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卷首语     
《上海城市规划》2014,(3):I0002-I0002
2014年5月6日,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启动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强调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围绕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规划,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先导作用,引导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6月上旬,新一轮总规战略研究的18项议题发布,聚焦影响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的11场战略专题研讨会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方法较为简单,居住用地测算与住房需求的关联分析不足。简单依据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取值,难以准确应对我国不同城市在住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在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市,易导致住宅供地过量,造成住房供需失衡。为合理控制和引导城市住宅用地的供应,促进城市空间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加强对居住用地的量化研究,基于住房需求预测和城市合理开发强度,科学确定居住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3.
关于住房问题的规划应对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比较当前涉及住房的两种规划类型: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中关于住房问题的缺位,提出加强上述两类规划的协调、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住房内容、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的规划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规划设计一所是我院资深的、业务全面和技术力量雄厚的规划设计部门。汇聚多专业技术精英,依托学科优势,将先进的规划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专项研究与城市设计,率先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探索两规的协调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政策速递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其中,特别强调将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审查和建设监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适时进行专项督察。通知提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套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编制养老设施规划应与城市人口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或社区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进行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相关设施的集中布局、功能互补和集约建设。通知强调,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实际配套情况、工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黄明华  罗洁  邓向明 《规划师》2008,24(10):24-29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偏重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而较少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在人类生存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有所突破。陕西省定边县城市总体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将景观生态学思想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始终。规划将城乡物质空间规划与城市景观安全格局规划统一考虑,对宏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制定中观层次景观格局规划导则,同时,对中观景观体系(斑块-廊道-基质)中各元素进行规划前后相关数据的’比较,为探索景观生态规划在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广西城镇建设》2011,(12):26-26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朱东风认为,城镇规划与旧城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农民工住区安排的漠视: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对不同等级人群的居住消费需求的分析,旧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多以重建为主,缺乏对其中农民工居住空间的思考。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对农民工住房保障关注度仍然不够。城镇现有保障房规划中考虑到了城镇低保失业人员、低收入城...  相似文献   

8.
汪光焘 《城市规划》2005,29(2):9-14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或者要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也必然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些城市认为,过去定下的目标已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需要修编规划:也有的城市目前确实已经没地了,想要通过重新编规划来增加建设用地。甚至个别城市总体规划国务院刚批准不久,就提出要重新修编。  相似文献   

9.
<正>【简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院是我校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城市总体规划与生态规划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以宁城县为研究案例,运用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从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进行生态区划,并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划方法应用于县域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方法进行探索,为城镇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何辉 《中州建设》2009,(15):38-38
一是突出龙头抓编制。先后完成了《周口市(2006—2020)城市总体规划》、《东行政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成果,初步形成了引导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规划成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朱东风认为,城镇规划与旧城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农民工住区安排的漠视: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对不同等级人群的居住消费需求的分析,旧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多以重建为主,缺乏对其中农民工居住空间的思考。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对农民工住房保障关注度仍然不够。城镇现有保障房规划中考虑到了城镇低保失业人员、低收入城镇居民、新就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7年通过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莆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宜居莆田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并通过制定宜居莆田建设框架提出了宜居莆田的规划建设途径,包括与总体规划衔接、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规划试点项目、制定工作推进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以筹办及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为带动,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空间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宜居城市建设初见成效,首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中国加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展速度也大大超过规划预期,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住房交通及公共服务等问题凸显,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在质量遭到质疑.为此,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下简称"总规实施评估"),对规划实施进行总结与反思,加强对上述问题及成因的认识,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金山区雕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雕塑规划就是将城市雕塑上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从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广度、深度,紧密结合并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使之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同时又是城市区域规划或控制性详规的重要配合和分项规划。从金山区历史文脉出发,充分结合金山新城、各镇区及主要园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规,通过城市公共空间合理规划,体现城市雕塑思想性与文化性,展示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与鲜明的城市性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在2003年SARS事件以后我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并以北京市某区为例,介绍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的方法和内容。希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组织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细则中把综合防灾减灾上升为城市公共安全,明确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具体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唐琦 《城乡建设》2012,(4):40-42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桥梁,弥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景观方面的欠缺。本文研究探讨了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核心策略,即通过对城市街墙立面进行有效地规划管理,塑造明晰和谐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水平。一、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是一项单独编制的城市专项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桥梁,它弥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14日,《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规划》)通过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黄石和襄樊两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交通规划实践,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总体规划中如何运用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手段,使交通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以达到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基本工作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组成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三个方面之一,为此提出其作为一种状态性的评价,仍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作用和总体规划实施绩效两方面进行解释性的评价.在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基础性评价”通过将规划实施评价年限中的城市建设成果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比对,揭示出城市建设行为与规划结果的符合程度或一致性;对于与规划成果不相符合的内容,应进行“甄别性评价”,从合理性和效果性两个方面,剖析这些不符合规划的建设成果产生的原因及其使用效果是否与总体规划的原则和目标等相一致;“结构性评价”则通过梳理所有建设成果的空间结构关系,评价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实施程度以及这些建设成果对此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