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纯苎麻单纱织物的经纱上浆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因为纯苎麻单纱断裂伸长小、抱合力差、条干不匀、细节多、不耐磨、易起毛.特别是纯苎麻单纱毛羽多,且长而硬,故在织造时造成开口不清、轧梭、三跳疵布多、断头率高,织机运转效率低.因此纯苎麻单纱浆纱质量的关键在于:让一部分浆液披覆在纱线外层形成细腻、光滑、富有弹性的坚韧的薄膜使毛羽贴伏,增强耐磨性能;另一部分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使纤维间粘合以增强抱合力从而阻止纤维间的滑移,并作为成膜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两种不同配方的纯苎麻纱浆液的流变性能和浆纱毛羽、强度、耐磨次数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浆纱的浆膜被覆和截面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浆液有较高的结构粘度有助于提高纯苎麻浆纱的性能,并且可有效降低PVA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朱云  徐德华 《印染助剂》1997,14(6):32-37
介绍了新一代AD丙烯酸类浆纱助剂的性状,浆液、浆膜性能及上浆的效果等,并与国内常用的甲酯、酰胺、28号浆料等辅助浆料进行对比。AD浆纱助剂是目前国内性能最佳的辅助浆料,它和PVA变性淀粉配制的混合浆在纯棉、涤棉、涤粘等纤维的短纤纱上浆,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浆纱助剂应用于新型高速喷气织机上,制造细支、高密、薄型、特阔的织物,更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18.5×18.5特、16.7×16.7特、15.6×15.6特单纱纯麻织物的产品风格特征、设计和研制情况。叙述了纯麻织物生产中主要技术关键——浆纱工艺技术及采用的措施和生产纯芋麻单纱织物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预氧化聚丙烯腈(POPAN)纤维的纯纺短纤单纱织物,规避POPAN长丝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缺陷,采用上浆的方式来解决纯POPAN短纤经纱的织造难题,提高其可织性,通过织造来生产纯POPAN短纤单纱织物。选用聚氧乙烯(PEO)作为浆料,研究PEO相对分子质量对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性能的影响,探索浆液黏度、黏附力、浆膜性能、浆纱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毛羽降低率及退浆效率随PEO相对分子质量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PEO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助于提高其上浆性能,改善纯POPAN短纤经纱的可织性。从PEO的黏度特性、黏附性、退浆性、浆膜及浆纱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用于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的PEO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05 ~1.5 ×105 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尚无系统的上浆工艺问题,研究上浆工艺中压浆力、浆液含固量、浆液温度、浆纱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浆纱性能的影响;结合GA392单纱浆纱机的特点,探讨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室温上浆,在浆液含固量为8%、压浆力44 N、浆纱速度65 m/min时,浆纱效果比较理想。浆纱后纱线强力、耐磨次数分别提高31.64%、53.00%,毛羽降低率达到81.75%,浆纱毛羽伏贴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毛纺单纱织造工艺流程;重点分析了纯毛单纱上浆条件;比较和确定了浆液配方;制定了浆纱与织造的上机工艺。该工艺基本达到了上浆毛纱毛羽贴伏、强力增大、伸长增加、耐磨增加、织造开口清晰、经纱断头减少、织物浆料易退除等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尿素-双醛淀粉的制备方法,并以玉米淀粉为对比样进行了浆液性能测试分析;同时将尿素-双醛淀粉与JFJ以一定比例混合进行CJ9.7tex单纱浆纱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尿素-双醛淀粉浆液性能优良,适合上浆;浆纱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CMS在浆纱中作为乳化剂取代CMC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出CMS在织物上浆中完全可以取代CMC,既改善了浆液性能,提高了浆纱质量,又降低了浆纱成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毛纺单纱织造的工艺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讨了毛纺单纱织造工艺流程 ,重点分析了纯毛单纱上浆条件 ,比较和确定了浆液配方 ,制定了浆纱与织造的上机工艺 ,达到上浆毛纱毛羽贴伏、强力增大、伸长增加、耐磨增加、织造开口清晰、经纱断头减少、织物浆料易退除的目的 ,为开发轻薄面料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苎麻/水溶性维纶织物织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麻纤维可纺性差,不易纺细号纱,苎麻/水溶性维纶混纺纱织物经煮漂后,水溶性维纶被溶解,混纺纱成为细号纯麻纱,混纺纱织物成为细号麻织物,生产中浆纱工序是关键,经优选浆料配方、浆纱工艺参数及织造工艺参数,保证了织造效率达到70%左右,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苎麻纱浆纱工艺,优化上浆配方,对27.8 tex苎麻纱采用三种配方在G142C型浆纱机上进行了上浆实践.分别测试了三种方案的浆液粘度热稳定性、浆膜性能及浆纱质量,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为主浆料,适量加入PVA-1799、PVA-205MB、聚丙烯酸类浆料,浆液粘度稳定,苎麻纱的耐磨性能、断裂强力明显提高,浆纱毛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纯苎麻布出口量很大,主要品种是36×36公支纯麻布,而提高纯麻布产、质量的关键是浆纱质量。纯苎麻纱上浆是迄今为止的一大难题。苎麻纤维支数较低,刚性较大,纤维长度不匀率高,因而苎麻单纱毛羽特别多,且长而硬。麻纱弹性小,伸长低,长期以来我厂纯苎麻纱上浆效果不良,织机生产效率低,断经多,疵布率高。鉴于麻纱单强高、毛羽多的特点,长期以来我们采取加强被覆提高上浆率以求减少毛羽的工艺,使用粘着力强的1799型PVA为主体的纯化学浆料, 65℃低温上浆。但生产实践表明上述工艺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PVA是高浓高粘型浆料,浓度大则粘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纺织品回归大自然”的热潮,天然纤维纺织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各种麻类产品,以其挺括、滑爽、吸湿、透气、防腐防霉、耐用以及穿着不贴身、易洗快干等优良性能而成为理想的服装面料和装饰布。我国可用于织造的麻纤维种类很多,如苎麻、亚麻、黄麻等,其中以苎麻织物的风格最为突出。苎麻纱强力高,比相同支数的纯棉纱要高出好几倍,苎麻纱有很好的可织性。但纯麻纱还有另外两个特点:一是毛羽长且多,外观疵点多;二是手感粗硬,弹性差,伸长小,容易脆断头。如30~s的纯麻纱单纱平均强力达420 g左右,而平均伸长度只有16.3 mm左右,因此纯麻纱织造时对外界条件要求很高,除了要有一定的温湿度作保证外,为了在织造时保证其开口清晰,对浆纱质量和织造工艺参数合理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竹原纤维织物吸湿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纯竹原纤维、纯苎麻、纯棉以及棉竹原交织、竹原棉混纺等织物的吸湿性与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棉织物的回潮率和初始阶段吸湿速率明显高于纯竹原织物和纯苎麻织物;竹原织物的透湿性略高于苎麻,明显高于纯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和抑菌功能,在种植时不需要施放农药和杀虫剂,属于纯天然的环保纤维,麻纤维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舒适、抗紫外线和防静电等,其织物布身具有挺爽透气,吸放湿快,布面富有光泽等特点,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产品,尤其在欧美只纺织品市场上更是十分受欢迎的产品。然而生产苎麻织物具有一定的难度,生产好此类织物关键在浆纱工艺,本文就此类织物浆纱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DMDHEU与水溶性聚氨酯WPU在苎麻织物上的不同整理效果,同时,合成并应用了适合DMDHEU的防脆化剂E-4和适合于2D/WPU的防脆化剂E-8。  相似文献   

18.
浆纱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织造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织机效率能否提高,以及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是否改善等。目前衡量浆纱质量的标准,生产厂一般采用单纱强力仪进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苎麻单纱上浆的质量,针对G142C型浆纱负原机湿分绞装置存在问题进行了改造,使湿分绞装置得以正常应用于生产。并对湿分绞装置的线比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CMS在浆纱中作为乳化剂取代CMC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CMS在织物上浆中完全可以取代CMC,既改善了浆液性能,提高了浆纱质量,又降低了浆纱成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