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通过对嫩江干流上修建第一座 ,同时也是东北最大的一座水利枢纽——尼尔基工程的前后 ,其坝址处最枯月和枯水期 90 %保证率下的流量与坝下约 130 km处的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市江段最枯月和枯水期90 %保证率下的流量对比 ,分析建库后枯水期最小流量的增加对该市及其下游江段枯水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长江干流枯水期极端流量的变化特征,采用最小1、3、7、30、90 d流量指标表征枯水期水文情势,两相线性回归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分别检测枯水期极端流量序列的突变和趋势。结果表明宜昌站主要受三峡水库影响,各历时极端流量序列所检测出的显著突变年份均为2002年,突变后流量序列呈显著上升趋势;大通站距离三峡水库较远,受沿程支流汇入及河道调蓄等影响,各历时极端流量序列均未检测出显著突变年份,流量序列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可为长江枯水期水资源调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鸭河口水库修建后对白河干流最小流量变化产生了影响。为保障白河流域内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新店铺水文站50多年的水文资料,采取Tennant法、90%保证率法和最小月平均流量法等3种水文学方法,对白河干流生态基流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确定90%保证率法计算结果适用于白河干流的生态基流量。  相似文献   

4.
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关于河道内环境需水量研究多集中于水资源短 缺性河流,而关于水量比较充足河流的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依据长江下游生态环境 特点提出并概算了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干流河 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约为 2 069.2亿m3。在丰水年枯水期该环境流量对长江口的生态 环境影响不大,但在枯水年枯水期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相似文献   

