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钟勇  胡红卫  李新平 《锻造与冲压》2013,(17):20-20,22,24,26
目前我厂连杆、控制臂、曲轴等汽车零部件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微合金非调质钢,非调质钢.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调质处理却可以达到调质作用的钢.故非调质钢又称为热处理省略钢。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的强化可用某些途径达到:加工硬化,热处理(淬火、时效),液态淬火,形变热处理,非可溶相强化,烧结铝型非可溶添加物的强化和在复合材料中使用铝基体。《液态淬火》这一术语是1948年提出的。液态淬火,是合金从液体状态下急剧冷却,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它在固态下有极大的平衡固溶度。用加工硬化方法强化(提高强度和屈服点),特别适合热处理不可强化的合金。近年  相似文献   

3.
一、低温钢的定义一般把在比常温下限(约-10℃)更低的温度下使用的钢材都看作是低温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钢种有碳素铝脱氧钢、低温高强钢、2.5%镍钢、3.5%镍钢、5%镍钢、9%镍钢和奥氏体系不锈钢。低温钢的热处理,按照其成分、材料厚度和最低使用温度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调质和非调质的两种。非调质低温钢母  相似文献   

4.
非调质N80钢热浸镀55%Al-Zn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石油管常用材质非调质N80钢的耐蚀性,采用两步助镀法对其进行热浸镀55%Al-Zn合金,得到了表面光滑平整,无漏镀等缺陷的镀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80钢镀层的显微组织及其在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并对镀铝锌合金前后N80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55%Al-Zn合金镀层由表及里可分为两层,表层由富铝α相和富锌β相组成;内层由Fe-Al-和Fe-Al-Si系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热浸镀55%Al-Zn合金后,非调质N80钢在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及其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均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将热浸镀55%Al-Zn合金技术应用于非调质N80钢的防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山巷道支护用U型钢调质热处理,研制了U型钢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由上料机构、传输系统、导向机构、中频淬火加热系统、喷水冷却装置、回火炉、下料机构等部分组成.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使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均匀,淬火冷却速度一致,保证了调质热处理效果.试验证明:该生产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处理后工件的力学性能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U型钢的调质热处理.U型钢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一种原材料来源较广、成本较低的无磁球墨铸铁材料,采取合金优化、球化处理、硅铁和铝联合孕育以及热处理技术,对Mn系无磁球墨铸铁进行了研制。结果表明,恰当的Si/Mn(0.5~0.6)和铜(1.5%~3%)配合、硅铁和铝联合孕育处理,可在铸态下获得性能优良的无磁球墨铸铁;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Mn系无磁球墨铸铁的磁导率、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7.
高强变形铝合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得到比Al-Cu-Mg系杜拉铝型(16)合金强度更高的合金,必须研究具有大的固溶范围的新系合金,因为降低温度时溶入铝的合金元素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在研究Al-Zn-Mg-Cu系合金过程中,得到了比中强16合金机械性能还好的新的  相似文献   

8.
铝锌镁铜系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和性能测试、组织分析,证明铝锌镁铜系合金对淬火冷却速度非常敏感,将淬火转移时间控制在15s以内可保证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结构铝锂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Х.  ИН 谢燮揆 《轻金属》1991,(12):59-66,37
在苏联的合金1420已给工业上广泛应用铝锂合金奠定了基础。在1960~1965年,和发现了具有较大的热处理强化效应的Al-Li-Mg系的合金有很宽的浓度区 (见图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小热处理导致超高强度钢30Cr3SiNiMoVA壳体变形,提出了形变热处理(调质→成型→中温回火)工艺。发现材料抗拉强度随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有必要从微观尺度分析其原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该材料在调质、变形、中温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及析出碳化物的结构、形貌、尺寸、位置等。研究发现调质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中铁素体保持板条马氏体形貌,内部有M23C6合金碳化物析出。中温回火后,铁素体板条开始长大合并,M23C6型碳化物迅速长大。大变形产生的畸变及位错促使中温铁素体基体开始析出M6C型高温合金碳化物,随着升高回火温度析出数量增多,产生弥散强化作用。当回火温度超过400℃时,合金碳化物迅速长大,弥散效果减弱导致材料强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现时,作为铝活塞材料的铝铜系合金逐步被铝硅系合金所取代。国内在汽车活塞上用铝硅系合金的已日见其广。我厂在8350型增压中速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产品上,使用铝硅系合金作为活塞材料生产九年余,运转证明了它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化学热处理(表面合金化)能使被处理工件获得良好的耐磨、减摩、耐蚀和抗高温氧化等性能。必要时再经过适当的热处理(例如渗硼后调质),可使基体具有强韧性。由于开辟了用碳素钢、低合金钢代替高合金钢或合金的途径,其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3.
在金属型模具中分别铸造Cu-Al-Fe-Be合金和Cu-Al-Fe-Ni合金,并在多种固溶时效制度下对两种合金进行强化处理。对铸态及各热处理态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综合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采用DQ-630(QJ-57)电桥设备和MMW-1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合金电导率变化规律及其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高强中导"的角度出发,Cu-Al-Fe-Be铝青铜理想的热处理工艺为950℃×2h淬火,然后经350℃×2 h后水冷时效;Cu-Al-Fe-Ni合金理想的热处理强化工艺为950℃×2 h淬火,然后经450℃×2 h后水冷时效。合金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磨损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着热处理的进行和载荷及滑动速度的增加,合金磨损以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此外,Cu-Al-Fe-Be铝青铜在低速低载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高速高载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变化不大,且波动性较小,而Cu-Al-Fe-Ni铝青铜则不然,说明含Be铝青铜的摩擦磨损性能较Ni铝青铜优越。  相似文献   

