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种高密度软盘的磁盘拷贝工具日渐流行起来,有逐渐取代DOS传统的DISKCOPY命令的势头,然而,由于HD-COPY,DUP,SC等这些工具软件的性能各有差异,对不熟悉的用户来说常常感到难于选用。在此,对几种目前比较流行的拷贝工具的性能进行比较,以便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作出合适的选择。 1.拷贝速度 几种软盘把整张5寸1.2M盘拷到另一张同型盘上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2.备份速度  相似文献   

2.
软盘增容(广义上属于一种非标准)格式化,是指借助某些能够产生增容效果的软件工具,以产生比DOS命令或DOS常用工具(如PCTOOLS等)格式化软盘得到的标准容量更大的容量(或广义上的更多的规格),以便储存更多的信息,或满足某些特殊需要。目前这类比较流行的软件有,HD-COPY(V1.7各版本)、800Ⅱ(V1.40)等,它们各有特点。前者,是一个针对高密度(HD)软盘大大优于DISKCOPY的整盘拷贝优秀工具,可实现3.5英寸与5.25英寸异类磁盘之间的对拷,并且程序自身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盘格式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磁盘拷贝是一项经常遇到的操作,使用DOS的拷盘命令DISKCOPY或PCTOOLS的拷盘服务进行磁盘拷贝,由于速度慢、操作麻烦(需要交换几次源盘和目标盘)而逐渐被淘汰,新涌现了一些设计新颖、功能完善的拷贝工具,如流传已十分广泛的DUP,以及SC、COPYQM等。这里笔者想向大家推荐一个可谓集众家之长的完善的拷贝工具——HD-COPY,相信它会以其优异的性能、丰富的功能而成为你新的选择。 HD-COPY有以下几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戟 《微型电脑应用》1994,(4):73-75,90
磁盘拷贝是一项日常计算机使用中经常遇到的操作,通常使用的DOS拷贝命令DISKCOPY或PCTOOLS等拷贝软件,由于其速度慢,操作麻烦(需要交换3~4次源盘和目标盘)而逐渐被淘汰。新近出现的一些新的拷贝软件,如DUP、SC、COPYQM等都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将介绍一种集众家之长的拷盘软件—HD—COPY,它将以其优异的性能、丰富的功能成为你的首选拷贝软件。  相似文献   

5.
张戟 《软件世界》1994,(10):37-38
磁盘拷贝是一项计算机使用中经常遇到的操作,通常使用的DOS拷贝命令DISKCOPY或PC-TOOLS等拷贝软件,由于其速度慢、操作麻烦(需要交换3~4次源盘和目标盘)而逐渐被淘汰。新近出现的一些新的拷贝软件,如DUP、SC、等都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将介绍一种由TBH-Softwarx公司推出的集众家之长的拷盘软件——HD-COPY。  相似文献   

6.
“COPY”、“DISKCOPY”与“XCOPY”都是DOS中比较常用的命令,用以完成指定磁盘或文件的拷贝,它们在操作上和用法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OPY”命令是以文件对文件的形式进行复制,而“DISKCOPY”,则从磁道对磁道进行复制。 2.“COPY”命令既可以在软盘与软盘之间,还可以在软盘和硬盘之间复制,而“DISKCOPY”只能进行软盘间的复制。 3.“COPY”命令可复制全盘文件,也可以复制某个或某些  相似文献   

7.
拷贝文件是DOS操作中经常要做的日常工作。DOS提供了多种拷贝命令,其中文件拷贝命令COPY、软磁盘拷贝命令DISKCOPY、目录与文件拷贝命令XCOPY较常用,它们都具备拷贝磁盘文件的功能,但在具体操作中又各有异同。 ① 在两个相同规格的软盘之间拷贝文件,且源盘根目录下不含子目录和隐含文件,以下三种命令执行的结果一样:  相似文献   

8.
初学电脑者,对于COPY、DISKCOPY命令比较熟悉,但对于另一个拷贝命令——XCOPY可能有些陌生。下面让我们来浅谈三者之间的异同,以帮助初学者正确掌握和使用这些命令。  相似文献   

9.
李晓梅  于晓勤 《电脑》1997,(1):36-39
一、概述磁盘复制是一项经常遇到的操作,使用DOS的复制磁盘命令DISKCOPY或PCTools的拷贝操作进行的磁盘复制,由于速度慢,操作复杂(需要交换几次源盘和目标盘),而逐渐被淘汰.新一代设计新颖、功能完善的复制工具,如DUP、SC、COPYQM、HD-COPY等,逐渐取而代之.HD-COPY是一种集众家之长、性能优异、功能丰富的复制工具.HD-COPY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速度更快:与其他复制工具一样,可以一次性将源盘内容读入计算机,再一次性地写入目标盘.但HD-COPY比DUP等其他工具在速度更快,由于其他工具是将源盘内容读入硬盘的临时文件,HD-COPY则将内容直接读入XMS、EMS内存,读写速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内存较小的286、386档次的机器,HD-COPY同样可采取硬盘临时文件的方式工作.另外,HD-COPY还有一个提高速度的专门方法——文件分配表选择(FAT-selection),当将此功能开启时,只有存有数据的磁道上才会进行读写,而不在空磁道上花费时间.  相似文献   

