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9)
《逆世界》是一部讲述一个发生在双重引力的太阳星系,两个各自拥有引力的世界同时绕着太阳旋转的电影。本文从《圣经》的视角对电影《逆世界》进行分析和解读。目的在于说明《逆世界》除了描述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外,还隐含了深刻的《圣经》文化溯源,反映了人神关系从和谐到破裂到通过爱得以恢复的救赎过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政治伟人传记片一直是我国传记电影的重要类型,本文聚焦于电影《周恩来》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从创作背景、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来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通过传主定位和传者定位的不同得出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3)
本文主要依托《喜宴》和《刮痧》这两部电影,分析影片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节,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本文将这两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出了详细的概括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矛盾,如何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从而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
爱情是人一生都经历、讨论的,也是电影艺术永恒讨论的话题。张艺谋是我国著名导演,在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中国电影在电影的拍摄技术的创新、探索了众多的电影主题,新型的电影商业宣传手法等,提升了中国电影电影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作为影坛常青树,在他的经典爱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和《山楂树之恋》中,张艺谋都尝试探索"理性爱情"的框架,以人物之间的爱追求表达了他独特的理想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286-287
不同于过往内蒙古本土电影的民族属性,《八月》与《老兽》两部影片将镜头对准时代变迁,力图还原民汉合流背景下真实的内蒙古人民的现实生活。本文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两部新内蒙古本土电影的叙事母题及其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243-244
韩国电影《老男孩》包含着许多古希腊的悲剧元素和理念。从亚里士多德著作《诗学》中悲剧理论角度来看,《老男孩》其中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设置以及电影主题上都与亚里士多德称赞的《俄狄浦斯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老男孩》通过电影艺术改编,将古希腊悲剧解构后重新结构,将古希腊悲剧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电影《泰囧》是2012年中国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其中的原因值得研究。本文对《泰囧》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中得出一些启示,期望能给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2):288-289
电影《人鬼情未了》是一部优秀的爱情电影,剧作者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现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在电影中适度加入了辅助性的"人物"。本文通过分析出现在电影中的猫、通灵师试图解析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为全面理解山姆和莫莉的爱情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1):252-253
电影《特洛伊》讲述了爱情作为导火索的战争悲剧,向观众展现了充满血腥和杀戮的战争场景。电影刻画了无数伟大的英雄,展现了他们内心复杂矛盾的一面。此文从电影本身出发,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题材选择三方面分析影片所特有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本文基于语言学家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和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理论,分别对电影《秋喜》中人物关系和人物行动意义以及电影符号化细节做出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
电影《白鹿原》上映以后,受到众多评论,褒贬不一。《白鹿原》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而且是近几年来唯一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影片,因此受到好评,并被曹峻冰老师称之为"近十年来最好的中国影片",但是《白鹿原》获得的奖是最佳摄影奖,作为一个技术类奖项能否说明影片的整体质量,其实还有待商榷。本论文从专业评论家、影迷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对其的各种评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4)
本文旨在分析电影《雙花店》中的古典元素,目的是探索古典艺术与现代电影是如何巧妙结合的。将古典文学作为现代艺术内容来源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古典文学作品,还要以与现代大众观影需求为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影《雙花店》中的主人公的原型和高丽歌谣《雙花店》等古典元素的介绍,使人们更加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从而增强受众对电影的理解,也使人们了解古典元素在现代电影艺术进行运用的技巧,因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9)
电影微博营销近年来已成为众多电影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爱情治愈系电影《分手合约》为例,考察电影微博营销的路径和内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同类电影如何通过微博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
电影《蔚蓝深海》是由特伦斯·戴维斯导演,蕾切尔·薇姿主演的2011年新版电影。目前对于该电影还未有相关研究,本文以进化心理学理论为契机,以期剖析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出轨动因。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7)
为了促进电影服装设计效果的提升,在进行电影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要通过设计师不断的完善电影服饰的设计方案,以便于有效加强观众和电影角色的相互理解,进而提升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电影服装设计要充分的利用好服装的表达形成和电影内容的有机融合。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结合电影《倾国之恋》的实际案例,进行对于电影服装设计的解读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5)
《料理鼠王》讲述了一只小老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了自己成为顶级厨师的梦想,电影展现了可贵的励志精神,本文试图研究《料理鼠王》这部电影的励志特点、成功原因和影响意义,以此来探究《料理鼠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0)
夏钢导演是中国第五代知名导演之一。他所拍摄的《大撒把》、《遭遇激情》等一系列影片均反映他所熟悉的都市生活。夏钢用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电影界获得好评同时也获得观众的好评。本文通过电影《大撒把》分析夏钢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3):291-292
韩国电影《寄生虫》在2019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韩国电影历史上首个金棕榈奖。影片通过荒诞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来自底层社会的一家四口费尽心机住进富人别墅后发生的一系列荒诞故事。电影借由荒诞的故事外壳描写了现实社会对底层人物挤压的真相。本文试图解读电影《寄生虫》中的这种荒诞叙事下的底层书写,并探讨其"寄生"的隐喻及揭露的人类文明悖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5)
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讲述一段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大地涌现"六姐妹"投身革命、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故事。本文从女性文化、民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解析电影《沂蒙六姐妹》,通过质朴的情感向观众传达沂蒙人民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