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瀚茗 《中国化工贸易》2013,(2):178-178,207
迄今为止,在天然气液化领域中成熟的液化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阶式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和膨胀机制冷循环工艺。本论文主要论述采用带预冷的氮膨胀制冷的液化流程的LNG工厂的危险因素以及工艺设计相关方面的安全设施设计,对于其他工艺类型的LNG工厂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将喷气制冷循环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相结合的制冷循环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喷射器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计算分析,说明了新型蒸汽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采用空气涡轮制冷来冷冻钢丝编织胶管新技术,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整个制冷和冷冻系统,着重论述了制冷循环的特点及冷室的设计,并介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经长达7年之久的胶管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成本低廉、行之有效、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产螺杆制冷机组的制冷原理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国产螺杆制冷机组运行中出现的奔油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国产螺杆制冷机组奔油的原因主要是制冷机组存在设计不足及工艺参数控制不当而引起的;在设计螺杆制冷机组时,可采用离心式和二级阻挡相结合的油分离器,当制冷能力有富余时,尽量采用干式蒸发器的螺杆制冷机组,蒸发器可采用引射回油装置;在操作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进行调节,这样可以避免螺杆制冷机组出现奔油导致生产不稳定,螺杆机组运行寿命减短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占一 《化肥设计》2011,49(4):16-18,21
分析了合成氨装置中制冷工艺的原理、流程和特点;比较了氨吸收制冷和压缩制冷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了降低制冷装置能耗的工艺优化方案和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卯晖 《小氮肥》2010,(10):1-4
氨压缩制冷放空不凝气的存在给氨压缩制冷装置的平稳、高效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不凝气的一般排放会造成氨的不必要的损耗。基于此原因,笔者设计了2套氨压缩制冷放空不凝气中氨回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保有量大,露天停车场多,汽车的曝晒问题为众多车主所困扰。为缓解该问题,一种汽车降温装置被设计提出,该降温装置被设计为主要由通风散热装置和局部制冷装置两部分组成。通风散热装置外形根据车窗结构设计而成,能与车窗紧密契合,并安装了风机来强化对流现象,从而大大地提升汽车降温效果。局部制冷装置主要利用了半导体制冷片,并通过风机强化制冷片的传热现象,满足局部制冷需求。实验表明,该装置具有较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氯气液化槽设计贾顺星(河南化工厂451200)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人工制冷是常用的方法,如融化、汽化等。利用液体汽化制冷称为蒸汽制冷,已广为应用。液化槽便是利用液氨汽化制冷,使氯气达到冷凝的装置。液化槽属普冷装置,1995年我厂设计的液化槽外形...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应用中制冷循环会因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波动而具有变工况的特点,提出以最大化操作柔性为目标研究最优制冷工质设计的面向操作柔性的过程和工质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在物性预测模型层面,针对现有基团贡献法误差大的问题,修正了基团拆分方法和基团参数;在制冷过程模型层面,针对相态不确定性引入了互补约束;在优化求解层面,提出以柔性指数最大化为目标的制冷工质优化方案,建立以柔性指数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单工质和混合工质设计案例,结果表明,面向环境不确定性的最优工质有别于制冷性能系数最大化的工质。  相似文献   

10.
我厂合成氨制冷工艺一直采用传统的氨压缩制冷。1998年,在煤制氨总体技术改造中首次采用国内设计的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该装置投运已近一年的时间,工艺操作稳定,与氨压缩制冷工艺对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性。1 工艺流程该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主要由吸收、精馏、冷图1 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图1-吸收器;2-浓溶液贮槽;3-氨水泵;4-溶液热交换器;5-发生器;6-精馏塔;7-冷凝器;8-液氨贮槽;9-回流泵;10-排出氨换热器;11-过冷器;12-氨冷器;13-…  相似文献   

11.
