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日前,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是中国桥梁屹立世界"桥梁之巅"的缩影。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27日下午,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首件钢箱梁标准段两侧对称吊装就位成功,稳稳架在青州航道桥主塔桥墩上,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中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开始铺梁。青州航道桥钢箱梁按吊装施工工艺共分为59段,其中52块标准段、2块边跨合龙段、1块中跨合龙段、2个塔区小节段、2个边跨大节段。青州航道桥东、西塔钢箱梁标准段各26块,本次吊装的为西塔3号钢箱梁,  相似文献   

3.
《施工技术》2012,(14):161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分别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施工单位在珠海签署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及组合梁施工等多项施工建设合同,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当日签署的施工建设合同包括3座桥梁的桥梁工程、土建工程及组合桥梁施工等,分别由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中交第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超过600m的大楼、全世界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世界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专用船……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工程,而那些超级工程也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由33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了世界上最长的  相似文献   

5.
米金升  任明朝 《建筑》2014,(18):8-12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于2009年12月15日启动工程,预计于2017年通车,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中交建负责港珠澳大桥工程主要的设计、科研和施工工作。8月19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2管节成功安装,标志着隧道建设顺利推进至最深处,已建隧道总长突破2000米。截至7月底,大桥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4.3亿元人民币,占项目总投资的45.7%。工程顺利推进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挑战世界纪录的科技难题是怎样攻破的?本期关注为您讲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故事。有一种支持叫关注,有一种爱叫陪伴,关注重点工程,直面建设者,聆听来自一线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环境条件,研究了港珠澳大桥隧道段的施工工法比选及其适用性,对于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工程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在合龙过程中,浙江鼎力积极参与各种高空作业方案的讨论,为港珠澳大桥制定了安全高效的高空作业系统解决方案,前后应用各类浙江鼎力智能高空作业平台100余台,完美解决了各种高空作业难题,提前完成了焊接、涂装等工作,成为港珠澳大桥施工队伍中的耀眼明星。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从立项开始便受到海内外广泛  相似文献   

8.
依托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大节段拼装制作,对钢箱梁位置调整的支撑构造、布设、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案、大节段复位技术、焊接顺序以及温度补偿控制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生产实践,验证了一系列针对超大、超重构件进行工厂化加工、厂房化施工的可行性,也确保了超级跨海工程钢箱梁大节段制作精度和进度。  相似文献   

9.
《工程质量》2014,(2):49-49
正2014年1月19日上午10时58分,在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香港侧第二联第一跨桥位,港珠澳大桥CB03标成功完成了首跨钢箱梁在深海区的架设,首跨钢箱梁长132.6 m、宽33.1 m、重2 815 t。这次"深海第一梁"的架设,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取得又一个阶段性突破,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外海桥梁建设长大构件吊装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16,(21)
正在港珠澳大桥之前,中国工程师没有做过外海沉管隧道。我们就是要用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去攻克世界级难题,创造"唯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10月8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33沉管安装到位。这项工程的基本概念是,在珠江口构筑两个人工岛,然后在这两个人工岛之间,用33个巨大的混凝土管子,次第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近6公里的海底隧道。两个人工岛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通过桥梁连接陆地。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总长5664米,是世界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及唯一深埋沉管隧道,被誉为交通工程的"珠穆朗玛峰"。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团队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经过近两年的筹划,一年的科研,半年多的施工准备,于10月8日完成了首节曲线段沉管E33的安装,成功攻克世界级工程难题。这也是全世界首个工厂化预制的曲线段沉管。本期"关注"走进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解密首节曲线段沉管E33安装前后的故事,展示中国工程建设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特种结构》2015,(2):57
<正>港珠澳大桥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青州航道桥索塔吊装顺利,其中56号塔的"中国结"结形撑率先吊装成功。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三座通航孔桥之一,靠近香港侧,设计为H形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代表港珠澳大桥三地中的香港、澳门和珠海。该桥段分四跨共长1150m,最大跨度458m,主塔为56号和57号索塔,高度为163m,约相当于50层楼高,属于整座港珠澳大桥中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建成后将成为"中  相似文献   

12.
《施工技术》2015,(6):13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青州航道桥索塔吊装顺利,其中56号塔的"中国结"结形撑率先吊装成功。据悉,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3座通航孔桥之一,靠近香港侧,设计为H形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代表港珠澳大桥三地中的香港、澳门和珠海。该桥段分4跨共长1 150m,最大跨度458m,主塔为56号和57号索塔,高度为163m,约相当于50层楼高,属于整座港珠澳大桥中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结"主题造型。负责施工的中交二公局表示,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设置在索塔两个上塔柱之间,是索塔横梁框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界》2008,11(3):19
来自此间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的消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地质勘察2月22日正式开钻。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获悉,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在9月23日全线贯通。这也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之战。1条重达35t、伸缩量为1 760mm的伸缩缝日前在位于青州航道桥左幅的54号墩安装完毕,这也是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的最后一条伸缩缝,预示着长达22.9km的主体桥梁全线拉通。  相似文献   

15.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组合梁采用大节段吊装,钢主梁大节段在国内首次制作。针对组合梁钢主梁的结构特点、制作难点,介绍钢主梁节段制作过程中焊接变形、几何精度的控制措施等,并对取得效果进行简述,较好地解决了组合梁钢主梁制作过程中焊接变形及几何精度的控制难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港珠澳大桥工程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总长55km。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宣告成功合龙。7月1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直线段的最后一段管节E28沉管安装成功,隧道总长达4860m,对接误差仅3mm,对接精度再创新纪录。本刊在2015年第4期、5期、7期对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建造、沉管预制及海底对接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1项目介绍1.1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和澳门、珠海两地的衔接中心,一个口岸连通粤港澳三地,国内唯一;在整个口岸的运行中,边检作为口岸的核心业务部门,各系统复杂、设备体量庞大,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如何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边检设施设备的建设是一大难题。1.2施工范围由广东兆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边检专项设备系统应用工程涉及专业  相似文献   

18.
日前,采用柳工欧维姆公司研制的钢箱梁调位系统,进行三维姿态调整的港珠澳大桥首节钢箱梁成功调节就位。该钢箱梁调位系统专为港珠澳大桥设计,整个系统由数量众多的千斤顶及相关液压泵站和控制系统组成,用于港珠澳大桥钢箱梁调位施工。  相似文献   

19.
《岩土工程界》2008,11(4):19-20
3月20日记者在距香港约6千米处的港珠澳大桥勘探现场获悉:地质勘探船已成功地将第20个钻孔钻到海底60多米深,大桥补充地质勘探已完成2/3。据报道,港珠澳大桥补充地质勘察工程包括拉网式的工程物理勘探、抽样式的工程地质钻探和针对地下水的水文勘探三部分。目前工程物探的露天作业已基本完成勘察结果初步证实,沿线地质条件有利于港珠澳大桥的施工。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态     
《市政技术》2017,(2):12-14
<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组合梁桥面铺装完成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消悉,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组合梁桥面铺装工程已全部完成,将转入钢桥面铺装施工。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7标相关人士透露,为了充分利用旱季黄金施工季节,春节前项目部全体员工放弃假期,与时间赛跑,发扬"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作风,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施工任务,最终在春节前实现了港珠澳大桥组合梁桥面铺装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