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3,(10)
本文以2013年选秀大季中的电视栏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和《快乐男声》为研究对象,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视角分析此类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特点,主要从评审、参赛者和歌曲三个方面剖析这些节目在制作和传播中呈现的狂欢化特色及这种狂欢化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以及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中国好声音》在人们的视野中还未远去,2013年1月18日湖南卫视推出的实力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接踵而来。这档节目阵容强大,它的模式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节目最终经过角逐选出最有实力的歌手,呈献给观众的是非凡的视听盛宴,一经开播就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对《我是歌手》成功的营销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5)
去年夏天,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短短数周,便迅速引爆国内收视率。如果说该节目的"盲选"环节成为观众朋友们的眼前一亮点,让喧嚣了多年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回归宁静、尊重声音;那么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则是顺着"尊重声音"的阶梯,实现了音乐真人秀节目方向的"新拐点"。从两个节目第一期的收视率来看,《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持平,均为1.477%。自从1月18日首播至今,《我是歌手》收视每况愈佳,近期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第六期节目收视居于全国第一。《我是歌手》缘何在首期就能与《中国好声音》的首播收视率旗鼓相当,其原因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泛滥且同质化的困境中,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实力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让电视观众耳目一新。这档引进自韩国版权的节目,以其大手笔制作、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真诚的立意打动了观众,获得巨大成功。本文试从该节目的传播特征和创新营销方面来探讨《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
近年来,文化商品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真人秀作为一种影像文化,已经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低俗化。但2013年,《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引进,改变了国内沉闷的真人秀节目市场。笔者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探讨其叙事主体、叙事动力的设置,为其他真人秀节目提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2013年4月12日,湖南卫视顶级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第一季落下帷幕。该节目以首期全国网收视率1.06%完美开播,以最后一期全国网收视率2.38%华丽结束,并在观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是歌手》在节目形式与推广上的创新之处,从中总结出一些使该节目获得如此高关注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2):213-214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凭借着不断飙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瞬息火爆银屏,成为业内外热议的话题。《我是歌手》的成功绝非偶然,那么它究竟是凭借什么抓住了观众和广告商的眼球?文章从粉丝文化、节目的 "明星效应"、话题炒作、节目广告语、老牌歌手,实力唱将、全景式呈现、悬念迭起,观众期待八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出节目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愈加重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应运而生,获得长足发展。《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打造的中国首档的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的真人秀,在播出之初就获得了极佳的收视率,获得广泛关注。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表明,《我是歌手》在首播便获得了收视率1.06和收视份额6.07%的佳绩,《我是歌手》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为全国第一。在观众对各大卫视不断推出的各类真人秀节目日渐审美疲劳的当下,《我是歌手》为什么能够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和认可,让我带您一同探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在经历了《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综艺节目的冲击以后,今年年初,湖南卫视以全新电视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强势回归。这是我国首档以专业歌手间的音乐比拼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在其收视飘红的风光背后,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正前赴后继进入又一个全新的同质化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
作为音乐类电视节目的《我是歌手》,以季播的方式于湖南卫视每周五晚黄金档播出后,引来了观看热潮与热烈的讨论。借由《我是歌手》的走红,本文对此节目的创意策划、价值实现及其引发的对于音乐产业的拓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2)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出现在中国,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5年,随着《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大受欢迎,"明星真人秀"一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分析《奔跑吧兄弟》受欢迎的原因,进一步思考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1)
本文结合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湖南台推出的《我是歌手》等一系列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试探寻该类节目出现的瓶颈与机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2)
声音元素在电视节目里往往如空气般存在,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当仅仅依靠镜头语言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时,如何巧妙地凸显声音的意义,让画面与声音完美地结合成为了电视人迫在眉睫的任务。从《中国好声音》的火爆到《我是歌手》的升华,可以看出电视人已将声音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从声音的较量、节目创意以及"中国梦"的折射三个方面分析该档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4)
本文选取了2012年1月到5月所有包括有海归求职者的《非你莫属》节目作内容分析,首先分析栏目的形态,其后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音乐类选秀节目瞬间点爆大众的音乐热情,各大卫视随后也纷纷推出类似音乐选秀节目。湖南广电旗下的金鹰卡通卫视凭借其平台优势强势推出大型儿童歌唱类节目《中国新声代》火热一时。本文通过对《中国新声代》节目特色的梳理以及播出时段的收视情况对比,分析节目的影响力,探究节目播出对同类少儿频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8)
本文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研究个案,结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传播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该节目成功背后在内容、形式、传播、营销等环节上体现出的创新之处,提出了全媒体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7)
《我是歌手》成为2013年获得高收视率、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卫视通过购买海外版权再进行本土化加工,为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我是歌手》成功背后的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节目定位,创新的比赛规则,悬念的制造,新意见领袖的助推,多渠道营销传播,多种形式的广告收入和构建资本高壁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6)
本文以2014年3月1日至3月15日《我是歌手》官方微博推送的微博为研究蓝本,通过分析其微博营销策略及内容,试图揭示新媒体给予传统电视娱乐节目的积极影响。笔者认为,《我是歌手》官方微博通过利用电视节目的话题空间,明星互动效应的裂变传播及丰富合理的内容推送,实现了与电视节目的良好互动,促成了节目的热播。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
电视节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策划出受众真正喜欢的节目。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