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轴承》2020,(7)
讨论了三点接触球轴承双半内圈内部几何参数的关系及轴承游隙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双半内圈接触角、沟曲率半径、偏心量变化对游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半内圈相互差对轴向游隙的影响大于对径向游隙的影响;双半内圈主要参数在公差范围内时,接触角对径向游隙、轴向游隙的影响最大,内圈沟曲率半径对径向游隙、轴向游隙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借助PC-DMIS软件构造点功能,提出了用三坐测量机标定点测量圆锥类工件中径尺寸及双半内圈类工件压力点直径的新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轴承》2020,(2)
根据双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特点,介绍了精确测量凸出量的方法和内圈小端面修磨量的计算方法,推导出理论修磨量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修磨量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修磨量的尺寸参数。为保证最优内圈修磨量,通过实例介绍了设计和加工制造过程中各设计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强  赵丽  周景虎 《轴承》2000,(6):14-15
符号说明di成品内圈沟底径d成品内圈内径a成品内圈沟底至端面的距离b成品内圈装球口素线与端面的交点至内径的径向距离c成品内圈沟道圆心与车削沟道圆心的距离r成品内圈沟道半径rc车削内圈沟道半径α内圈装球口素线的倾角Δb内圈端面磨量Δd内圈内径磨量Δdi内圈装球口磨量S交点B或B′至内径的车削径向距离t交点B或B′至端面的车削轴向距离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上都设计了一个装球口,此装球口是轴承装配时作为内、外圈配合装球之用。装球口车削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成品尺寸的精度,如果成品尺寸精度不能保障,势必产…  相似文献   

5.
2000型、32000型轴承滚道尺寸控制瓦房店轴承厂(116300)杨玉叙词:圆柱滚子轴承,滚道,尺寸公差2000型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无挡边,内圈双挡边;32000型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双挡边,内圈无挡边。在加工这两种类型轴承内、外圈挡边时,按设计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弹支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研制过程中轴承装配高的测量技术难点,通过对轴承装配高测量方法的研究,设计一个既能作为测量载荷又能作为量值传递的测量工装,实现了弹支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装配高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端面磨床DG400的加工特点,对其在加工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及球轴承内圈时所使用的辅助支承进行了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辅助支承偏心量e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自消除间隙保护轴承机构中滚动轴承的运动特点,建立了磁悬浮轴承转子与滚动轴承过盈配合的静态和高速旋转时的动态力学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转子、滚动轴承内圈以及外圈各处的位移变形。针对两组不同游隙值的滚动轴承,计算了转子与滚动轴承内圈所需的装配过盈量与转速的关系,并对转子、滚动轴承内圈和外圈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强度进行了校核。从滚动轴承内圈和转子配合过盈量的角度,给出了自消除间隙保护轴承系统中滚动轴承的选取准则。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双半内圈球轴承为研究对象,结合滚动轴承赫兹点接触理论,建立双半内圈球轴承椭圆截断接触特性数学模型,得出轴承极限轴向载荷,并对轴承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双半内圈球轴承发生接触椭圆截断时,具备一定轴承使用寿命,为后续发动机研制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轴承》2017,(2)
结合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凸出量测量原理及内圈修磨量计算。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解法计算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轴向位移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可用于计算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宽度修磨量。  相似文献   

11.
双散射角光学粒子计数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同时测量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和折射率,研制了一种新的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D-OPC),该计数器采用60°和110°双散射角系统对气溶胶谱分布进行测量.利用Mie散射理论定义敏感函数,选取两个最佳的散射角,使其既对折射率敏感又不线性相关.然后,利用气溶胶折射率对两个散射角系统敏感性的差异来反演气溶胶折射率.最后,利用该仪器对大气气溶胶谱分布以及折射率进行实际测量.与TSI公司黑炭仪和浊度计测量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比表明,双散射角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气溶胶折射率和谱分布结果合理,测量误差<20%,可以满足同时测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和折射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双曲柄双摆线行星传动舍二级减速,即渐开线齿轮定轴传动和双摆线齿轮平动式行星传动,中间环节为双.曲柄。探讨了该型传动的作用力分析与效率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套圈尺寸关系和现行工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检查双沟对端面对称度来代替检查第一沟位置的新方法,既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废品,又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邬佑清 《阀门》2010,(2):37-38
介绍了双隔离管线球阀腔体泄放压力在相关标准中的规定。提出了阀门泄放压力超过失火状态规定的额定压力许用值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分析了双隔离管线球阀在非正常工况下压力边界可能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马林  唐坤  郝跃跃  张建涛  谢宇星  闵敏 《机械》2012,39(10):68-70
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几何排量一般难以改变,导致运用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双作用式变流量叶片泵结构原理,它不像传统的变量泵那样通过改变有效密封容积而改变泵的输出流量,而是通过改变可旋转的配流盘与固定配流盘的重叠窗口角的大小,进而改变配流盘口液阻大小和改变吸液管中流速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通过对伯努利方程的分析,证明了上述原理的正确性,可供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柳茂盛 《哈尔滨轴承》2007,28(3):51-51,56
针对L45/3 Ⅱ-9/ZM型φ90双管扩散炉温控不稳定、故障率高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电气改造,达到工作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一种新型的双质体椭圆振动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特点是显著节能,噪音小,筛身的运动轨迹为椭圆。  相似文献   

18.
姚建民  明兴祖  栗新 《机械》2006,33(5):46-48
针对钥匙加工的特殊性,本文从机械结构、电气控制方面对数控双面钻窝专用机床作了详细的介绍。利用单片机实现了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极大地提高设备的适应性、生产效率、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鞋底、耳机塑料件、手机贴膜、皮革制品等涂胶工艺的效率低下,过于依赖手工操作等问题,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到涂胶工艺中。以鞋底后帮的轮廓涂胶为例,开展双轨迹同步控制坐标系的分析,建立电机与丝杆的传动之间、运动轴的进给与位置反馈检测之间的关系,提出双轨迹同步控制涂胶路径的方法。在平面轨迹的涂胶控制上对涂胶系统进行了评价,分别进行了多个产品的单轨迹和双轨迹的涂胶工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产品采用双轨迹涂胶系统的涂胶工时大约是单轨迹涂胶的1/2,双轨迹同步控制快速涂胶系统可有效地提高涂胶工艺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双输入七杆机构逆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逆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七杆机构中各个构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公式以及两个伸缩杆的运动变化规律;然后结合分析实例,根据输出构件的运动规律,计算出驱动件的运动规律,最后分析了传动误差。利用液压系统反应快、便于自动化、易于实现频繁换向的特点,该机构可用来合成水平、垂直方向的复合运动,实现对摩托车、汽车等在高频随机栽荷作用下运动规律的精确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