10.
常虹 《软件世界》1994,(10):39-40
计算机爱好者通常应用PCTOOLS、DISKCOPY、DUP等工具软件复制磁盘。但它们有许多不足之处。而美国Micro System Design公司推出的DISKDUPE(简称DDUP)磁盘复制工具软件克服了上述缺点,不仅速度快,质量好,而且辅助功能齐全,是一个较好的复制工具。  相似文献   

11.
CP/M问答     
(五) 四、应用程序和开发技术 1.怎样拷贝CP/M系统盘? 答:为了拷贝CP/M系统盘,第一步应该拷贝CP/M系统,第二步拷贝应用程序。拷贝系统的方法在各种机器上会有些差别,最常用的有两种。拷贝系统的第一种方法是用格式化命令FORM-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要对一张软盘做多个拷 贝,而这张软盘又是用DBLSPACE压缩过的,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简单省时的办法。源盘经过DBLSPACE,目标盘则不需要先经过这道工序,只要用DISKCOPY命令直接拷贝即可,目标盘是否格式化都没有关系。以我的8MB 486DX2/66为例,用DISKCOPY比先用DBLSPACE,再进行拷贝要节省一半时间。 我想这个主意可能会对其他人有用。我是经常这样做的,并且还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知道,你是不能把一个可能会带来危险后果的方法推荐给读者的。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应用系统中,核心系统和应用程序间的内存拷贝是额外的系统开销,是影响处理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在千兆速率下影响传输性能的可能存在的几个因素,着重比较了几种现有的零拷贝技术,采用了RDMA技术构建了零拷贝千兆网络,验证了RDMA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千兆网络的传输瓶颈.  相似文献   

14.
将一些常用的软件或文件拷贝到软盘中,可便于大家随身携带,但如果文件太大一张软盘装不下怎么办?这就需要分卷拷贝。Winzip和WinRAR是目前最流行的解压缩软件,它们可以实现文件的分卷压缩和拷贝。 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另外一种具有分卷拷贝功能的工具——备份。备份工具是Win9X附件中的一种系统工具,它可以生成计算机文件的副本,并保存在其他媒体如磁带、软盘或可移动式磁盘内。下面介绍如何用备份工具进行文件的分卷拷贝和还原工  相似文献   

15.
CP/M2.2的功能与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映象结构,文件控制块,磁盘参数表,CCP、BDOS、BIOS模块等几个方面系统地叙述了当前最流行的微机操作系统CP/M2.2的功能和结构特点,最后还对CP/M2.2与CP/M1.4两种版本综合地进行比较。关于与CP/M1.4相同的内容,本文不再重复,读者可参看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16.
我们熟知的备份(拷贝)命令有好几个,如:COPY、XCOPY、DISKCOPY等,如果选择合适的备份命令并加以正确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上面这些命令大多数人都能灵活运用,不再赘述。下面介绍一个容易被人熟视无睹而又功能强大且不能被以上命令替代的DOS(本文以MS-DOS 6.22为依据)外部命令:REPLACE 一、功能 用源目录中的文件代替目标目录中的同名文件。还可以使用REPLACE在目标目录中增加新文件。  相似文献   

17.
开发XML应用程序时常用到sax和dom处理模型,基于这两种处理模型又衍生出了很多XML处理工具,本文描述了处理XML格式文档的几种常见工具性能比较。这几种工具分别为:crimson,xerces,jdom,dom4j。根据两大处理模型的特点,依次分析每种工具在相关测试要点上的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主要为了防止非法复制,保护一些重要的数据,保护产权人的版权与经济利益。那么目前常用的技术如激光加密、掩膜技术等较复杂,个人或一般软件开发商不易做到。利用特殊磁道加密不失为一种办法,虽能逃脱DISKCOPY、PCTOOLS等软件的复制,但不能防止比如COPYWRITE等软件的非法拷贝。下面介绍一种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参与开发的人员越来越多,版本控制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版本控制的概念和软件业现在所流行的版本控制工具,比较了其中几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DOS的四种文件复制(备份)命令:COPY、XCOPY、DISKCOPY和BACK-UP的基本功能、各自所适用的条件及相互差异,以帮助读者正确掌握和使用这些命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