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平面光栅衍射效率测试仪的测量精度,分析了影响平面光栅衍射效率测量值的主要因素。根据平面光栅相对衍射效率测量原理,提出光束截面因子的概念并推导出了平面光栅光束截面因子k(θ)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衍射效率测量值的因素(光谱宽度与光束截面因子),并结合衍射效率测量值定义了两个用于回归分析的自变量。针对作为因变量的理论值与所定义自变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采用二次完全式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进而建立了提高衍射效率测量精度的修正公式。结果表明:对平面光栅衍射效率测量值进行修正后,修正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提高了衍射效率的测量精度,改进了衍射效率测试仪的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靠表法测量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挡边尺寸落差效率低的缺点,对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应用杠杆原理,通过直径方向定向移动一定距离测量挡边落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左宏  刘佳 《工具技术》2016,(2):87-88
针对三坐标机测量批量产品装夹效率低、产品装夹位置不固定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快速装夹装置,实现了批量产品的快速装夹测量。该装置装夹方便灵活,一致性好,大幅提高了测量效率,保证了快速测量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立体模型测量方法效率低下、测量精度受测量人员技术水平影响较大的问题,根据全站仪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全站仪的岩体边坡控制测量和结构面产状检验方法,在对边坡控制测量和结构面产状检验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某典型地质条件为例,进行了实地验证。实地测量显示,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效率低下、精度差的缺点,极大地提升了地质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5.
凹面光栅衍射效率测试仪精度分析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和优化了凹面光栅衍射效率自动测试仪的测量精度,以提高凹面光栅相对衍射效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凹面光栅相对衍射效率测量原理,对凹面光栅出射光谱增宽、衍射光束截面变化、光源辐射亮度的控制和测量波长同步精度等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必要的运算关系式.采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建立了测量结果的优化公式,并将该公式编入测量程序,实现了在测量结束的同时自动优化测量结果.实验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测量值更加准确,与相对衍射效率理论值的偏差均在士2.5%以内,有效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添加或改动仪器的任何部件,可满足仪器实时性强、测量准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半成品、成品叶片测量的流程。为了提高叶片三坐标测量的效率,解决叶片三坐标测量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计算机集成的汽轮机叶片测量自动化流程。通过参数化文件驱动自动生成叶片的三坐标测量程序。减少了测量过程中人机交互的环节,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管理、流程的改进,使测量效率提升,从而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厂对偶数齿齿轮齿部硬度的测量是在测量工作台上进行的,即把齿轮的一个齿顶放在测量工作台上,用测头测量对面的齿顶硬度.这种测量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损坏测头.最近,我们采用了附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消除了损坏测头的潜在因素,确保了测量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航空产品特殊空间尺寸的测量,设计了由测量基座和量规组成的测量装置,解决了特殊要求尺寸测量难度大和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轴流通风机扩散筒效率的测量和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景银  郭琦 《风机技术》2007,(2):5-7,10
在查阅了国内所有关于轴流通风机扩散筒效率的论述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轴流通风机扩散筒效率、损失和静压升系数等公式,并对一台按当量直径设计的16号轴流通风机的扩散筒和扩散塔的效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扩散筒的效率较文献推荐值低。  相似文献   

10.
静态限界是保证轨道车辆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传统的静态限界测量采用限界规完成,存在操作复杂、测量精度低、测量效率不高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对静态限界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急需对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工业相机和线结构光投射器的非接触式静态限界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固定在龙门架上的13个测量单元组成,可以实现轨道车辆各截面的非接触测量。研究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全局标定方法,从而将各测量单元的测量数据转换到同一个全局坐标系下。然后,对各测量单元的测量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实现了与标准静态限界轮廓数据的对比,直观地显示了测量结果。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满足要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工业CCD相机对吊钩进行非接触式测量,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测量复杂、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及精度。经验证,可应用于起重机吊钩的定期检验。  相似文献   

12.
陆蔚  商晓燕 《轴承》2011,(12):49-51
介绍了电子塞规式测量系统测量中型轴承套圈内径尺寸的工作原理,通过量仪移动、两点法测量方式,一次测量可完成轴承内径、圆度、锥度的评定,大大提高了测量一致性及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彩管荫罩Q值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开放式数控和激光非接触式测量原理的测量方法,并研制出了Q值测量机样机。介绍了系统的主体结构,机械传动执行机构和控制结构;激光三角测量法和Q值测量的原理及软件功能。给出了测量实例数据,通过与现有接触式测量机的测量数据比较,得出了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上,该测量机可以大大提高测量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丝杠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自身精度往往对整个装置的精度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丝杠精度的检测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以往的测量方法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测量方案,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长度测量基准,PC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能够对环境、热胀冷缩因素造成的偏差进行补偿,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轴向扫描式差动共焦测量法(ASDCM)测量轮廓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预测的差动共焦轮廓跟踪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差动共焦轴向响应曲线数百纳米量程的线性区间实现了表面连续轮廓高精度线性传感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引入基于卡尔曼预测器的轮廓跟踪原理利用已测轮廓点数据对未测表面预测并跟踪,扩展了线性传感轮廓测量法测量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ASDCM法测量效率提升了8倍,且实现了轮廓PV值大于线性传感测量范围的标准椭圆柱高精度跟踪测量,激光聚变靶丸内轮廓圆度重复测量标准差达3 nm。为精密元器件表面连续轮廓的高精度、快速、无损测量提供了一种高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轴承》1975,(1)
M8814K为仿苏磨床,手工上下料,用量活表测量工件,体力劳动重,效率低。现改为机械手自动送料;生产效率可提高30~50%,将手动测量改为电感测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航空接头类零件测量要求多、测量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为航空接头类的不同测量方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使用三坐标测量前人工生成测点信息过程的繁琐、人为干预多等问题,根据接头零件的不同特征,通过CAA二次开发的方式设计了不同的测量辅助布点模块;对于使用通用量具人为采集数据、填写数据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Qt设计了通用量具测量平台,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快速采集。最终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既定问题,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孙大许  马强  闫勇刚  刘万里  梁智勇 《机械》2005,32(8):56-56,62
主要介绍了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原理和优点。在现代制造业中,特别是在逆向工程中,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应用于大型结构件测量,可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运用激光跟踪仪对重型装备在线原位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高,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重型装备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在线几何量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弹丸质偏心是弹丸性能的重要设计参数,它们的准确测量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发射准确性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和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三点法的弹丸质偏心测量原理、计算公式和测量设备,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提出了一座多测试平台和自动调平以及弹体自动旋转90°的设计思想。给出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试验效率,能够满足弹丸高精度质偏心测量的指标要求。该设备测量范围广、制造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