14.
Kaiser铝及化学公司发展了一种牌号为7039的A1—zn—Mn系新型热处理强化可焊铝合金。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7039及其它几种铝合金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为了改善合金的抗腐蝕性和提高强度,合金中还加入了少量的其它元素如Cr和Mg。7039铝合金焊接以后的强度比以往常用的非热处理可焊铝合金约高  相似文献   

15.
对2090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0.5h+190℃时效12h。结果发现,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由焊态下的331MPa提高到热处理后的415MPa,焊后热处理使接头的强度大大提高。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经过热处理后焊缝晶粒形貌由焊态下的等轴树枝晶转变成等轴晶,并且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析出细小的强化相。XRD相结构分析显示接头焊缝中的强化相主要为δ′(Al3Li)、T1(Al2CuLi)、β′(Al3Zr)等。TEM观察证实,热处理后2090铝锂合金接头焊缝中析出了多量的球状δ′相和针状T1相。拉伸断口分析表明,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在焊态下为带韧窝的穿晶断裂,经过热处理后接头断裂模式转变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6.
据联邦德国1989年9月出版的铝杂志报道,为了扩大Al—Li系合金的工业用途,对Al—Li系工程合金2091、8090和8091的有关性能进行了广泛的试验研究,包括热处理、机加工性能、塑性变形性能、焊接性能和表面处理性能。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l—Li系合金固溶淬火后,在室温下比传统铝合金的硬化效应慢一些,这是一个优点,因为它们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易变形状态而不  相似文献   

17.
1.铝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是由于在它的表面上形成铝氧化物的保护层。某些合金元素不能影响铝的腐蚀性能。然而,大多数合金元素由于引起腐蚀电流和破坏氧化物薄膜,从而降低了铝的耐腐蚀性能。 2.金属腐蚀浸蚀的主要原因是: (a)金属本身的腐蚀电流。 (b)腐蚀环境。 (c)浸蚀(机械作用)。 3.合金元素对铝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形成固溶体的铝合金通常比形成化合物的更耐腐蚀。铝和锰或铝和镁(小于3%)的固溶体有良好的耐蚀性。铝—镁—硅合金是可热处理铝合金中最耐腐蚀的。铜和锌相当大地降低铝的耐腐蚀性能,所以,含有大量这些元素的可热处理铝合金,比纯铝的耐腐蚀性能低。 4.均匀浸蚀、点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裂纹是铝合金中出现的最重要的普通腐蚀类型。均匀浸蚀和点腐蚀可以在铝表面上任何地方出现,但是晶间腐蚀只发生在晶粒边界或晶界上。对晶间腐蚀敏感的铝合金施加应力,会引起应力腐蚀裂纹。 5.铝—铜、铝—镁(大于3%镁)和铝—锌—镁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对晶间和应力腐蚀是敏感的。 6.铝合金的防腐蚀方法有: (a)包铝。以高强合金作芯板,用对它呈阳极性的铝合金包复。这样,包铝层将会首先腐蚀。 (b)表面处理。阳极化、电镀,涂层,化学转换涂层或涂搪瓷。 7.铝耐很多弱酸,但却能被强碱和强酸溶液侵蚀。但例外的是,铝能耐浓度82%以上,温度大约为49℃的硝酸。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7.0Si-1.6Cu-0.45Mg合金,利用SEM、XRD、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工艺制备的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铝硅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制备的铝硅合金中,硅颗粒尺寸最小。对铸造合金进行热处理后,共晶硅形貌逐渐由针状转变为球状。热挤压对铸造合金有良好的细化作用。铝硅合金组织有α-Al相、Si相、Q(Al_5Cu_2Mg_8Si_6)相和θ(Al_2Cu)相。与粉末冶金相比,采用铸造法制备的铝硅合金伸长率显著增大。热处理可以提高铸造合金的强度,但是单一热挤压工艺对改善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前言   铝合金材料因其强度大,因此在飞机材料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用于飞机机体的铝合金主要是高强2000系(Al-Cu-Mg)合金,和7000系(Al-Zn-Mg-Cu)合金,而在承受反复拉伸载荷的机身和主翼下面,则使用具有优良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的2024合金,调质T3材料的使用也很广泛.   ……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的热处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镁合金的热处理类型,综述了不同镁合金系合金化和热处理时的显微组织特点,以及合金元素对时效析出过程及合金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镁合金热处理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