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我国洗绒厂家使用的洗绒工艺参数,多数是参照国外资料,从国内羊绒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确定的参数甚少,故生产过程中洗净率(制成率)不高。提高洗净率必须在国内羊绒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影响洗净率的因素甚多,如洗液pH值、温度、洗剂、搅拌作用等均有重要作用,可用下式表示: y(洗净率)=f(XpH值· X温度· X洗剂· X搅拌…) 本文是在国内羊绒性能研究的基础上研讨合理的工艺参数,开展物理、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 一物理 为了制定生产中的合理工艺参数,要测定羊绒脂熔点(熔化温度范围)、羊绒纤维的等电点、洗剂的临界胶…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节水洗绒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洗绒的可能性,探讨超声波洗涤条件对羊绒纤维品质的影响,确定超声波洗绒工艺。通过实验主要探讨了超声波处理对羊绒纤维洗净率、白度和含油率的影响,主要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功率、温度、时间和浴比对洗净率、白度和含油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和常规洗绒工艺比较,超声波洗绒可使浴比由常规洗绒的1∶100降低到1∶75,羊绒纤维的白度由60提高到65,超声波处理条件为浴比1∶75,温度40℃,时间10 m in,功率50 W。  相似文献   

3.
《毛纺科技》2021,49(8)
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清洗剂的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清洗工艺研究。探讨了系统的清洗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参数对羊绒纤维脱脂率、白度等洗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洗绒剂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原绒纤维上的油脂、色素及其他相关杂质。推荐洗绒工艺条件为:洗绒压力20MPa,流体温度60℃,清洗时间60 min。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该清洗技术对羊绒纤维表面的黏附杂质去除效果明显,清洗效率高,对纤维鳞片损伤较小。拉伸性能及手感评价结果显示,采用该清洗技术处理后羊绒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损失较小、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显著,且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滑爽性、蓬松性、回弹性及光泽。  相似文献   

4.
研究洗绒过程中酸性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以及洗绒原理。通过探讨酸性纤维素酶325的用量、洗绒温度、洗绒时间以及pH值4个因素优选出酸性纤维素酶325的使用条件以及最佳工艺。通过分析洗绒后羊绒的单纤维断裂强力降低率、失重率优化出高效、环保的酶洗条件,优化工艺条件为:酸性纤维素酶用量1%(owf)、洗绒时间30 min、洗绒温度50℃,pH值5;处理效果为:失重率控制在19%以上,单纤维断裂强度降低率控制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羊绒污垢的成分和去除羊绒油垢机理,采用复配技术,研制了一种高级羊绒净洗剂.该净洗剂使洗净绒手感柔软、膨松、光泽度高、白度高,而且洗涤持久力强,大大减少了企业洗绒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前言 洗绒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洗绒剂是影响洗绒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多半使用进口的洗绒剂一毛能净(MONOGEN)。 各厂家都认为毛能净是国际上优质的洗绒剂。为了减少进口、节省外汇、我们开展了洗绒剂筛选工作。探索自主路线。本文简述筛选结果。 一、催化洗(羊)绒法原理 从化学上看,洗绒过程是除掉羊绒中掺杂的泥砂杂物及洗掉羊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易除泥砂杂物,但不易洗脱羊脂。所以,洗绒过程的关键步骤是洗脱羊脂过程,可模拟为下列式: P——代表蛋白纤维-羊绒, O——代表羊绒脂; D——代表洗绒剂 P·O——代表原绒一指洗净前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羊绒洗涤过程中中性纤维素酶FE的催化作用及性能,通过探讨中性纤维素酶FE用量、温度、时间以及pH 4个因素来优选工艺条件,通过分析处理后羊绒的单纤维断裂强力、白度及失重率优化出高效、环保的酶洗条件:中性纤维素酶FE用量1.5%~2.5%(omf),pH=5.5~6.5,洗绒温度45~55℃,洗绒时间35~45 min;与传统的酸炭化工艺相比,中性纤维素酶FE洗绒工艺处理后单纤维的断裂强力和白度分别提高70.3%和72.4%,失重率下降61.4%。  相似文献   

