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促进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江村的保护与建设,以安徽省旌德县江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具体从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展示利用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保存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历史文化城镇,是当今城市规划中的一大课题。历史文化保护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规划分支。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一般文物建筑群的保护有一定的区别。它应从名村整体出发,包括名村格局的保护、名村环境的保护、名村布局调整等,在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陈国栋  王浩 《园林》2022,(6):4-9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原真性保护是历史文化名村风貌保护长期被忽视的一环,而原真性原则是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原则。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结合文化遗产领域原真性相关知识,解析历史文化名村植物景观风貌原真性的内涵,从古树名木景观和一般性植物景观两个层面分析目前历史文化名村植物景观原真性保护现状及问题,探究植物景观对于历史文化名村风貌原真性的重要意义,指出历史文化名村植物景观原真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动态性”“相对性”的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历史文化名村植物景观原真性的保护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的整体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晓源 《小城镇建设》2012,(6):95-98,104
在我国现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文化名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历史文化价值高,享有"传统文化明珠"的美誉。因此,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部分历史文化名村遭到破坏,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对其进行保护。本文全面论述了建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的构想。对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中存在的物质性过程(保护规划及其实施)与社会性过程(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促进传统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建设,文章以河北蔚县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具体从村庄保护区范围划定、古堡内建筑保护规划、古堡内街巷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规划五个方面对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城村是云南大理地区最为典型的白族传统文化居住村落,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以保护优先、整体性、原真性、地域性为原则,以历史文化、帚观、生态、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协调为目标,发现现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存在的问题,制定相适宜的保护措施,提升、挖掘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内涵,使周城传统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承与展示,通过历史环境的保护,重新焕发周城历史文化名村活力,形成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国民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城市特色的呼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总结了国内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规划的方法经验,并结合黄山西溪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践案例,对其进行了研究。这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聚落民居、历史街巷的保护工作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城村是闽北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类项比较,确定城村的价值要点,基于价值评估确定城村的保护对象与保护要素,继而进行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IUCN伞球自然保护系统中,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人口、体制、资金、文化、利益主体、地域关系上有很多独特性,风景旅游游憩与社区发展是当前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众多矛盾的直接动因,对保护与发展适宜度缺乏科学评价标准是目前众多矛盾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基于审美价值的规划理论方法走向基于自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游憩价值等全面的综合规划与管理.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管理的关键,也是对风景科学与风景区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深化.可持续管理制度是保持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游憩适宜性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社区可持续性评价、可持续管理规划、风景动态监控系统是风景区日可持续管理的5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完整、民居建筑特征连续性强,与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定区别。本文回顾了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中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沿革,指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村镇中单体价值一般、但对整体风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与山东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实践为例,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传承及乡土建筑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