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血病血浆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分光光度计采集正常人及白血病患者血浆吸收谱,分析200~800nm范围内的光谱,发现光谱的相对强度比I279/I253及红细胞的相对含量A414,酪氨酸、色氨酸的相对含量比A272/A282存在差异,该结果表明血浆的吸收谱对于白血病的快速、微损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Zn1-xCoxO(x=0,0.004,0.008)纳米粉体,分别利用XRD,PL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图谱显示样品呈六方纤锌矿结构,随着Co2+离子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和平均晶粒尺寸略有减小。在PL光谱上观察到三个发光带:370nm处的本征发光峰、468nm附近的强蓝光发光峰,以及533nm附近的绿光发光峰。和球磨样品相比,1 200℃退火的样品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这归因于退火使样品晶粒长大。在紫外-可见吸收谱上可以观察到两个吸收带:由ZnO的带隙吸收引起的360~388nm的强紫外吸收带和由Co2+离子的d-d跃迁引起的565nm附近的可见光吸收带。因此通过调节Co2+掺杂量和选择适当的退火温度可制备高质量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张晓冬  杨坤  张爱贞 《激光与红外》2010,40(12):1355-1357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的高发地区。目前,食管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化疗,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则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较高的生存机会。运用分光光度计对正常人与食管癌患者血清进行光谱检测,每例样品经标准化配置后,经检测得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光谱数据,根据Origi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发现:食管癌患者血清在414 nm处所产生的吸光度数值明显比正常人血清要高,并且食管癌患者血清某些特征谱带的光谱比数值(I278/I253)与正常人血清的相比产生明显差异。因此,这些血清吸收光谱中某些特征谱带的光谱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为医生早期快速诊断食管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采集了乳腺肿瘤组织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所采集到的是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的叠加。不同性质的乳腺肿瘤的拉曼光谱有差异,这些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的差异对于乳腺肿瘤的癌变研究从分子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对应用光谱技术诊断乳腺肿瘤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有机紫外半导体N-[5-甲基-1,3,4-噻二唑-2-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钾(PMTC)的制备及FT-IR、Raman、UV-Vis及PL光谱实验表征。对实验测试FT-IR及Raman光谱的振动峰进行了归属,Raman光谱测试发现S-K在152 cm-1有v(S-K-S)伸缩振动。UV-Vis实验光谱表明PMTC在200~350nm波段有紫外吸收,PL实验光谱表明PMTC在340~400 nm波段有明显的紫外发光峰,峰值波长为373 nm,PL谱相对于吸收光谱有Stokes频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PMTC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UV-Vis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理论研究结果表明:PMTC在UV-Vis波段有三个电子跃迁吸收。前线轨道计算表明PMTC的HOMO的电子主要分布在与K原子相连的两个S原子上,而LUMO轨道的电子主要集中在K原子上,PMTC吸收光子后,产生电子由HOMO至LUMO跃迁的实质是电子由配体(主要是配位S原子)向金属原子K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剂量曲古菌素A(TSA)分别处理24h和48h下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cell)的培养基RPMI1640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细胞培养基分别在233nm和275nm处有特征性的吸收峰。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TSA在处理细胞时间一致时,培养基的吸收光谱存在明显的差别。即:1)当TSA处理细胞24小时,伴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细胞培养基在233nm处的吸收值先降后升,275nm处的吸收值同样先降后升:2)当TSA处理细胞48小时,伴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细胞培养基在233nm处的吸收值越来越低,275nm处的吸收值却越来越高。这一结果反映了培养基中芳香族氨基酸和半胱氨酸残基的含量及比例变化,其变化规律与药物引起细胞的增殖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了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在细胞周期G1、S、G2和M期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光谱峰值存在位移,这些位移说明Hela在细胞周期变化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生色刚发生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时相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紫外吸收光谱存在显著差异,能够反映细胞生长变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偏振荧光光谱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敏  丁建华  王传晶 《激光技术》2005,29(6):579-581
利用488.0nm激发光诱导肝病变患者及健康人血清的自体荧光,在495nm~640nm范围内进行荧光光谱、水平和垂直偏振荧光光谱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肝病变患者血清的荧光光谱带宽与正常人的相比差异不明显.但是,肝病患者血清的水平和垂直偏振荧光光谱的半峰全宽和0.707带宽(强度为1/2时的带宽)都比健康人血清的带宽宽.这一结果对于肝病的诊断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LED诱导人血液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4 0 8nm的LED诱导不同浓度人全血溶液的荧光光谱 ,包括研究了血液的自吸收对其荧光光谱结构产生的影响 ;分析了血液的荧光光谱随其浓度增加出现红移的现象并进行了解释 ;提出了 5 5 6nm谱峰不是某一荧光团所产生的特征峰 ,而是由吸收所造成的假峰的观点 ;讨论了激励光散射中心波长偏离激励光中心波长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对光诱导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诊断技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色蛇纹石玉的谱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对少见的黄色蛇纹石玉进行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利蛇纹石。利蛇纹石的红外光谱具有由Si-O伸缩振动引起的956cm-1,1080cm-1,3650cm-1肩吸收的特征吸收峰。少见的黄色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得出363nm,384nm吸收峰,主要是由杂质离子Fe3+离子的d-d晶场跃迁引起。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后,蛇纹石玉失去结构水转变为新的物相镁橄榄石,拉曼峰825m-1和856cm-1是镁橄榄石的特征谱峰。由热处理法  相似文献   

11.
