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顶出式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秧盘输送钵苗更加稳固、精确,更利于顶杆对钵苗的可靠顶出,针对水稻钵盘育秧,设计一种杠杆顶出式有序移栽机。该移栽机由机动行走底盘、差速传动系统、钵苗顶出机构、秧盘输送机构和导苗分行装置组成。对移栽机差速传动系统、钵苗顶出机构、秧盘输送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论述;对顶杆复位弹簧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保顶杆在极短的时间内复位,以免影响秧盘输送;对秧盘输送机构进行改进。整机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移栽机可以满足水稻钵苗有序移栽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毛纺纸管自动卷管机的送纸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出该机构的送纸吸嘴在吸纸、喂纸和输纸过程中均有波动,为机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毛纺纸管自动卷管机的送纸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出该机的送纸吸嘴在吸纸、喂纸和输纸过程中均有波动,为机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切碎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试验台对影响切碎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型的秸秆还田装置结构简单,生产率高,切碎效果好,切碎质量主要取决于动力刀刀端线速度、玉米的株距和拖拉机的行进速度。研究成果为玉米秸杆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面连杆机构轨迹再现问题,本文以自主设计的自动落纱机拔管机构上料夹的运动轨迹为例,对实现预期轨迹的自动落纱机拔管机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参考人手拔管过程中纱管所处的多个位置,对纱管夹紧装置中料夹的运动轨迹进行路径规划。同时,以机构实际轨迹与预期轨迹距离之差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调用Matlab中的有约束最小化函数fmincon,求解得到双摇杆机构各参数的最优解,并根据得到的最优机构参数,在Adams中建立拔管机构仿真模型进行轨迹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机构,其实现的轨迹与预期轨迹基本一致,即拔管时,料夹的轨迹与人工拔管的轨迹基本相同,满足拔管机构工作过程中不得与落纱机其他装置干涉的要求,满足预期设计要求。该研究在我国纺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使除草部件的作业路径能避开稻苗,降低机械除草的伤苗率,设计了一种机器视觉与液压伺服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避苗控制系统.采用垂直俯拍方式,提取了稻苗冠层边界的形心图像坐标位置,通过小孔成像模型转换,获得稻苗地面坐标位置及除草部件中心与苗行中心线的距离.建立了平行四杆纠偏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模型,获得纠偏调控量与液压推杆的映射关系.基于PID控制算法,建立了比例阀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模型的稳态响应时间约为0.28 s,静差约为0.07 mm.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图像处理系统提取苗行中心线误差不超过3 cm;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避苗控制系统中伤苗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行进速度、移栽天数、稻苗间距,当行进速度为0.8 m/s、移栽天数为10d、稻苗株距为12 cm时,伤苗率为2.48%.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单打手成卷机天平铁炮式喂棉机构存在的缺点,阐述了改进后的闭环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均匀喂棉装置的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改进前后两种机构棉卷均匀度、正卷率两个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实践表明,改造后的装置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细纱机中纱管与锭杆之间嵌合力较大对落纱产生的影响,本文对自动落纱机旋搓式夹管装置进行设计。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特点,对旋搓式夹管机构进行结构设计,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自动落纱机建立三维模型,在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动力学仿真结果进行主气缸及复位气缸等驱动装置的选取,最后利用ANSYS Workbench模块得到应力应变数据,对自动落纱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及轻量化。仿真结果表明,主驱动力从原来的1 340N减少到640N,减小了52.2%,落纱周期从3s变为1.5s,一次拔管由原来3个提高到4个。该研究不仅提高了落纱机的工作效率和拔管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减小了自动落纱机的功率损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动换筒是并条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单机高速化必不可少的技术装备。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自动换筒装置的基本动作、结构型武和工艺要求,并对国内外各种类型的自动换简装置进行剖析和评价,最后总结了自动换简装置如何合理化、高效能化的几点设计原则,供老机改造和新机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物料悬浮速度测试试验台操作不便、测试误差大等问题,在传统的测试装置上,增加了智能测试装置,对信息处理系统的智能化、精确化进行了设计。该装置不但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测出各种物料的悬浮速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也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陶瓷托辊穿轴人工上下料装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穿轴装配效率,以陶瓷托辊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陶瓷托辊穿轴装配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建模的方式研发了陶瓷托辊穿轴装配上下料系统。重点对陶瓷托辊自动上料机的储料装置、整料装置、上料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研发的辊体自动上料机、下料机械手实现了陶瓷托辊辊体和转轴的同时储料、同时上下料,提高了上下料系统效率。陶瓷托辊专用穿轴装配上下料系统的研发为以后托辊装配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气发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分析了系统的功能和输入输出需求.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自动加煤和自动除灰的程序流程设计.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研制了车载高精度直驱控制两轴随动转台。以技术指标要求为基础,将车载高精度直驱控制两轴随动转台分为方位随动系统和俯仰随动系统,从随动系统结构设计、轴系精度、电机选项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分析。以方位随动系统为例阐述了随动系统的电气构成,建立了基于全数字控制驱动和高精度光电码盘的复合控制策略,对直流有刷力矩电机进行直接驱动控制。采用绝对式高精度光电码盘和增量式光电码盘一体化设计,详述了随动控制模块的电路设计和工作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转台速度环、位置环具有良好的控制宽带和精度,并具有重量轻、承载大、架设撤收快等特点,满足高精度车载转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隧道汽车交通条件与实现自动控制的功能要求,汽车自动检测装置,交通自动控制器。本系统经现场通车使用,已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有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钻井泵空气包自动气动增压充气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钻井泵空气包自动气动增压充气装置研制的现实意义、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方案的确定,讨论了主要参数的拟定。空气包自动气动增压充气装置的研制为钻井泵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优质钻井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6.
汽车减振器流量试验台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减振器流量试验台是为了检测筒式液力减振器的性能而自行研制开发的,试验台通过在恒温工况下自动检测流过减振器活塞的油液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来检测减振器的性能。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车减振器流量试验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温度控制系统:制冷及加热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温度控制系统软件及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孙志坚,王立新,王岩,吴存真,岑可法选择水作为工质,通过确定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结构尺寸,设计研制了电子器件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建立了其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了在不同散热功率、进口风温和进口风速下热源表面的温度,比较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研究表明,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满足较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要求.性能测试台是改进散热器设计的重要手段,测试系统风速、风温及散热功率稳定,能达到设计时所要求的精度,为进一步研究重力型热管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半导体二极管测试分选机。文章叙述了其硬件结构、测试原理及软件设计。该仪器能够在微机程序控制下测试二极管主要参数,并可实现自动分档。它不仅测试分选准确,而且工作速度快,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工程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满足工程车辆液力自动变速电控系统对多任务、高实时性的需求,以具有运算能力强、指令系统执行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等性能特点的TMS320LF2407A DSP为核心,设计开发了自动变速电控单元(ECU)的硬件系统,给出了ECU的系统配置方案及相应的接口电路,并进行了台架试验.台架试验表明,所开发的自动变速电控系统能够满足工程车辆对自动变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水田小型除草机器人平台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8051F340单片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田作业环境下的除草机器人平台控制系统,简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的思想与结构。系统主要由车载控制模块、PC端转译发射模块、遥控端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可实现自动导航控制及手动遥控两种功能。田间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田环境下机器人平台的平稳行走控制,可进行8个自由度的运动,平台行走速度为0.2m/s,具有30ms的快速反应速度;配置机械弹性触觉除草器进行试验,除草率和伤苗率分别为81.3%和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