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某型机车牵引电机散热用风机与风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原风道结构不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原始设计进行了反复优化,经过多种优化方案对比,得到了通风性能优良、风阻小、各风道出口的风量和风压值均满足使用要求的风道结构和隔板位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个恒定热源的待冷却工况,设计了4种散热的车载冷却方案,以应对原有冷却系统因紧急灾害失效致热量积聚从而使冷却水池沸腾产生极端事故的情况,并对各个方案运行过程中动态的空间散热比、造价散热比、风量散热比和水耗散热比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个方案的劣势因子。结果表明:空冷器与蒸发冷却器串联方案稳定运行时段比降温运行时段劣势因子增加了7.43%;两级蒸发冷却器串联但前级蒸发冷却器先期不喷淋方案随着水池温度的稳定,劣势因子下降10.53%;回水预冷后全部蒸发冷却器方案的劣势因子总体最小,故此方案为允许一定水耗条件下技术经济性最好的方案;在无补充水条件下,全空冷方案虽然空间散热比、造价散热比和风量散热比均最高,但水耗散热比为零,此方案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量火电机组风道的风量,可以实现精确的风量管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本文中,通过对大截面风道风量测量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大截面风道风量测量的特点,利用有限元理论,对风道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合火力发电锅炉机组风量测量的实际应用,得出了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适合大截面风道风量测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准确性对锅炉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很重要。通过对正压直吹式磨煤机入口各种不同风量测量装置的特点及其对风道前后直段要求,结合各种不同风道布置方案的对流量测量装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优化的布置方案。研究表明:设计时应根选用性能良好的风量测量装置,布置设计时应保证的其前后直段长度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冷一混合时所需要的长度,为风量测量装置准确性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5.
吴志东 《内燃机车》2010,(10):29-31,43
介绍了一种进行强迫风冷式制动电阻装置风机设计计算方法,通过散热性能及风道系统的定性分析和计算,确定在电阻制动额定功率下风机风量、风压,为风机选型提供设计参数。该方法对制动电阻装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漳山电厂3#、4#炉直吹式制粉系统热风调节阀一次风量闭环调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控制方案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开环调节的优化方案.通过对一段时期内运行数据的提炼,找到了冷热风门综合开度与一次风量的对应关系,并增加实际微分环节,以使加煤时风量超前作用,保证了开环调节方案的投用效果,使得一次风风量控制自动更合理,负荷响应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
通常,省柴灶的进风道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它存在空间大,散热面宽等问题;风闸是调节风量的开关,多以插板形式设在“咽喉”处,或以旋转方式置于烟囱内。它存在调节不便的毛病。为此笔者将原进风道下半部填  相似文献   

