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临海市崇和门广场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了以广场这一重要的城市要素为核心,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进行城市整合,具体探讨了新老整合、开放空间整合、视廊整合、核心与周边整合、行为与空间整合等.  相似文献   

2.
广场与城市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济威 《城市规划》2002,26(2):55-59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在广场中可进行各种民俗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 ,组织交通集散 ,提供市民休息、交往空间 ,还可作为商贸场所。除此以外 ,广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整合城市环境。论文介绍作者近年来的几个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探索广场对城市环境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刚勇  王严 《山西建筑》2007,33(13):25-26
通过对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指出城市设计的本质和重要手段是整合,并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景观空间形态三方面介绍了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整合的内容,以实现下沉广场的场所精神,保证其功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中集观赏性、公共性、娱乐性、艺术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开放室外活动空间。但是近年来民族的、地域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在"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消失,国内一些城市广场在设计时过于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广场的样式,导致了城市广场之间的雷同。文章从兰州的地域文化出发,结合"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建设,探讨如何将城市广场设计成一个具地域文化内涵的、可供游人参与的、可以激发人们情感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出地域文化特色下东方红广场的几点设计理念,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  相似文献   

5.
闫芳  韩先亮  郭洁 《山西建筑》2008,34(3):46-47
通过对美国景观设计师玛莎.施沃兹广场景观设计的分析,浅论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从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给出明确的思路和定位,探讨合乎"宜人所用"和"宜人所感"、合乎现代城市广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由于滨江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其广场的设计有别于其他平原城市.本文以滨江山地城市--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为例来探讨滨江山地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建设艺术类型,它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城市广场自古存在,中外皆有,它承袭着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又使它成为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 1."广场风"及其恶果 大约从十几年前起,国内开始刮起"广场风",方向是从北到南,几乎波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近几年来,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滥建问题、尺度问题和风格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甚至作了一首打油诗来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风格雷同只是广场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它所暴露的根本问题在于,目前不少广场已经背离了广场在城市中应具有的使用功能和文化艺术的特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盲目建造已经造就了城市建设性的破坏和浪费.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溯广场的历史发展,以及对城市广场主要类型、设计原则等的分析,结合鄞州中心城区核心区文化广场设计,提出了创造城市广场设计特色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冷看城市广场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小龙 《规划师》2001,17(1):101-102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交通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的"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也显示了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缺失,如何挖掘城市地域特色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方面,文章就体现材料、历史文脉、自然条件和民俗活动四个方面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天津城市广场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代表了自身城市文化,是津城文化的物化表征之一。论文首先通过运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法,对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从行为感知层面挖掘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特色中的现存问题,获取了广场景观丰富的信息数据;继而从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文化氛围感知、广场的环境设计效果等十个方面对天津城市广场景观进行解读,挖掘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并对于天津津湾广场景观的改造及未来的二期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明术  李敏 《华中建筑》2009,27(6):79-81
该文以武汉市洪山广场、首义广场为例谈谈如何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舒适性及其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魏源广场以把握城市环境特征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尽最大可能达到交通广场与景观休闲广场的高度整合,同时运用清晰大气的手法表达城市门户的恢弘气势.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景观设计对改善城市广场热环境质量,提高人的热舒适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西安典型城市广场——大雁塔北广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夏季的热舒适性及影响因素,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生态设计要点,以期得到舒适的城市广场热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广场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本文对人的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城市的广场规划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虞大鹏 《新建筑》1999,(6):56-58
通过对绍兴蕺山广场设计的具体分析,提出在历史性城市进行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一些思路,并总结了广场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杰  丁山 《建筑与文化》2016,(11):233-235
山西路广场是南京市鼓楼区集商业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结合场地区位、现状及使用人群等方面对该广场进行的概念性改造设计,是基于城市微气候调节理论的研究成果,以现实依据对场地进行系统的改造设计,为生态可持续性城市广场设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生态可持续性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休闲广场是城市中供市民休憩、游玩、演出、购物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场所。现今的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设计师过分追求平面图案化,忽略了广场竖向空间变化对于使用人群的心理影响。特别是在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竖向分析显得更加重要。随着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人们也对城市休闲广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竖向设计,在湘潭白石广场设计中,仔细分析地形高差变化,合理利用高差条件成为贯穿整个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铸造广场     
丁岩 《景观设计》2008,(6):58-61
铸造广场占地111 480m^2,坐落于旧金山南市场区两条主街——第一个大街和霍华德大街的交会处,周围为办公和零售楼群,该项目旨在提供一个与市中心办公楼群相比,面积更大,地板样式更的一流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地下通风设计来改善楼群底层的环境,广场的四块建筑区域为公共用地,为营造一处新的城市空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该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孙斌 《中外建筑》2010,(5):136-137
本文从我国广场水景观的历史背景谈起,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水景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使我国城市广场中水景观的设计方向更加明晰。我国受到地域、经济、科技、城市发展等要素的制约,要求广场水景观的设计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准确的设计思路有利于更好的发展我国城市广场水景观。分析我国城市广场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我国城市广场水景观的未来,希望可以找寻一条设计城市广场水景观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