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在光亮镍、半光亮镍及镍合金等电镀工艺中,作为润湿剂(也称防针孔剂)。其结构中长链烷基具有疏水性,能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使电沉积过程中阴极产生的氢气泡迅速脱离阴极表面,防止镀层针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光亮镀镍中如何正确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十二烷基硫酸钠防针孔剂[1~6]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在阴极移动的光亮镀镍中仍是广泛使用的润湿剂.由于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硫酸根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它的长链十二烷基具有疏水性,疏水基团与疏水类物质,如油、固体、气体等有良好的亲和力,而亲水基团则与水有良好的亲和力.十二烷基硫酸钠这两个基团的协同作用,可降低液体与气体、液体与固体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当镀液与气相、镀液与固相的二相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很大时,在阴极上析出的氢气泡容易在阴极表面上停留,使镀层形成针孔.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表面张力降低,电沉积时阴极上析出的氢气泡就难以在阴极表面停留.因此,在普通镀镍和光亮镀镍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后都可以减少镀层针孔和麻点.  相似文献   

3.
镀镍层针孔和麻点大都是由于空气或氢气泡附着在被镀工件表面所引起的。总结了生产实践中可能引起针孔和麻点的原因有:机械加工处理所造成的基材表面缺陷,镀前除油、清洗不充分,镀液含有无机、有机杂质,镀镍润湿剂用量不足,镀液pH值、电流密度太高,操作温度、硼酸含量太低等。详细介绍了镀镍层针孔和麻点的排除方法,并提供了相关的工厂实例。  相似文献   

4.
我厂2000L 的亮镍镀槽,突然出现故障。故障的主要现象是:挂具下部分的液件不上镀层,挂具上部分的镀件即使上镀层,也是灰白色的,斑点状,镀层较软,用手一捻就象泥渣一样,阴极上出现大量的气泡。根据上述现象,我们补加20g/L 的硼酸,15g/L 的硫酸镍,少量的氯化钠等。试镀后效果不明显,只是阴极上的氯泡少了。又以 0.1A/dm~2的阴极电流密度,电解处理24h,试镀还是无效。又考虑就六价铬污染了镀液,决定用化学去除。具体方法是:首先用硫酸调 PH 等于3,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连二亚硫酸钠600g,并加温至70℃,两小时后用稀氢氨化钠调 PH 等于5.5,静置3h 后加30%的双氧水800mL,经搅拌后加活性碳3kg,24h 后过滤。再次试镀时,故障全无,镀件上出现少量的针孔和白花,加少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补加少量的光亮剂,白花和针孔同时都消失了。镀溶完全恢复正常。以上处理过程证明,我们判断镀溶被铬污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镀铬电流效率低,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在施镀过程中,由于氢离子在阴极放电析出的氢气反应较为强烈,气泡很难滞留在工件上,因而镀铬包括镀硬铬出现针孔故障比较罕见.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却遇到过这类故障,这是工件施镀时悬挂方式不当导致的.本文拟通过对此故障的排除,谈谈大件镀硬铬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7镀层出现针孔的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 答:麻坑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大的麻坑通常说明有油污.若搅拌不良,就不能驱逐掉气泡,这就会形成麻坑.通常把小的麻点叫针孔,针孔属于麻点,但针孔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针孔大多是气体在镀件表面上停留而造成的,可以使用润湿剂和强搅拌来减小它的影响.除此之外,哪些因素会促使镍层产生针孔呢?  相似文献   

7.
在电镀光亮酸性铜和光亮镍等工艺中,往往采用压缩空气搅拌镀液以提高工作电流密度和防止针孔。但由于通人镀液中的压缩空气内含有各种油脂和其它污染物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含油污的压缩空气进入镀液后,油污就浮于液面,当零件进出槽时,这些油污将会不同程度地吸附在零件或镀层表面,轻则使镀层造成针孔、发雾、光亮条状等疵病,重则产生起皮脱壳,严重影响结合力。下面介绍一种有效的简易空气净化装置(见示  相似文献   

8.
一、工件表面产生针孔的原因光亮镀镍工件上产生针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有:1.电镀过程中氢离子放电,缓慢地形成氢气泡,依附于生长着的阴极沉积层中;2.镀液中有机分解产物过多,易于分解出气体,由气体形成的气泡在镀层中造成针孔;3.溶解在镀层中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在液温较低肘溶解度较大,但溶液升温时,已溶解的气体逐步形成气泡,致使镀层表面产生针孔;  相似文献   