刘思永  王屏 《化工进展》1994,(4):38-41,45
本文提出采用空气涡轮制冷来冷冻钢丝编织胶管新技术,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整个制冷和冷冻系统,着重论述了制冷循环的特点及冷室的设计,并介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经长达7年之久的胶管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成本低廉,行之有效,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谭瀚茗  于枫 《辽宁化工》2013,42(4):379-382
迄今为止,在天然气液化领域中成熟的液化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阶式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和膨胀机制冷循环工艺。本论文主要论述采用带预冷氮膨胀制冷液化流程的LNG工厂的危险因素以及自控设计相关方面的安全措施,对于其他工艺类型的LNG工厂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端部散热设计和优化是改善半导体制冷器件性能和推广其应用的关键环节。针对半导体器件,研究冷端、热端热导分配对制冷性能的影响,通过引入冷端热导在冷、热端总热导中的分配比参数,利用一维解析方法求解获得了半导体器件制冷性能参数与分配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同工作电流、热电臂结构、外流体温度及总热导等情况下,最大制冷量和最高制冷系数对应的最佳分配比。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分配比在0.35~0.45之间使得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制冷性能达到最优,且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加,最佳分配比减小;冷热端流体温差越大,最佳分配比越小;热电臂几何参数和制冷片冷热端总热导对最佳分配比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特性优势,研发并设计了一种以半导体制冷元器件为基准的性能参数检测设备,利用该设备对规格Tec1-12706t半导线制冷元器件的制冷时间与散热量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结果推导出了半导体元器件的冷热端温度及有关性能参数。并对测试数据做出了校正,校正结果进一步显示了半导体元器件的性能指标与年平均气温间的因果关系。该装置对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性能参数检测结果数量级具备一定的准确度,由此可以为半导体性能指标检测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旋射流型式气波制冷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气波制冷机气体分配器改型,融入旋射流作功机理,加大出流偏角,设计制造了旋射流型式气波制冷实验机,制冷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郭栋才  盛强  杨鹏  徐捷  王泽  杨波  曹娇坤 《化工学报》2020,71(z1):404-410
部分空间科学实验对环境温度有较高的要求,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空间科学系统能够提供的热沉温度,需要有可靠有效的加温降温处理措施。使用可靠性强的热电制冷片作为制冷制热方式和气液换热器二次换热来实现环境温度控制的需求,并对不同流体温度制冷制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体温度和目标温度差越小,热电制冷制热的效果越好。在环境温度制冷工况中,热电单元数量随电流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制热工况中则单调递减,设计中需按照制冷工况进行热电单元数量的确定。当流体温度接近制冷制热的目标温度时,会出现整个系统总效率优于热电系统效率的区间。通过对热电单元和气液换热器的组合系统的性能计算,提供一种适于热电环控系统的计算方法和部件选型思路,对空间站环控系统的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烯烃分离装置中丙烯制冷压缩机的管道设计工作,归纳总结了丙烯制冷压缩机厂房布置、管道布置及低温管道的设计要点,提出了丙烯制冷机组管道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后续此类管道设计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春秀 《山东化工》2023,(17):192-195
零散气井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采出的天然气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周围管网要求、下游用户产品质量要求及现场实际条件进行优化选择。本文针对某单井采出气组分和下游用户对外输气和产品的质量要求,提出了丙烷辅助制冷至-25℃、丙烷辅助制冷至-35℃以及丙烷辅助制冷+膨胀机制冷三种处理工艺。根据三种天然气处理工艺建立了相应的工艺计算模型。通过对三种处理工艺中产品收率、能耗、设备成本进行对比,为单井采出气处理工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固体吸附式冷管的制冷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沸石-水工质对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冷管. 实验测试了冷管的制冷功率,研究了其在不同制冷功率时制冷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研究了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对冷管制冷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机理原因. 研究结果为系统优化设计及吸附式冷管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出了吸附式冷管型空调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薛民权 《化工设计》1998,8(2):29-32
根据西北干燥地区气候条件,分析夏季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特点,提出适合该地区空调制冷设计的几种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