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 现代明胶生产成熟的工艺方法仅有两种:酸法和碱法。酸法明胶的等电点在 pH7.5—9,称为 A 型明胶。碱法明胶的等电点在 pH 5.0±0.2,称为 B 型明胶。世界上绝大部份的明胶都是用碱法生产的。浸灰是碱法工艺最关键的工序,是将明胶软质原料(骨素和皮)浸在石灰乳液(或稀碱液)内,使胶原分子发生变性,并影响胶原内微量杂质组成的含量,由此决定所得明胶的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所以,浸灰对于明胶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现分述于下。一、浸灰过程浸灰大都在水泥池、砖池或木桶内进  相似文献   

2.
分酸是烷基苯发烟硫酸磺化工序的一个环节,对产品质量和碱耗有较大影响。在实践中有很多问题,例如分酸中和值与碱耗,混酸中和值与加水量,分酸温度,烷基苯品种不同等,均对分酸有影响。本文就分酸基本原理和有关技术问题讨论于下。一、分酸的目的和原理分酸是将磺化后的混酸,通过加水稀释将磺酸与废酸进行分离,好处如下:(一)将多余的废硫酸分离掉,可大大节省中和时的耗碱量。  相似文献   

3.
氨水中和—NO催化法制取铁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采用钛白厂副产绿矾作原料,以氨水中和,代替烧碱或纯碱;并采用氮的含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能加快反应进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了原料成本。一、原理利用硫酸亚铁作原料,用氨水中和,生产铁黄,其主要反应及过程如下: FeSO'+2 NH3·H 20=Fe(OH):+(NH'):504 4 Fe(OH)2+02=41了e0OH+2H:O 用氨水代替烧碱或纯碱,只要控制得当,可以取得与烧碱(纯碱)完全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水解明胶粉是以食用明胶等三个胶种为主要原料,以酸、碱、酶为水解促进剂,在特定的水解条件下,制得水解明胶溶液,再经喷雾干燥而得到水解明胶蛋白粉。其工艺流程大致为: 明胶液→升温恒温→调节pH值→添加水解促进剂→过滤→脱色→杀菌→后处理→过滤→浓缩→干燥→成品包装一、水解方法简介 1.酸水解法。取一定浓度的胶液,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不同量的酸,升温至接近沸点(约95℃以上),水解1~6小时。以产物粘度来确定水解程度。水解产物经过滤、中和、除杂质、脱色、后处理等,成品为水解明胶液。 2.碱水解法。取一定浓度的胶液,加不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从来,用动物皮制明胶都是先将皮料切成手掌大小(约60×100mm~2),然后再进行税脂、浸灰、中和、煮胶等处理。但是,对于明胶制造者来说,总希望把皮料切得小一些,因为那样将便于运送,使浸灰、浸酸快而均匀,且容易提胶。在这方面,各国专家曾进行过许多试验。有的把原料切碎,有的甚至用造纸打浆机把原料打成浆状。这样,虽然缩短了各流程的处理时间,甚至能将胶一次提完。但是,这些方法都因为原料切得太碎而无法进行浸灰、中和、煮胶,以致至今来被采用。笔者也确认太碎的原料无击进行浸灰、中和,但却认为对提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药用明胶     
<正> 一、关于硬胶囊明胶Rousselot 公司代表来华前曾提供过两种灰碱法骨明胶(B—250型和 B—200型)和一种酸法猪皮明胶(XA—240型)。这些胶的特点是胶冻强度高、透明度和含菌量低。制造硬胶囊的明胶可以是高胶冻强度的碱法骨明胶,也可以是高胶冻强度的酸法鲜猪皮明胶。两类明胶可以混合使用。这些明胶通常都是明胶生产中的第一、二、三次胶。在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出于价格的考虑,可以掺入少量中等胶冻强度(200克)的价格稍低的碱法明胶。硬胶囊明胶有严格的细菌要求。在该公司的分析报告中,有如下八个细菌分析项目:  相似文献   