9.
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pH升高,从而Cr^3 形成氢氧化物,附着在镀件表面,致使镀层不致密,易脱落而无法增厚;此外,Cr^3 氧化产物Cr^6 还会毒化镀液。因此,要镀上厚铬,就必须对镀液进行调整,如降低pH,或选择更好的缓冲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在装饰性电镀中,镀亮镍很关键,它是许多镀层的基础镀层,镀好亮镍,除了消除针孔、麻点外,还须处理发花起雾故障.今将解决此故障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阴极表面电流分布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表面电流分布控制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由电镀腔体、阳极、阳极夹具、基板、基板夹具等组成。电镀过程中,阳极和基板水平正对放置,两者之间装有起屏蔽阻挡作用的辅助阴极。通过优化辅助阴极的几何形状,实现控制阴极表面的电流分布。镍-铁合金镀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日本林忠夫先生在第12届世界表面精饰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从电镀镍、锌和铜溶液中可以获得红色、橙色或柠檬黄色的含蜜胺或丙烯-苯乙烯树脂萤光颜料的彩色复合镀层.当镀液中有机微粒的浓度不断增大,直至20克/升为止时,镍、锌镀层中有机粒子的含量亦随而不断增大.但当粒子浓度超过20~30克/升时,镀层中粒子的含量便持平.虽然剧烈搅拌镀液会促使粒子聚集在阴极上,但悬浮的粒子具有更高的动能,它会加速离子从阴极解吸.由于金属的沉积速度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加快,而粒子同阴极表面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速粒子在镀层中的共沉积.因此所得复合镀层具有荧光颜料和镀层金属组合而成的独特的色调.彩色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较差,为防止其脱色及提高彩色层的耐磨性,可在彩色复合镀层上再镀上一层光亮的Ni、Cr或Au层,也可涂上透明清漆.用复合镀的方法制得的含有机荧光颜料的彩色复合镀层可用于荧光金属板的生产以及作为装饰性彩色镀层.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酸性光亮镀铜中过量铁杂质的存在,会恶化镀液的导电能力,降低镀液的分散性能,缩短镀液的大处理时间,使得镀层粗糙、针孔、不光亮等。因此,适当地对铁质进行测定,了解镀液的现状,对于电镀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高锰酸钾法测定铁,操作繁琐,测定费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更增加了测定难度,并且光亮剂的阴极还原产物还会干扰测定,使  相似文献   

14.
电镀加工是电化学的过程,在阴极表面沉积金属镀层的同时,伴随有氢离子还原析出反应的发生。氢离子在阴极还原后,一部分氢气从镀液中逸出;另一部分原子状态的氢则渗入到镀层和基体金属晶格中,造成晶格扭曲变形,产生内应力,导致基体金属和镀层变脆,此种现象即是氢脆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氨基乙酸作配位剂,在中性电解液中以铜为基材电沉积镍,研究了氨基乙酸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及镀液温度对镍电沉积过程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电解液组成与工艺条件为:H2NCH2COOH 160g/L,NiSO4·6H2O 120g/L,NiCl2·6H2O 12g/L, /L,pH7.0,温度50℃,电流密度0.4A/dm2。结果表明,随氨基乙酸质量浓度的增大,电镀镍阴极极化增强,电流效率降低,镍镀层表面结瘤减少;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镍镀层表面的裂纹变宽且结瘤增加,硬度和阴极电流效率下降;提高电解液温度有利于减少镍镀层表面的裂纹和结瘤,还能显著提高镍镀层显微硬度和电解液的阴极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电解镀铬过程中,电流密度很大(10~50安/分米~2),阴极电流效率很低(≤13%),并且使用不溶性的铅合金阳极.因此,在阴极上产生大量氢气,在阳极上产生大量的氧气和臭氧,氢和氧以气泡的形式上升到镀液表面.由于镀液表面张力很大,气泡带有很大能量,它们在液面破裂时,把液膜剧烈地分散成极细的雾,飞溅到空气中,镀液通常含有250~400克/升的铬酐,因此分散在空气中的雾含有高浓度的铬酸,称为铬雾.铬雾与皮肤接触,会引起溃疡,不易愈合.呼吸器官吸入铬雾,会引起鼻炎,鼻中隔穿孔,气管炎,甚至肺癌,危害极大.如不能及时消除铬雾,镀铬的生产环境是不堪忍受的.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钾盐镀锌以其环保、节能、操作方便等优点获得广泛的应用[1].但镀锌液使用时间长后,镀液中就会积聚大量的有机分解物,电镀时在镀锌层表面会产生黑花,影响钝化后的工件表面质量.传统处理镀锌液中有机分解杂质的方法是加入双氧水[2].但随着新型光亮剂的应用,较长链的和不易分解的有机物越来越多.使用双氧水处理,就会出现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镀液处理周期变短,处理费用提高[3].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电镀光亮镍铁合金或亮镍溶液中,常用1.4丁炔二醇作为次级光亮剂,与糖精等初级光亮剂配合使用,可以获得镜面光亮的镀层。但镀层的整平性和韧性不够理想,容易出现针孔;光亮范围狭窄,在阴极的低电流密度区会形成暗色薄镀层,甚至漏镀现象;而且在电解过程中,消耗快,易分解出有害杂质,添加量的幅度小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采用1.4丁炔二醇的衍生物。据报道,在碱催作用下,环氧化物与1.4丁炔二醇加成的羟烷基衍生物,可减少低电流密  相似文献   

19.
一、镀件镀前处理电镀前由于镀件基体有针孔及表面粗糙、划痕一般都需要磨光,因为若镀件表面光洁度不高,凹凸不平,电镀时镀件表面各处电流密度就不一样,镀液中金属杂质、铁、铜离子就易在低电流密度处沉积,造成镀层粗糙,麻点等弊病。另一方面由于镀液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的限  相似文献   

20.
提出滚镀瓦特镍的工艺配方和操作条件,讨论了阴极电流密度,滚筒转速,孔眼大小等对镍电沉积性能如镍沉积速度,阴极电流效率、镀液分散能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