测定和研究光敏剂的光谱特性,可为确定最佳治疗的光源波长提供直接依据,同时也是荧光诊断中选定检测荧光波长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新型光敏剂邻苯二甲酰亚氨基酞菁锌(ZnPcS2P2)的光谱特性,测出ZnPcS2P2在含10%人血清生理盐水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并与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吸收光谱中ZnPcS2P2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70nm,而HpD的最大的吸收峰在405nm处,所以在光动力学治疗中ZnPcS2P2比HpD效果更好。当用波长为632nm的光源激发时,从荧光发射光谱可知,HpD比ZnPcS2P2获得的荧光激发效率高。因此,HpD在光动力学诊断中有更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对钛宝石辐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波长为193 nm的ArF准分子激光对钛宝石进行辐照,对比辐照前后的吸收光谱,218 nm处的吸收增加幅度明显大于193 nm和266 nm的吸收峰.通过对不同品质因素(FOM)值样品在420 nm处的荧光强度检测,发现FOM值随荧光强度减小而增大,对比钛宝石样品在准分子激光辐照前后的420 nm荧光谱,可以发现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在检测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后发现,Ti3 离子的电子顺磁共振信号在辐照后强度明显增强.表明钛宝石在准分子激光辐照过程中有Ti4 离子向Ti3 离子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nthesis of tetragonal zirconia nanowires using template method. An as‐prepared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ere tetragonal zirconia nanowires with average diameters of ca. 80 nm and length of over 10 μm. The Raman spectrum showed peaks at 120, 461, and 629 cm–1,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the Eg, Eg, and B1g phonon modes of the tetragonal zirconia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showed an absorption peak at 232.5 nm (5.33 eV in photon energy).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of zirconia nanowires showed a strong emission peak at ca. 388 nm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ionized oxygen vacancy in the zirconia nanowires syste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一代光敏剂竹红菌素(HA)在含10%人血清生理盐水中的吸收光谱,并与HA在有机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在含10%人血清生理盐水中的索瑞吸收峰发生了二十几个纳米的红移,揭示了光敏剂HA在近似体内环境下光吸收的红移现象,为光动力治疗光源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研究了HA的光漂白特性,指出了HA的光漂白规律,且通过指数拟和得出HA的光漂白半衰期约为4小时,为临床治疗条件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选用天然黑色海水珍珠、活性超级黑染色黑珍珠、辐照处理黑珍珠和硝酸盐染色黑珍珠,对其进行拉曼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的研究。两项测试表明:拉曼光谱中天然黑色海水珍珠、硝酸银染色和辐照黑珍珠均出现1080cm-1和699cm-1文石的特征拉曼峰,辐照黑珍珠荧光背景较强,染料染色黑珍珠的出峰位置与所使用染料的类型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天然黑色海珍珠出现284nm和357nm两个吸收峰,染料活性超级黑染色珍珠出现380nm吸收峰,应为357nm吸收峰发生红移所致,银盐染色黑珍珠和辐照处理黑珍珠紫外区吸收峰消失。根据拉曼和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定天然黑色珍珠和各种着色黑珍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Gd3Ga5O12:Ag材料;用电子束蒸发制备成交流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采取X光衍射的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结晶度及成份;器件得到了较好的蓝紫色发光,发光峰位于397nm和肩峰467nm;通过对掺和不掺发光中心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的研究,得出397nm和467nm分别来自于氧空位和Ag^+的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