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由此兴起的医养结合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医养结合型医院的建筑设计成为众多医院转型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医养模式下医院的建筑设计策略为主体进行探讨,指出原有医院及养老机构的不足之处,强调建立医养结合型医院的重要性,提出这一模式下医院建筑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升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不同形式养老模式以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现状,最后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选址、规模、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等建筑设计层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建筑设计层面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成为当下的趋势,因此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刚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成为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尝试,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文章重点分析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建议,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效率,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实现对老年人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凸显。养老和医疗,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对于中国养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政策方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衣食无忧,社会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参考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针对我国各大养老机构医养分离的现状,深入剖析各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与完善。对建设适合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全新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10)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全球的老龄化加重,我国在人口数量本身上的巨大,自然导致了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更加严峻的问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关键了。本文从传统的养老机构带来的弊端来强调医养结合型养老的重要性,进一步讲述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4):37-50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老年人体弱多病,往返于医疗和养老机构,面临诸多困境,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形成较大压力。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亟待盘存现有医养资源,探索构建适度普惠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在机构、社区、家庭三个层面进行医养资源整合,以便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  相似文献   

7.
医养结合型养护院的人性化设计,是养老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仅提供封闭的集体化生活照料,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化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使老年人对机构养老心生畏惧。基于理论研究,总结提出“以人为本的医养护一体化”的照护理念,并解读其三个核心观点。以贺州市第二养护院设计项目为例,提出“以人为本”医养结合型养护院设计的四个策略,以解决老年建筑的功能诉求。另外,分析总结了本设计方案中的三个方面特点。我国针对医养结合型养护院的人性化设计,是对适老化设计方法的实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是其区别于普通养老设施的重要功能空间,对于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效率、提升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旧设施改造,且设计者对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功能理解不足,往往忽略了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切实诉求。本文基于对邯郸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疗康复空间使用情况的深入调研,分析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对医疗康复空间的功能诉求,总结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农村养老引人关注.医养结合是我国面对人口老龄化态势所提出的养老服务对策.通过研究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现状、分析现有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特点,总结和归纳村级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功能需求与设计策略,并基于医养结合模式和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幸福晚年驿站",对村级养老设施设计要点进行探究和总结,为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和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并在同级别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
我国现已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期,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正在逐步呈现"4—2—1"结构模式,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养老与医疗的双重需求。近年来各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养老医院行业得到普遍重视和发展。本文将结合老龄化社会背景及老年病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在"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病医院的建筑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17,(1)
医养结合已成为近期业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简要概括医养结合的主要目的,阐述了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的典型特征与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伊通民族医院附属养老中心的设计案例,探讨该类设施的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旨在帮助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创造出适合老年人生活,且便于医护工作人员展开医养作业的空间与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章 《居业》2022,(3):100-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对养老机构需求与日俱增,在健康中国战略政策引导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将会对"医养结合"养老理念模式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以期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环境建设,推动我国养老建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养结合养老类建筑实现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跨界合作,将二者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传统养老模式下医疗及长期护理供需矛盾的问题。论文结合医养结合的内涵,对医养结合养老类建筑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医养结合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功能配置、适老化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医养结合养老类建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
人口高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卫生设施改善所呈现出的积极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也是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核心指标。为了应对人口高龄化,日本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看护福祉制度,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对日本医养结合性质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重点关注日本的日间照料中心模式、特别养护之家模式以及介护保险模式。日本经验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建设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居家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并加强专业管理;完善养老保障法律和尽快正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9,(1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养老问题不仅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同时也给市场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针对老人的服务与商品也在迅速地上升。这其中对老年人居住建筑进行设计和开发也成为市场重视的产品开发对象。老年人在社会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建筑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实现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就将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分析养老建筑应该关注的重点,促进养老建筑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设计,促进相关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老年人获得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面对老龄化冲击,城市中心区养老问题尤为严重,迫切需要满足老年人医养需求。医养结合型适老化社区改造策略以改造现有建筑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营建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本文对福州典型老旧社区调研,了解老年人实际需求及老旧社区可改造条件,从规划层面提出了医养结合与社区养老相融合,可实施性强的城市中心区老旧社区医养结合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理念、体系和设施3个层面剖析了英国养老设施中医养结合的经验,进而结合我国老龄化发展和养老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基于"综合养护"理念,提出我国应发展"综合养护型养老模式",建设综合养护服务体系和创新综合医养设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了我国人口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老年建筑设计方面,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本文立足于对养老住宅设计的研究,从老年人需求、建筑设计、人文关怀等方面,对养老住宅设计提出了设计意见,推动养老住宅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医养设施供应与老年人需求矛盾的日益增长,如何以人为本对社区层面医疗养老设施配置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生活圈视角出发,总结老年人的需求与行为规律特征,结合设施供给现状对设施进行布局评价,通过GIS网络分析得出街道内社区老年人医养设施的布局分布情况,进而从可达性、复合度以及资源活化三个方面总结得出了医养设施布局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实现老年人的晚年医疗和养老需求保障.  相似文献   

20.
银龄化背景下,养老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焦点。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阐释了老年人对养老建筑的特殊需求及养老建筑绿色化设计的必要性。借助ECOTECT软件分析了西安地区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对西安颐养服务中心进行了绿色化设计。从场地绿色布局、绿色建筑设计两方面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进行了优化,使其满足老年人对室内外热环境、风环境的特殊需求,并且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行为特征,为其安度晚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