8.
针对GB50189现行2015版实施以来,部分检测人员因部分地方标准未及时修订对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存在误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工程现场风道系统耗功率测量方式、风机不同控制形式下的测量仪器选用以及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一次风布风均匀性是保证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床内流化质量的关键。针对某在役135MW CFB锅炉在运行中出现布风均匀性不佳而导致床内流化质量变差的问题,以该锅炉一次风布风系统为例对其布风不均产生原因和改造措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梯形风室内形成了强烈的纵向涡流是造成布风不均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传统方法设计的均匀送风管中各支管风量不均加剧了纵向涡流对均匀布风的不利影响。由此提出了在风室内靠近进风口处装设导流锥使风室内纵向涡流转为横向涡流,同时在风量较大送风支管内装设节流圈,使各支管风量分配均匀,从而达到改造的目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通过优化风室内气流组织,使锅炉一次风系统布风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简便易行,不明显增大一次风系统阻力。对CFB锅炉改善一次风布风均匀性从而提高床内流化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CFD数值仿真技术应用于风电机组的散热设计中,首先将热流场仿真结果与风电机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机舱尾部轴流风扇是否可以取消以及塔筒门百叶窗过滤棉堵塞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舱尾部轴流风扇进风口对机舱内的温度场影响较小,可以取消;在塔筒门百叶窗过滤棉完全堵塞时,高温天气条件下存在变流器平台和变流器进口温度过高的风险,需要定期清理百叶窗过滤棉,以增加其进风量。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ified converter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system. In the modified converter, the voltage ratio of output to input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general boost convert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verters is the configuration of output terminal. Therefore, the working voltage of an output capacitor and the value of its capacitance can b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general boost converter.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n efficient parallel driving scheme to increase output power and to reduce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The parallel driving method using the modified converter and current mode control gives a good solution for alleviating the current sharing unbalance problem. It reduces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by increasing the equivalent switching frequency of the modified conver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system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uter-aided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变流器直流环节的电容量和纹波电流,选取合适的薄膜电容器应用于风电变流器直流环节,取代铝电解电容器。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使用改进的控制策略,验证了最小电容量选取原则的可行性。将此原则应用于2 MW风电用双馈变流器直流环节薄膜电容器的选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箱体散热效果不佳导致500kV芝堰变智能终端柜内温度过高,使智能终端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为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介绍了智能终端当前的运行现状,提出加装隔热柜、加装空调、加装热交换器三种降温方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结果表明,加装翅片热板隔离式热交换器后箱内温度与未改造箱体相比降低了15℃,散热效果比较理想,基本满足了智能变电站室外场地智能终端正常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种Buck变换器输出电容故障在线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参数退化的Buck变换器输出电容故障在线预测方法。首先,分析输出电容的失效机理,选取反映电容退化规律的等效串联电阻(ESR)RESR和电容值(C)为退化特征参数。然后,根据Buck连续导通模式,提出一种新的利用输出电压纹波分量计算特征参数ESR值RESR和C的在线提取方法,该方法可高效无电流传感器实现ESR值RESR和电容C在线监测。最后,利用特征参数ESR值RESR和C的时间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实现Buck变换器输出电容故障值预测。仿真实例及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王威  邰能灵  王鹏  倪明杰  卫卫  范啸平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182-185,217
针对变频调速推进系统对船舶电网电流谐波的影响,通过改变变频器输出功率和输出频率,观察变频器交流侧电网电流谐波的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变频器在交流电网侧产生的间谐波。结果表明,变频器输出功率、输出频率降低,交流电网侧电流谐波畸变率增大;间谐波主要分布于低频段,间谐波频率越低,谐波幅值越大。由此提出了基于无源滤波器、直流侧电容和高通滤波器综合滤波方案,并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分析,有效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脱硝尿素热解制氨系统一般通过电加热器提供所需的高温热解空气热量,采用锅炉烟道内布置烟气换热器,可以有效提供高温热解空气加热所需热量,降低电加热器运行功率从而节省高品质电能。通过对某350 MW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总结锅炉内置烟气换热器尿素热解系统的运行特点,提出烟气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尿素热解制氨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调制会产生谐波环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MC子模块电容电压估计的改进调制方法,即先利用桥臂能量来估算该桥臂子模块平均电容电压,然后将估算的电压作为参考值,利用最近电平逼近法进行调制,根据推导的公式分析了产生电容电压波动的原因,为进一步抑制二倍频环流,设计了环流抑制器,并搭建了三相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调制方法可显著抑制谐波环流,与环流抑制器协同运行可进一步抑制环流波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九开关变换器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减少开关损耗,采用一种不连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DSVPWM),同时将九开关变换器用于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网侧构成并联型网侧九开关变换器(GS-NSC)。在对并联型GS-NSC控制策略、故障穿越方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PMSG并联型GS-NSC仿真模型,设计多种电网电压故障工况对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正常工况下,并联型GS-NSC可维持电网电流的正弦波特性。在电网电压跌落工况下,并联型GS-NSC可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辅助电网电压的恢复,并通过提升并网电流幅值减少卸荷电路的功率损耗,降低PMSG散热负担。在电网电压骤升工况下,并联型GS-NSC可动态分配直流母线电压,避免因直流侧过压而导致PMSG退出运行。  相似文献   

19.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具有运行工况广、冷凝温度时变的特点,机组在运行至较高水温时系统效率会有明显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外部工况下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热泵热水器的实际运行特性和制热性能劣化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以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和压缩机启停时机的优化策略来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分别提升了24.8%和14.3%。同时分析了两种策略的优势与差异性,以期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制热效率得到最大程度地优化。  相似文献   

20.
重催联合装置低温热水循环系统能量优化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秀琴  张晖  魏家瑞 《中外能源》2011,16(11):103-106
介绍某石化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联合装置低温热水循环系统能量优化方案。利用Petro-SIM软件,建立了重催联合装置全流程模型,并以最佳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对重催联合装置换热器数据进行夹点技术分析,在充分研究夹点分析结果的前提下,利用模型,对装置低温热水循环系统当前实际生产运行数据进行评估计算,发现由于富气压缩机入口温度的瓶颈,低温热水循环既使用了循环水冷却,又使用了蒸汽加热,这才是导致低温热水循环引入了过多热量的原因。因此,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出优化方案,此方案不增加任何投资,仅需优化操作,在不影响气分装置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气分装置换热水低温位余热的使用效率,降低蒸汽消耗和循环水使用量。夹点技术分析及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项目每年节省低压蒸汽59760t,每年节能4541.76t标油,每年增加收入539.5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