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管》2018,(5)
调质热处理后的某37CrMnMo钻杆接头,在磁粉检测时发现部分接头存在裂纹。为了查明该批钻杆接头裂纹产生的原因,对接头及裂纹处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裂纹形貌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钻杆接头在锻造时,因中频感应加热炉加热的毛坯温度较高,使其出现严重的过热甚至过烧现象,造成合金元素沿晶界偏析与晶界弱化,而且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未完全消除,从而在随后的调质过程中产生裂纹。建议生产时加强对锻造钻杆接头坯料化学成分的检验,严格监控钢坯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并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防止过烧,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强度船板焊接接头产生的裂纹,通过光学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EDS能谱分析仪、PHI670俄歇电子能谱仪等对试样组织进行观察,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缺陷特征,焊接接头中产生的缺陷为热裂纹中的近缝区液化裂纹,是由C,Mn偏析引起的严重珠光体带状组织及硫、磷偏析在珠光体带状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宏观检验、微观检验、显微硬度测定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45钢搬手头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搬手头内六方处的裂纹,是尖角效应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应力集中裂纹;垂直于轴线的裂纹是因为淬火快速冷却时.厚壁处未淬透以及截面尺寸突变产生的弧形裂纹.  相似文献   

4.
正工件淬火冷却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拉伸应力超过了钢的抗拉强度。对钢的强度有不良影响的夹杂物、大块碳化物以及钢中原有的各种微小裂纹,都会促使工件在淬火冷却时开裂。常见的淬火冷却裂纹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包括弧形裂纹)和表面裂纹。1)纵向裂纹这种裂纹深度较大,走向大体上与工件的纵向一致。纵向裂纹常在工件完全淬透的情况下出现,通常是由组织应力造成的。钢中的带状夹杂物会促发纵向开裂。锻造时形成的裂纹也会在淬火冷却应力作用下扩展为深裂纹。对存在纵向裂纹的工件的纵剖面进行显微组织分析,不难对上述两种促发纵向开裂的因素加以区别。如属前者,必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带状夹杂物;如属后者,裂纹表面应存在黑色的氧化物、其两侧应存在明显的脱碳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SCM440棒材产品锻打、切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内部裂纹问题,采用低倍检测、扫描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方法分析SCM440钢工件裂纹产生原因。分析表明,原材料存在较严重的斑点状疏松和偏析,锻后和热处理后残余应力较大是导致工件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结合生产工艺情况得出,冶炼时过热度偏高、连铸机设备故障及坯料选型偏小等问题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导致了产品严重的斑点状疏松和偏析等质量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PC35.7-13,PC35.7.2-2是我厂平板车上刹车部分的两种小轴。材质为45钢,棒料直径40mm,其技术要求:调质硬度235~277HB。在对该棒料进行调质处理时发现约有30%棒料调质后端面产生弧形裂纹。调质工艺为:820℃×2.5h水淬,570℃×2.5h回火,布氏硬度为260~270HB。符合调质件硬度要求。1 原材料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1.1原材料化学成分(w%)CMnSiPS0.50.60.270.0120.016与45钢材质标准对照符合45钢材质要求。1.2低倍组织检验:根据GB226-77标准对这批轴取样进行低倍组织检验,发现有严重的组织缺陷一框形偏析。如图1所示,根据偏…  相似文献   

7.
李红莉 《热加工工艺》2012,41(14):230-231
采用宏观、微观检验、硬度测试等手段,对T10A钢等高盘淬火后产生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开裂部位和裂纹扩展路径具有明显的弧形裂纹特征。结果表明,工件加热温度过高,整体快速冷却使薄壁形成粗大片状马氏体以及截面尺寸突变处厚壁未淬透形成的非马氏体,为弧形裂纹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宏观检验、微观检验、淬硬层深度测定等方法,对45钢小模数双联齿轮高频淬火时发生的开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联齿轮中的裂纹是典型的弧形裂纹,主要是高频淬火淬硬层分布不合理引起的。而预先热处理调质组织粗大促进了弧形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9.
T91钢淬硬倾向和裂纹敏感性较大,常出现弧坑裂纹,分析出现弧坑裂纹的原因主要有:T91钢合金元素含量高,容易淬硬且焊接性较差;收弧时速度较快且未将弧坑填满;焊接过程中未采取合理的防风措施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焊接工艺及热处理制度;选用S、P等易偏析元素含量低和高w(Mn)/w(S)的焊条;采用合理的接头形式,控制对口间隙;加强对焊接收弧时的工艺控制;注意打磨接头收弧处弧坑;严格控制焊接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D406A钢异质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D406A钢和20钢异质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D406A钢侧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经退火和调质处理后组织趋于均匀,晶粒更细小。焊态及退火态D406A钢侧接头热影响区硬度最高,淬硬倾向相对较大,容易产生裂纹。对接接头抗拉强度呈现"调质态焊态退火态"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