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高职教育在发展,室内设计行业在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也在迅速发展.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日益迫切,高职教育中的室内设计专业应结合当前的行业现状,制定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本文从教学改革思路、教学改革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谈了若干体会.  相似文献   

2.
张箐 《上海包装》2023,(6):196-19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室内设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介绍了“1+X”证书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探讨了当前室内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从实践性教学、教材选择、技能训练和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何丽 《包装世界》2013,(3):84-85
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方式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满足人才市场的新需求以及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宽基础、高技能、适应性强的营销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高品质、高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汉华 《中国科技博览》2012,(32):519-519,470
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科学,以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功能使用合理化为根本,以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为目的;室内设计是为了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而对室内空间及环境进行再创造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室内设计成为热门行业,就业前景良好。在技工院校“以技能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成为技工院校培养高质量室内设计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室内设计行业对人才需求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探讨创新维度下室内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上的衔接主要是中高职衔接模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衔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参照。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的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素质的种植类专业创业人才将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业高职院校怎样不断破解难题,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农业高职院校种植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需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种植业创业人才需求,对农业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当前种植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这一问题,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化农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各个领域发展更加迅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事业迎来更高的挑战.面对行业的需求、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作出相应课程改革,才能为行业培养出优秀的BIM技术人才.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实训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论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与行业、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总结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通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在做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出企业、学校育人优势,从而锻炼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俭 《中国科技博览》2013,(38):501-5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许多高职院校与校个企业的合作更具紧密性。由于制糖企业在生产周期上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制糖专业在教学组织模式、教学计划、实践体系等方面只有与企业的实际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决定着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现状、教学手段、教育目标等方面分析了高职会计学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以及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印刷厂的优质实训资源,遵循高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依托行业产业背景,突出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服务教育教学,形成了"校中厂"校企双主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经试用、推广、完善,证实该模式,工学结合特点突出,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显著提升了印刷媒体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化、体系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不仅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数学基础知识,而且为计算机应用提供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为该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提供必要的环境。本文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教学立足点,紧跟专业,注重算法设计和利用数学软件Matlab(Mathematica)编程解决数学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数学的“工具”价值和“素质”价值,更好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计算机数学》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走向“职业”化发展的使然,是数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挥“工具”和“素质”价值的必然途径,是计算机专业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因此,如何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搞好“计算机数学”的教学改革,值得我们一线的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们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索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在分析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总体特征。探讨高职院校法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以及在英语教学重技术写作与翻译课程设置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卢晓燕 《湖南包装》2020,(2):137-140
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路径及措施,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构成"课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在线数字教学平台,通过典型的案例融入课堂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在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课堂思政教学改革的最初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小军  张善智  崔景茂 《硅谷》2008,(23):150-15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地质行业院校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特点.以"工学结台"为核心,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二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地质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事业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持续增速,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与课程对接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过快,很多细节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践性社会人才的一个平台,需针对性的提高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对接能力,保证学员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完整性,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改善计算机使用的不足,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对接的效果,达到学员的满意度,改善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积极转型。  相似文献   

19.
赵玲 《中国科技博览》2010,(15):166-166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高等数学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对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培养外贸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架构和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