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1.概况我厂六期扩建两台300MW机组(即11号和12号机组)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第一台机组于1991年12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于1992年2月24日移交电厂试生产运行,该机组配套的三台高压加热器随机组整套启动投入运行的,自移交电厂试生产到92年8月7日共运行3238.8小时,三台高压加热器平均投入率为96.87%。机组配套的三台高压加热器是上海电站辅机厂从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引进设计制造专利技术,按美国HE1标准和ASME规范生产的。其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焦作电厂两台20万千瓦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产品。试运中两台机组先后起动都比较顺利,一号机组共启动11次,其中冷态启动10次,热态启动1次,并网发电6次,然后移交生产。二号机共启动3次,自第一次冲转到移交生产历时36天,基本上是按照计划启停。两台机均缺高压加热器,试运期间最大负荷带18万千瓦。现将机组的启动经验和我们的体会综述如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嘉节热电联产工程2号燃机于10月22日凌晨并网发电。至此,该工程的3台机组(1号燃机、2号燃机、3号汽机)相继并网,为下一步“二拖一”机组整套启动进行168小时运行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概况某系统外电厂№1机系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100—90/535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100MW,新蒸汽压力8.825MPa,新蒸汽温度535℃,转速3000r/min。该机于1991年3月1日并网发电,1992年3月13日~4月30日大修。大修时按有关规定对各部件进行了检查来发现异常。从机组投产至本次停机止共运行9420.7h,发电820032MW·h;其中大修前机组运行  相似文献   

5.
一、~#7机组概况包头第二热电厂~#7号机组为国产100MW机组,于1988年11月27日20时30分第一次并网发电,同年12月19日10时移交我厂进行试生产.从移交到1989年6月30日半年的试生产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主机没有大的问题,运行小时数达3389小时,1—6月份发电量达25817万kwh,运行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此期间各种停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厂的一台N100-90/535型、双缸、冲动、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北京重型电机厂第11台产品)于1983年8月投产。该机组累计运行达7000小时后,为准确测取该机组热力经济水平,于第1次摸底性大修前后,进行了全面热力特性试验,测得了机组的汽耗、热耗、热效率,发现此台机组热效率偏低(37.48%),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N200—12.7/535/535型200MW汽轮机各胀差的涵义,并结合华能淮阴电厂2号机组一次冷态启动带负荷过程中的高压胀差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等,对机组冷、热态启动、滑参数停机等情况下汽轮机胀差变化与控制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北京重型电机厂(北重)生产的200MW汽轮机冷态启动带负荷的实例分析,揭示了汽轮机在带负荷过程中高压胀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江苏戚墅堰发电厂9号机系广州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第一台B12-90/37型背压式单级汽轮机。它只有一个单列调节级,容量12000千瓦,主蒸汽压力90绝对大气压,主蒸汽温度535℃,排汽压力37绝对大气压,汽轮机转速3000转/分。机组自1981年2月投运至1981年4月22日发生轮缘、叶根断裂损坏止,先后启停24次,累计运行1559小时。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373小时。通过叶片振动特性试验表明,该机叶根的牢固程度较差,动叶在运行中发生松动,  相似文献   