7.
该法是以氢氧化铝为原料,这种原料是从加工防蚀铝阳极氧化处理工序所排出的废液,经过用碱中和、结晶、脱水、再用碱溶解和用酸中和等工序得到的。在氢氧化铝原料中加碱  相似文献   

8.
明胶生产工艺过程较复杂,主要原料骨粒需经过预浸酸、浸酸、浸灰及中和、提胶过程,以及胶原过滤和烘干等工艺。其中的浸灰工艺在浸灰过程中需要将浸灰池中的石灰水和骨粒进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在原生产过程中浸灰搅拌完全是人工操作,即要人工站在长5.2米、宽4.9米、深2.3米的浸灰池边,用木杆或铁杆进行搅拌。浸灰车间共有一百多个浸灰池,为防止漏搅通常在池底放入乒乓球,  相似文献   

9.
用苯二甲酸或苯甲酸为原料经转位或歧化反应制造对苯二甲酸的方法,普通称作Henkel 法。它的特点是:(1)制造过程简单,操作方便;(2)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3)所得对苯二甲酸纯度较高,便于精制。转位或歧化法制对苯二甲酸的过程如下:首先将苯二甲酸或苯甲酸用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中和,所得的苯二甲酸钾或苯甲酸钾经干燥后在催化剂存在下于隋性气流中进行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工业化生产的明胶以其生产工艺来分类,主要有酸法胶与碱法(灰法)胶,以其所用原料来分类,则主要是皮明胶与骨明胶。在我国,不论是骨明胶还是皮明胶,过去主要用灰法工艺,特别是照相用骨素明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数十天的浸灰期,而以食用为主的皮明胶,为加速浸灰过程,常在浸灰液中添加适量的促进剂——氢氧化钠,虽然这有助于缩短浸  相似文献   

11.
以甲醛和丙醛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经羟醛缩合及氧化反应合成了2,2一二羟甲基丙酸(DMBA)。缩合反应在30℃,n(甲醛)/n(丙醛)=2.2,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用Na2CO3和Na0H的混合碱调pH=9,反应2h。反应后立即加盐酸中和调pH=5;氧化反应在70℃、反应时间2.5h。反应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IR)表征。  相似文献   

12.
工业生产PBTCA(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的酯化反应以马来酸二甲酯、亚磷酸二甲酯、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生成膦酸丁烷五甲酯。本文主要研究酯化反应用碱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滴加速率对反应速率和产品收率的影响。反应产物经气相色谱仪检测确定转化率。将工业生产中的PBTCA酯化反应改为自动化控制,大幅提高反应速率,提升化工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煅烧晶种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偏钛酸为原料,经碱解反应、水解反应、一次洗涤、中和反应、二次洗涤、酸溶反应,低温下制备了高活性金红石型TiO2煅烧晶种,并将其用于盐处理过程,考察了晶种添加量和煅烧温度对TiO2晶型转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酸溶温度100℃、浆液浓度(以TiO2计)90~120 g/L、酸/钛质量比0.3~0.5、酸溶时间90~120 min的条件下,反应产物为金红石型TiO2含量90%以上的晶种溶胶,且稳定性良好. 在盐处理阶段,当晶种加入量3%~5%(w)、煅烧温度900℃、煅烧时间2 h时,TiO2的金红石晶型转化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 喷雾干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里着重探讨应用于水解明胶的喷雾干燥。一、概述水解明胶系以工业明胶、食用明胶等为主要原料,原料液在酸、碱、热或酶的作用下,其分子的某些肽键将不断地水解,从而制得小分子明胶液。水解后的明胶仍保持着明胶某些优良的品质,但也导致了某些性能的变化。如,分子量的降低和溶解度的增大,特别是凝冻能力的丧失及粘度的减小。正是这些性能的变化,才使其可采用喷雾干燥而制成水解明胶粉末。  相似文献   

