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美国成屋待完成销售指数反弹和美国制造业数据改善,有消息称本周国储局准备把原来的铜储备量由3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因此伦铜持续冲高。接着市场期待美国经济刺激方案出台和中国铜进口量按月减少19%,拖累伦铜下跌,另外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数据疲弱损及需求前景,以致伦铜一度趺至低位。2月末因受中国期铜价格上涨提振,伦铜连续上扬。  相似文献   

2.
资讯     
《锻造与冲压》2013,(9):16-16,18
2013年4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2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并创下近11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时.汇丰银行公布的3月份中国PMI也从2月份的50.4%上升到516%.显示中国制造业正连续温和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略低于3月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一季度均值和上年同期0.4和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制造业4月份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略低于3月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一季度均值和上年同期0.4和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制造业连续4个月处于收缩状态近日,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数据显示,2019年11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下降0.2%至48.1%,低于50%荣枯线,连续4个月萎缩。2019年11月份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1.9%至47.2%;库存指数环比下降3.4%至45.5%;就业指数下降1.1%至46.6%;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2.5%至47.9%。制造业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为11%,制造业持续萎缩加剧外界对美国今年第4季度经济增速或大幅放缓的担忧。第3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1%,增速较第1季度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5.
数说     
热点数据:49.23月24日,汇丰发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指数跌至49.2,创11个月新低。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彭博新闻社对17位经济学家预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对中国制造业PMI的普遍预期值为50.5,较2月时的50.7略微下滑,此次数据表现低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  相似文献   

6.
《工具展望》2006,(1):20-20
据美国权威的供应管理研究所透露,该所于2005年12月1日公布的11月美国制造业指数为58,超过了去年同期的55.4。根据一般规律,这一指数只要超过50,即表明制造业处于增长态势。当美国经济以4%的高速度增长之际,制造业与经济同步增长并不意外,而引起经济学家关注的是,高科技生产将再次引领美国制造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数说     
正热点数据:50.2%53.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8个月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数据还显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为53.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制造业PMI为51.5%,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  相似文献   

8.
数说     
<正>热点数据:49.23月24日,汇丰发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指数跌至49.2,创11个月新低。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彭博新闻社对17位经济学家预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对中国制造业PMI的普遍预期值为50.5,较2月时的50.7略微下滑,此次数据表现低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  相似文献   

9.
8月份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增长呈现加速放缓。零售市场数据,房屋市场数据,制造业数据连续低迷;非农就业数据也连续几个月低于13万的增长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也显示依靠消费推动发展的美国经济加速疲软。美联储也在8月8曰宣布结束美元利率连续调升历程,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随后经济数据证明了美联储的正确判断。美联储并未声明货币紧缩历程已经结束。但市场通过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信号,及通胀暂时受抑推断,美元利率调升历程可能已经结束,明年甚至可能开始降息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铅锌锡锑》2007,(5):52-52
据华盛顿5月10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锌进口环比增加1.3%,同比则减少1.0%。美国3月锌进口量为40,020,776千克,上年同期为40,440,482千克,今年第一季度的锌进口量为129,262,545千克,今年2月锌进口量为39,497,857千克  相似文献   

11.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3月5日发布中国经济观察,认为中国GDP增长弹性好于世界其它地区,中国将领先全球走出经济衰退,中国二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对此观点构成支持。总体而言,预计中国09年GDP增长为8%,而全球为0.3%(美国为-2.2%)。PMI指数显示中国的财政刺激方案已对大多数投资支出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铅锌锡锑》2009,(7):70-70
据日本海关数据显示,该国4月份精铟进口为7.78吨,较3月份略微下降20公斤。1-4月总共进口精铟54.274吨,同比下降42%。尽管有消息称平板显示行业对铟锡氧化物(ITO)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对铟的拉动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相比制造业转移本身,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上升,或许更值得警惕。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 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  相似文献   

14.
行情总结:阶段休整成主旋律 在3月23日至4月3日这个周期中,上证综合指数报收于2419.78点,同期上涨5.84%,沪深300指数收盘上涨7.79%,各行业均呈现上涨态势,涨幅最小的是医药板块,上涨2.44%。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报收于2583.18点,收盘上涨1.2%,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有色金属板块的这种走势呈现出上期大幅上涨之后的休整态势。本期大盘上涨主要受到良好的经济数据的支撑,除此之外,信贷数据连创新高也显示出资金宽裕,良好的流动性促使股市回暧。  相似文献   

15.
数说     
2011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中国4月PMI指数经过3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中。具体来看,同3月相比,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原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经济 今年美国经济可谓一泻千里,比较能够真实反应美国工业活动的S&P500指数从今年初的1360点左右下跌到900点之下,近期虽然有所反弹,但是否会反转呢?我们认为,前景堪忧,但亮点尚存。 1.制造业部门停滞不前。美国经济在3至6月期间仅增长了1.3%,低于今年前3个月5%的增幅。6月份以后,经济就几乎陷入停滞。 美国和欧洲的经理人采购指数的低迷数据使得金属市场阴云密布。美国ISM指数从1月份首次跌破50,欧元区的PMI指数2月首次跌破50以后有所恢复,但目前再次陷入颓势。美国供应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4月1日至4月17日这个周期中,上证综合指数报收于2503.94点,同期上涨5.16%,沪深300指数收盘上涨5.19%,各行业均呈现上涨态势,涨幅最小的是公用事业与金融,分别上涨0.64%与3.88%。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报收于3062.59点,收盘上涨6%,在所有行业中居于中间位置。有色金属板块具有较强的贝塔值,这种走势显示板块上涨有趋弱迹象。本期大盘上涨主要受到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回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铅锌锡锑》2008,(6):51-52
美国商务部5月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3月未加工锌进口量为45,422吨,较2月进口的36.007吨增长26.1%,较去年同期进口的40,021吨增长13.5%。美国1-3月未加工锌进口量总计为111,714吨。美国3月未加工锌出口量为190吨,较2月出口的54.5吨增长248.7%,但较去年同期出口的4,966吨下滑96.2%。美国1-3月未加工锌出口量总计为412吨。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到底是朝阳新生,还是夕阳迟暮? 过去十年,全球制造业经历了跌宕起伏: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0%降到2010年的16%;这期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晋级为全球制造业明星;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则经历了制造业就业骤然垂落的过程. 变化在近几年悄然出现,发达经济体迎来制造业新一轮复兴的迹象. 英国制造业协会称,英国制造商们不断把部分生产业务迁回本土,2011年相关调查显示,要加入这个行列的英国制造商有七分之一.通用电气等美国企业则高调宣称,外包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基本过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铅锌锡锑》2010,(4):40-41
美国铅生产商Doe Run公司一高级执行长3月22日称,欧美铅需求已出现逐步复苏,公司计划2010年铅产量将增长1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