验机法评定润滑油抗磨性的基础上,研究《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方法(四球机法)》SH/T 0189-1992和《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GB/T 3142-1982对舰船汽轮机油抗磨性的内在规律及其区分性,并以FZG试验结果作为抗磨性评定依据,分析四球法与FZG试验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载荷越大,转速越低,摩擦环境越苛刻,越能区分不同油品的抗磨性能;标准SH/T 0189-1992(147 N,1 200 r/min)可以合理评价舰船汽轮机油抗磨性;最大无卡咬负荷PB对舰船汽轮机油具有明显的区分性,能够较好地表征油品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德岩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24(3):188-190,220
介绍了未来航空涡轮发动机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在260,-54℃时,试样运动黏度分别大于1.0 mm2/s和小于15 000 mm2/s,热氧化安定性温度为260~427℃。该要求已超出了目前使用的酯类润滑油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为了满足要求,需开发全氟聚醚、改性硅油、聚苯醚、C-型醚、氟醚三嗪及环三磷偶氮润滑油基础油,它们的使用温度依次为:-34~316,-60~260,5~288,-29~260,-30~343,-15~343℃。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润滑油基础油光照产生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光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喹啉、吲哚和二苯并噻吩,考察了含氮与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物中硫、氮含量是光照前油品中硫、氮含量的2 000倍以上,沉淀物主要由高度缩合的含氮、含氧化合物组成;含氮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影响远大于碱性含氮化合物;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较小,且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低时可使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高时可以延缓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