5.
赵能发 《治淮》2003,(12):39-40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淮河干流多次出现水量枯竭,几近断流,形成较长时间的枯水期。造成枯水期的原因:一是久旱无雨,二是人类活动所致。自1999年~2001年底,平均每年在枯水位17.00m以下的时间长达100多天。且枯水期出现的期间大都在农作物需水高峰期,枯水期长,地下水补给量越来越小,缺水严重,给沿淮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枯水期的流量测验和水量调查数据,是有关部门和决策机构合理调配有限水资源的主要依据,因此,枯水期流量测验的精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技术设备、测验手段以及气象、地貌等原因,使枯水期的流量非常难测,测出的流…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区水电站建设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文条件,枯水期减水河段出现断流,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河道污染加剧,为了恢复祁连山区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运用改进的Tennant法评价标准对年内展布法、改进年内展布法、逐月最小生态流量、NGPRP法4种常用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进行合理性检验,选用评价结果较好的NGPRP法与改进年内展布法,计算了莺落峡站各月最小生态流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文比拟法计算了黑河干流7座引水式电站各月最小生态流量。黑河干流各水电站最小生态流量各月均值为8.43~83.99 m~3/s,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从1月开始逐渐增大,7月达到最大值,8—12月最小生态流量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实现对于枯水期流量的有效模拟,结合水功能区设计流量核算规则,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功能区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内300个水功能区的设计流量进行了计算,并考虑取用水、下垫面和调水工程等因素的影响,对流域在2020年和2030年水循环情景下水功能区设计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未来情景下流域内水功能区设计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以松花江干流上设计流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扶余站和哈尔滨站所在的水功能区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为上游丰满水库设置230m3/s最小下泄流量的优化解决方案以对干流径流过程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8.
秦智伟  陈玺 《人民长江》2018,49(23):10-15
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以来,水库清水下泄对坝下游河道造成了明显冲刷,同时枯水期水库向下游补水,提高了坝下游沿程水位与平均流量,改善了下游供水形势。根据坝下游干流沿程宜昌、枝城、沙市、螺山、汉口、大通等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大断面等资料以及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分析了三峡水库建成运行以来沿程各站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旨在定量研究三峡水库枯季补水和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冲刷作用及对三峡坝址下游沿程水位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宜昌-汉口河段各控制站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枯水期综合考虑补水和冲刷作用后,不同月份沿程各站水位有升有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鉴江干流流量控制站实施调度前后10 a的枯水期流量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实施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后所取得的效果,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流域水量调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淮河蚌埠地段处淮河中游,位于南岸的蚌埠市是一座新兴的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的中型轻工业城市。根据蚌埠水文站的测量,该河段的最大流量为11600m~3/S,最小流量为0。由于淮河干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极大,在枯水季节广大的沿淮地区水源十分缺乏。为了保证淮南市的工业用水、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和航运,1961年在蚌埠市上游修建了蚌埠闸,因此本河段为受人工控制的非畅流河道。在枯水期,河道的平均水面宽300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洪水期断面调整对过洪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位表现是水流与河床边界相互作用的客观反映。对于不同的河流二者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一般河流,河床变形不显著,水位主要依赖于流量的大小而变化;而像黄河这样的多沙河流,周界变化迅速,尤其是洪水期,槽冲滩淤,涨冲落淤,断面调整对水位影响很大。文中从定性到定量对中低含沙量的各级洪水,主槽冲刷对过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成果对防洪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汛期,黄河流域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3.6%,但干支流来水来沙量普遍偏少,属枯水沙年份。黄河上游主要水库蓄水量偏少。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大于3000m^3/s的洪水共3次,其中最大洪峰流量为7600m^3/s。“96.8”洪水虽然洪峰流量、含沙量并不大,但其洪水位之高,传播时间之长、漫滩之严重在许多河段均超过历史记录。渭河华县亦亦出现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汾河干流头马营至河岔河段1996~1997年冰期沿程冰情、水温、流量变化。分析了静乐、河岔水文站在冰期受气温日变化影响的流量日变化规律。分析了1996~1997年冰情的代表性以及引黄后发生冰塞、冰坝的可能性。用历年汾河上游冰期水文资料,对历年冰期河槽储冰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河槽结冰对流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冰期输水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丹江是汉江的重要支流,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在河南省境内丹江干流上建有两座小型水电站,水力发电效益较好,但对下游河道生态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根据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水文学方法进行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提出丹江干流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要求及保障措施,为丹江河南段的水生态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外城河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苏州市河网水系及水生态环境质量并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苏州市外城河及进出河道水系的水质状况 ,指出苏州市外城河水系污染为有机污染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严重 ,污染源具有由点源向面源转移的特点 ,而苏州市古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面污染源控制薄弱、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是造成外城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制定了以截流、管理、治污、引水、疏浚以及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控制对策 ,以改善苏州市外城河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产流输沙量对地貌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丽娜  穆兴民  高鹏  粟晓玲 《水利学报》2005,36(8):0956-0960
地貌因素与径流泥沙关系分析是建立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的1959~1969年间的黄土丘陵区水文泥沙资料,分析了黄河中游黄土丘陵区的20余条支流的年均径流量、流域年均输沙量及年均径流系数与集水区面积、河道平均坡降、流域高差和流域干流长等地貌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地貌参数与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之间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即年均输沙量和径流量与集水区面积或河道干流长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河道平均坡降呈幂函数减少关系,而与流域高差未表现出某种趋势性变化特征。年均径流系数与地貌参数之间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厦漳跨海大桥在施工期间的主要水污染源:泥浆、机械油、施工垃圾、生活污水,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介绍了厦漳大桥在施工期间通过方案评审、合同管理、实时监测、提高环保意识等管理方式,实现环保目标的具体做法。最后,对跨海大桥在施工期间水污染的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今后海洋建设项目施工期间海洋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对比不同方法在黄河上游水温模拟中的适用性,分别用一维河道水温模型和经验公式法(四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和幂函数)对兰州以上的黄河上游干支流共8个主要水文站日平均水温和月平均水温进行模拟,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纳什系数对模拟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四次多项式在黄河干流(除黄河沿站)日平均水温模拟中精度最高,幂函数在支流湟水的日平均水温模拟中精度最高;四次多项式适合黄河干流水文站的月平均水温模拟,幂函数更适合于支流湟水的月平均水温模拟;经验公式法在黄河干流日平均水温模拟中精度高于一维河道水温模型,更适合黄河上游干流段的日平均水温模拟。  相似文献   

19.
某水利枢纽位于西江干流浔江下游河段,枢纽坝轴线跨两岛三江,分三期导流,三期中江截流截断中江天然河槽,江水通过外江泄洪闸下泄,截流标准为相应时段5年一遇平均流量,截流设计流量2 030 m3/s。实施截流时,由于外江上游围堰拆除不到位及船闸导航设施影响,外江实际分流能力远小于设计预期;又受到珠江补淡压咸调水控制流量不小于1 800 m3/s的限制,截流进占速度受限,截流历时延长;龙口河床2 m厚覆盖层全被冲刷,右侧裹头受淘刷,坡脚护脚钢筋铅丝笼全部坍塌,护坡钢筋铅丝笼裹头下沉,截流戗堤堤顶出现裂缝;进占缓慢使得中江下游河道退水明显,龙口下游水位低于设计下游水位2 m,龙口最终落差远大于设计值(达4.09 m),施工难度及风险加大。文章具体分析了截流难度增加的原因,梳理了应对措施,总结了最终成功截流的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制定截流方案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天然河道治理规划中,必须对河道断面进行排涝复核。以南通市为例,对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涝复核计算方法作了探讨,介绍了河网概化、排涝流量计算、水面线推求以及水位平差等技术问题,可为类似地区的河道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