9.
前言鞍钢北区热电厂1号机组系由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C-25-8.83/1.27/0.118型双抽、单缸汽轮机和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的QF-25-2型发电机组成。该机组由黑龙江省火电第二工程公司于1992年末安装完毕,进入试运阶段。安装后第一次启动是在1992年12月19日,前后共启动8次,前4次启动、定速和并网带负荷比较顺利,可是运行时间较短,因意外原因打闸停机,但机组振动情况良好,即1号至6号瓦轴承在垂直、水平及轴向振动最大值均不超过0.03mm。从1993年1月16日进行的第五次启动后机组的振动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振动一次比一次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我厂8、9号机组是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200—130/535/535型机组,由于空气系统设计不合理,至使1号低压加热器(以下称1号低加)长期在没有焓升的情况下运行,严重地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本文介绍了8、9号机低加空气系统的改进,并用等效热降原理详细地计算了由于1号低加无焓升运行对整个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综合治理前机组运行情况 该机组于85年12月29日投入运行,至89年3月20日止,共运行16994小时,总共发电303155万度,启动78次,停机77次,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1259小时。表一为#6机组86年机组运行情况统计。 从表中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机组运行稳定性差,从1985年12月至1988年7月29日综合治理前因油膜振荡停机达22次。 回顾#6机油膜振荡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7月2日,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三峡右岸电站投产运行的第10台机组。16号机组于6月20日充水启动,开始有水调试;6月27日开始72小时试运行,6月30日上午试运行结束。此前,三峡右岸电站19号机组已于6月30日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7月2日,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16号机组于6月20日充水启动,开始有水调试;6月27日开始72小时试运行,6月30日上午试运行结束。此前,三峡右岸电站19号机组已于6月30日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三峡电厂在一月之内接管了两台700 MW机组  相似文献   

14.
1系统概况及故障大庆热电厂1号、2号、3号汽轮机均为哈尔滨汽轮机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CC140/N200-130/535/535调整抽汽式机组。与凝汽式200MW机组不同的是,该机组调节系统增加了调压器、综合滑阀、调压器切除阔、低压油动机等,可以对外供热。在设计参数下,该机组在抽汽工况下运行,调节系统能保持电热牵连自整,即在电负荷变化时,热负荷保持不变;热负荷变化时,能保持电负荷不变。调压器采用薄膜钢带结构,当抽汽压力变化时,薄膜钢带的变形也随之变化,通过综合滑阀,对转速和抽汽压力的信号进行综合,并同时控制高、中、低压油…  相似文献   

15.
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三号机是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N200—130—535/535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该机于1984年9月26日经72小时试运合格正式移交生产。一、大轴弯曲情况在1984年11月19日23点05分的一次热态启动中,升速至1400r/min时发生剧烈振动,  相似文献   

16.
00 1年 9月 19日经过 72 +2 4h的试运转后 ,贵州盘县发电厂 5号机组正式移交 ,提前半年完成建设任务。2 0 0 1年 9月 2 6日华北电网首台 60万kW火电机组———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号机组首次并网 1次成功。2 0 0 1年 9月 2 8日河南境内第 1个投运的三峡电站外送输变电工程——— 5 0 0kV郑西 (嵩山 )输变电工程顺利启动投入运行20 0 1年 9月 2 8日郑州市电业局 5 0 0kV嵩山变电站和小浪底工程的配套项目——— 2 2 0kV索河变电站分别于 9月 2 8、2 9日 1次投运成功。2 0 0 1年 9月 2 9日习水发电厂 4× 13.5万kW工程 …  相似文献   

17.
长春热电二厂两台200 MW高压供热机组是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C140/N200—130/535/535型机组。由火电第一工程公司安装、于1991年第一台机组移交生产。目前两台机组均获得全国国产机组一流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石横电厂30万千瓦锅炉,是上海锅炉厂从美国燃烧工程公司引进设备制造技术,由该厂消化、吸收国外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先进技术、制造工艺、质量管理和科研试验方法进行制造的。石横电厂远期规划容量4×30万千瓦,近期第一期工程2×30万千瓦,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于1987年7月1日正式移交电厂生产。(第二台机组已于1988年12月10日通过72小时试运行并网发电。)从1987年7月1日到1988年6月30日的一年时间内,首台机组累计发电量  相似文献   

19.
国产300MW汽轮机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石洞口电厂装有同类型国产N300—165—535/535亚临界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冷凝式汽轮机组4台。1987年12月1号机组并网发电,至1990年5月,4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相似文献   

20.
长山热电厂9号机是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200-130/535/535型三缸三排汽汽轮机组。该机组的原设计主要用来承担基本负荷,但近年来由于电网调峰能力的严重不足,200MW机组也开始参与调峰,我厂的9号机就是参与调峰的机组之一。在夜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