8.
《毛纺科技》2021,49(8)
为充分发挥羊毛纤维吸湿保暖、兔绒纤维蓬松滑糯、羊绒纤维弹性柔软的性能,开发一种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针对兔绒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采用羊毛、兔绒、羊绒散纤维混纺方法,提升纤维抱合力。通过散毛染色、和毛、梳毛、细纱、络筒、蒸纱等工艺,设计纺纱上机参数,制得羊毛/兔绒/羊绒60/25/15混纺纱线。以1/3破斜纹纬二重组织为基础组织,设计织造工艺,织制正反面双色图案提花织物。后通过洗缩呢、起毛、蒸呢等方法,制得蓬松饱满,手感滑糯的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对纺织产品的设计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羊绒分梳加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产量、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但所有这些加工手段都沿袭了一条传统的工艺路线,即:过轮绒→开毛→洗毛→烘干→合毛→分梳(一、二、三道)。这样的加工方式,使羊绒在洗毛过程中,反复受到温度、碱性介质及机械挤压和摩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纤维长度损伤。此外,如果洗绒工序掌握不当,则羊绒纤维极易相互纠结,以致于毡并、纠结,毡并的羊绒在后道加工中,必然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鉴于对传统的羊绒分梳加工技术及羊绒特性的全面分析,为减少羊绒化学和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参考极细羊毛、山羊绒、马海毛的国家及国际标准,本文对狐狸绒纤维的洗毛工艺、洗净毛回潮率和含油率进行了研究。经过对小量试样的一系列实验,本文得到了洗毛温度、洗涤剂、pH值、消毒剂、洗毛时间的定量数据以及洗净毛的回潮率和含油率,为下一步狐狸绒纤维纺纱及形成制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开发新产品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原绒污染物成分,性能的测试及分析,为制定合理的羊绒洗涤工艺,提高洗净绒品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羊绒筒子纱染色色差一直是困扰绒纺企业染色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产生染色不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染率低和上染过快。为此从染色工艺方面着手,依据羊绒纤维及MF弱酸性染料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MF弱酸性染料在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各个单因素的变化对上染率和半染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羊绒筒子纱染色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红外光谱图、染色过程的工艺参数、纤维的耐酸碱性等对比,分析了兔绒和羊绒的化学性能.从而比较2种纤维的相似和不同.通过测试和实验得到兔绒和羊绒的红外光谱图相似,大多数官能团相同;在染色过程中兔绒的染浴pH值小于羊绒的染浴pH值;兔绒染色温度为90℃、羊绒染色温度为85 ℃;兔绒染色时间为40 min、羊绒染色时间为50 min;同时兔绒的耐酸耐碱性优于羊绒.  相似文献   

14.
采用95℃的恒温水对同一种类不同性别山羊的羊绒原绒、洗净绒纤维进行加热,使山羊绒纤维表面上的油脂因温度的升高而黏着在玻璃片上,并借助电子显微镜拍照获取玻璃片上的油脂印迹点图片,计算图片上的印迹点数所占百分率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同一羊种不同性别山羊的羊绒原绒、洗净绒纤维油脂含量的情况,以确定这些羊绒纤维的油脂含量的大小,并针对这一现象对山羊绒的生产加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洗毛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嫣  张茂林 《纺织学报》2006,27(10):96-98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水介质洗毛工艺中,通过选用不同细度的原毛,采用不同的洗毛温度、洗毛时间和洗涤剂用量,探讨这些参数对原毛洗净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洗毛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洗毛,洗净毛质量可以达到与常规洗毛工艺相同的水平;但采用超声波洗毛可以明显缩短洗毛时间,提高洗毛效率。同时,通过SEM观察洗净毛,发现超声波洗毛对羊毛的鳞片有刻蚀作用,鳞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乃至世界对山羊绒的研究起步晚,至今未形成较为科学、统一的测定标准。目前各部门或企业在有关检验工作中不但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有些专业名词概念也非常混乱,搞不清它表示的是什么,比如就含绒率而言,畜牧行业的定义是原绒中摘出来的细污绒重量占原绒重量的百分比;而大多数羊绒加工企业是用原绒经洗净烘干后,再摘出的洗净绒重量占原绒重量的百分比表示,有的按绝干重表示,在计算中有的按公定回潮15%折合计算,常常与洗净率、净绒率相混淆。因此急待有关部门加以更正并统一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羊绒织物后整理技术的研究,使产品的实物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缩呢机风机位置进行改造,调整洗缩工艺,解决了织物在缩呢过程中的折痕,提高了产品的一等品率;匹染低温染色工艺的应用,改善了羊绒织物手感、光泽、鲜艳度,提高了织物的强力,解决了混纺产品染色毡缩问题;国产蒸呢机的自动化改造,增加了蒸呢定形效果,使操作简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对电烫设备及工艺进行了改进,大大提升了羊绒织物的风格和内在品质,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羊绒雕印织物的研发,增加了羊绒织物的花色品种,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填补了国内羊绒雕印织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棉/绒交织提花毛毯的工艺设计及工艺参数的研究,得出棉/绒交织提花毛毯的最优工艺路线和最优工艺参数。原料经纱为47.6 tex×2的纯棉纱;纬纱为长度28~30 mm、细度16.02μm的白色羊绒与长度22~24 mm,细度14.58μm驼色羊绒以60%与40%比例混纺。织物采用1/3破斜纹纬二重组织,经过染色、纺纱、织造、后整理工序制成成品。后整理工序的重点为起毛、缩呢及蒸呢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国内羊绒净洗剂的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羊绒的净洗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各厂家在工艺研究中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盲目性较大。为了进一步了解洗涤剂在羊绒净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用好洗剂,我们对几种羊绒净洗剂的洗涤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 测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声波技术在山羊绒清洗中的应用,并明确了超声波对洗绒工艺主要参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探讨了超声波洗绒的最佳频率,以及清洗时间、浴比、助剂用量等因素对超声波清洗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出超声波技术对去除肤皮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洗绒频率为25k Hz,和常规洗绒工艺相比较,超声波洗绒可显著提升清洗效率,同时实现节约用水和洗剂,并能有效地去除肤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