15.
<正> 1.明胶的制备明胶是一种纯洁的蛋白质,由胶朊部份水解而得。胶朊的来源是动物的皮和骨料。由于生产明胶的原料不同——如牛皮、小牛皮、猪皮和骨素,以及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因而使明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差别悬殊。综合生产流程,主要为两种,如图一所示。2.明胶的性能2.1 化学和物理性质从简单的生产流程图可看到,在原则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明胶,但这两种不同性能的明胶在德国药典(DAB7,1968)、法国药典(PF8-1965)和英国药典(BP1968)中都没有考虑到。美国药典(USP 18,1970)在这方面是有区别的。在美国药典中,把明胶分为酸法(A 型,等电点在 pH7—9)和碱法(B 型,等电点在 pH4.7—5)两种。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皮子资源十分丰富,以皮子为原料生产明胶的工厂将会得到逐步发展,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现有三胶工厂,现介绍一个由国外提供的年产明胶1500吨规模的工厂设计,供我们参考。一、规模以皮子为原料,年产明胶1500吨。每年运转以300天计,每天运转20—24小时。二、原料原料分为两种,1.新鲜猪皮:将运到厂的新鲜猪发用4—5%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用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洗净备用。2.边皮:边皮来自制革厂的湿碎皮和不含铬鞣料的原料,用1%石灰乳浸泡,然后用水洗净备用。三、产品品种食用明胶:每年产1200吨照相明胶:每年产300吨油脂:每年产1500吨残渣:每年300吨四、原料准备和预处理将鲜猪皮或边皮喂入初切碎机,切成大约100×150mm 大小的碎块,鲜猪皮和边皮分别按各自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鲜锗皮:将切成的碎皮块,用泵打入耐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PA 改性胶结合酞酐值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改性明胶简称“PA 胶”。在照相乳剂制备过程中,它既可用作乳化用胶,也可作为沉降剂。邻苯二甲酸酐与明胶的反应主要是:(1)与明胶的氨基发生酞酰化反应,生成酰胺键;(2)与明胶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键。用以表征 PA 胶改性程度的指标有二:取代度和改性度。取代度是指明胶上氨基与酞酐的结合量,一般用甲醛滴定法测定〔1,2,3〕;改性度是指与明胶的氨基,羟基结合总酞酐量,通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PA 胶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大学开发出一种从涤纶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新方法及装置。碱减量工艺废水经预处理后从中和反应器的顶部以射流进料方式送入;同时将含有对苯二甲酸固相颗粒的循环浆料从中和反应器的上部以旋流进料方式送入;循环酸水同时从中和反应器下部的不同高度处送入,调节中和反应器中部的pH值为7~9、底部的pH值为2~4;对中和反应器的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溶腐植酸-飞灰混合物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腐植酸(HA)可促进飞灰中碱性物料的溶解,使其生成腐植酸盐,这种盐通过酸-碱反应有效地吸收SO_2,使其生成产品亚硫酸金属盐和腐植酸。飞灰在腐植酸中的溶解程度是根据HA/飞灰比而定的,该比值越大,溶解就越多,直至腐植酸出现过量。飞灰中的碱用来中和SO_2,是随它的溶解作用而定的,因此也就取决于HA/飞灰比的变化。除了中和成酸式亚硫酸盐外,还能通过一种特殊的HA-SO_2(水)相互作用而吸收SO_2,但是该反应是不太显著的。根据此项研究工作可确切地预断在烟道气脱除SO_2的应用中HA-飞灰混合物的性能将远远超过水-飞灰泥浆。  相似文献   

20.
<正> 骨素碱法明胶的生产过程一般是由骨料经分拣、破碎、浸酸、浸灰、中和水洗后制得较为纯净的骨素,然后加入热水分次抽提出产品(即间歇熬胶方式)。随着抽提次数的增加,明胶的品质也在逐次下降,为了充分利用原料,最后一次抽提时大多为煮沸熬胶,抽提出的产品俗称“尾胶”。由于尾胶中存在着多量的极其细小的机械杂质、不溶性的钙盐、粘液物质和其他非胶原蛋白,因此产品色泽深,几乎没有什么透明度,在工业上仅能作为一般粘合剂使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