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内陆核电液态流出物排放口型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态流出物排放方式优化是内陆核电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国内某内陆核电厂址液态流出物排放口型式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初始稀释度,降低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选取CORMIX软件作为优化工具,采用河道实体模型试验近区稀释度测量结果对CORMIX断面概化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单喷口和多喷口排放的出流水平方位角、垂向仰角、出流流速,多喷口间距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各参数适宜的取值范围。研究表明,本厂址水深有限,采用水平深层排放加强垂向掺混能获得更好稀释效果,同等环境流速、水深,采用相同的排放仰角、排放流速和排放位置等设计参数,多喷口排放型式稀释效果优于单喷口。本文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和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流循环冷却的滨海核电厂温排水排放口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口是共用的,称为总排放口,因此总排放口的设置须同时满足温排水和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法规要求。排放方式的选择除与受纳水体热环境容量、岸滩类型与应用可处置度、取水温升限值和技术经济指标等相关外,还与总排放口位置、受纳水体潮汐类型密切相关。以非正规半日潮为例,综合相关法规资料及我国核电工程实际,分析了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方式及总排放口设置的相关做法,并给出了一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主要核电发展国的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控制实践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中国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规范以及滨海核电站排放情况,分析了中国在审批具体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许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性地提出了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许可需要实行公众辐射剂量、排放总量、排放浓度、单位发电量排放、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等多层次管理和特定水域排放许可差异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内陆厂址较沿海厂址受纳水体容量有限、扩散条件较差,内陆厂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液态流出物中非放射性物质排放.通过分析三代压水堆内陆厂址流出物非放射性物质排放与现有法规标准要求,发现三代压水堆现有设计中工艺废液或反应堆冷却剂流出液的硼排放高达22.91 mg/L和20.15 mg/L,不能满足内陆厂址排放要求,建议增加反渗透装置进一步除硼.洗涤废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经温排水稀释后,总排放口处能满足排放要求,但考虑环境友好,仍建议采取UV/O 3降低洗涤废液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河道三维水流和冷却水及含放射性液态流出物三维数学模型,对某滨河核电厂冷却水排放及含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核素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厂址排水口附近的温度场和浓度场的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方程中考虑排放口的流量动量,可合理反映扩散管周边的流态;厂址独特的河弯水力特性,使得不同扩散管布置对排放物质的稀释结果影响不大;各方案0.1℃温升线均未超过河道宽度的1/4,影响范围枯水期最大、洪水期最小,温升分布在排水口附近不均匀,但越往下游越均匀;下泄流量越大对核素的稀释作用越大,各方案稀释1 000倍时的影响长度均在3.5km左右;核素排放对上游影响很小,最大回溯距离不超过200m。这些结论可为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提供技术服务,也对内陆核电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模拟常态化实际来流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控制条件和水域浓度规律。应用于典型案例,提出瞬时排放量控制上限与环境流量等比例动态分配相结合的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并提出瞬时排放量上限的合理取值为3倍年均排放速率。结果表明,该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可有效降低受纳水域高浓度出现时间,并实现最大峰值浓度合理控制,削弱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这对内陆核电厂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构建内陆核电厂选址阶段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思路,从水资源配置与管理要求、取水水源条件、低放射性废液排放受纳水域水文条件、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可作为内陆核电厂厂址选择的约束条件,可为选址阶段解决内陆核电建设与运行可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国内外放射性核素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及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物辐射剂量计算评估、事故状况下液态排放物对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等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排放源项、海洋环境特征、生物剂量评估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影响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的因素。而且,分别以局地海域流场预报与核素扩散模拟、辐射后果评价两方面工作为例,阐述了构建事故状况下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评价方法时需考虑的事项和基本要求。考虑到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均为滨海厂址的特点,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发展和加强滨海核电厂事故状况下近岸海水中放射性后果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9.
内陆核电CPR1000机组重要厂用水系统冷却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核电项目由于受水源条件、环保要求等因素的限制,重要厂用水系统(SEC)通常采用带机械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然而根据资料显示,目前一些内陆厂址夏季极端高温天气的湿球温度超过29℃,这种条件下重要厂用水经冷却塔冷却后的出水温度可能超过32℃,不能满足RCC-P关于设备冷却水系统(RRI)对于水温的要求.针对重要厂用水系统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案的分析,提出一种在不增加用水量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使内陆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能和滨海核电厂具有一样冷却效果的新方案,能较好地保证机组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理论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内陆核电厂采用多孔扩散器有利于加快近排放口区域液态流出物的掺混稀释。基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近区模拟工具——CORMIX专家系统,对低环境流速水文条件下的内陆核电厂的多孔扩散器开展了研究。分析表明:对于近岸布置的多孔扩散器,在低环境流速、相对较强射流以及水深较深条件下,(1)扩散器主管长度Ln与排放口下游断面的最小相对稀释比例H呈正相关,喷口直径D与H呈负相关,喷口水深HD与H呈正相关;在排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流量Q与H呈正相关。(2)对于排放口下游1 000 m断面处的最小相对稀释比例H1 000 m,各几何参数灵敏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喷口直径D、喷口数量n、主管长度Ln。研究结论可供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工程的设计及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净水工艺对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常规处理与活性炭组合工艺和生物陶粒与常规处理的组合工艺对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的去除效果。通过试验得出:各处理单元对AOC和BDOC有不同的去除效果,新活性炭因其吸附作用对AOC的去除率稳定在20%左右,对BDOC的去除率为3844%;生物陶粒对AOC和BDOC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因此初步认为生物陶粒和活性炭单元是获得生物稳定的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给水厂面临的以芽孢杆菌为代表的耐氯菌问题,以全面提升饮用水供水水质安全为目标,研发建立了集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紫外-氯联合消毒于一体的全流程耐氯菌控制技术,同时兼顾氯化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的控制,并在深圳市某水厂进行工程示范.示范技术应用后,出厂水中耐氯菌(菌落总数)检出率降低了23.50%,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微生物指标均未检出,三氯乙醛平均浓度下降了59.33%,实现了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的协同控制.此外,其他水质指标同时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深圳市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 4403∕T60-2020)的要求.示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撑,并为国内类似水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智会强  王璐  包有权 《给水排水》2021,47(5):140-146
水溶性可燃液体应用广泛、种类繁多、理化性能各异,导致其泡沫灭火难度各不同,甚至差异较大,各国对该类液体储罐的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参数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泡沫灭火系统系统关键设计参数,综述和分析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欧洲标准、日本总务省告示及我国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及相关试验研究成果,指出了各相关标准规定的优缺点及工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设计有直流供水系统和循环供水系统.常规机械通风冷却塔作为循环供水系统的冷却构筑物,技术成熟,投资低,安装、运行简单,管理方便,目前广泛应用于热电厂.根据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要求,结合项目建设情况,提出类直流冷却方案,并通过与常规机力通风冷却塔冷却方案的比较,说明类直流冷却方案具有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无噪声污染等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类直流冷却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简讯1     
  相似文献   

18.
资料篇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