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型汽轮机中汽流激振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汽流激振力的分类及各种激振力的计算,对考虑汽流激振后轴系稳定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一工程实例计算了汽流激振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预防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史进渊  孙庆  危奇  钟小萍  龚汉声 《动力工程》2003,23(5):2620-2623
分析了超超临界汽流激振的原因和特征,介绍了有关汽流激振的试笋研究、计算分析和设计判据,给出了超超临界汽轮机消除汽流激振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燕 《热力透平》2007,36(3):184-186
对跳机时运行工况的数据采用频谱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轴承振动超标的原因为汽流激振。对汽流激振问题进行剖析,阐述了汽流激振的特征和避免汽流激振的实质性措施,提出了运行中采用的解决方法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和总结了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的产生机理及特征。对国内外汽流激振研究概况作了介绍,并重点对效率系数β的取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β值与偏心、叶顶间隙、叶距、叶片进出β相对汽流角及升力系数等诸多因素相关,且取值跨度较大。从加大转子刚度、增大系统阻尼和减小汽流激振力等方面对汽轮机汽流激振的预防及消除措施进行了总结,最后从效率系数β的取值、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汽封的形式、叶片激振力的优化及轴系稳定性等5个方面对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汽流激振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个较新的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轴系建模,将转子和不转动的轴承一基础系统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处理,开发了耦合计算程序,能够计入汽流激振,使计算更符合机组运行工况。开发的程序可以计算转子各阶模态振型与临界转速,进行稳定性的分析。算例计算的结果表明,方法和开发的程序正确合理,可以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轴系稳定性的判断、结构与参数的设计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东方引进型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结构以及在可靠性设计方面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日立公司通过使用Q系数和强迫挠度、汽流激振指数来评价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和轴系稳定性的准则,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常用的轴系可靠性评价准则和日立的评价准则,论证了该机组轴系按国内常用的轴系可靠性评价准则和日立的评价准则都是稳定可靠的。日立的准则用于评价汽流激振对高参数大容量机组轴系稳定性的影响,很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Riccati-多项式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故障转子T6530和新T5530转子-轴承-汽封汽流激振状态下的轴系稳定性.结果表明,平衡活塞密封是导致汽流激振失稳的主要激振源;结果还表明在计入平衡活塞密封激振力后T6530稳定性远低于T5530.  相似文献   

8.
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荆建平  孟光  赵玫  赵三星  刘言 《汽轮机技术》2004,46(6):405-407,410
对当前国内汽流激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分析和总结了汽流激振的机理、特征,并对汽流激振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当前国外一些厂家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所采用的一些汽封结构形式;归纳了防汽流激振的有效措施,最后对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机组轴系动力特性计算分析用的叶顶间隙激振及密封间隙激振刚度阻尼系数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分析软件,并应用该软件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及汽流参数对密封动特性系数的影响,对国产600MW机组在考虑蒸汽激振影响下的轴系振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汽轮机设计阶段如何降低或消除蒸汽激振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亚临界325MW机组发生汽流激振故障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汽流激振事故原因,得出蒸汽激振力过大为汽流激振的主要原因。从发生部位、低频振动频率特征、低频振动振幅变化、运行参数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几个方面分析了汽流激振的主要振动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汽流激振故障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方案降低蒸汽激振力、提高轴瓦稳定性等主要措施预防汽流激振故障,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汽轮机组汽流激振故障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汽流激振事故原因,得出蒸汽激振力过大和轴瓦稳定性差这两个方面为汽流激振的主要原因.从发生部位、低频振动频率特征、低频振动振幅变化、与运行参数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几个方面分析了汽流激振的主要振动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汽流激振故障诊断的依据,并提出采用降低蒸汽激振力、提高轴瓦稳定性等主要措施预防汽流激振故障,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台300MW汽轮机的振动明显受到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大小的影响,通过对机组的振动特征以及调门产生的汽流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调整阀门的开启顺序产生汽流力来提高轴承载荷并不能减小或消除该机组的振动,反而增大了机组的振动;原因是转子在汽缸中的径向位置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通流部分的间隙;通过采取合理的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减小转子在汽缸中的偏移,虽然轴承偏心率减小、轴承载荷下降,但是振动水平明显降低了。由此可知,抑制汽流激振的方法有若干种,有些方法在现场实施起来可能会出现矛盾,此时首先需分析引起汽流激振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发动机的振动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性减振器来控制由摩托车发动机引起的振动,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对摩托发动机的振动进行分析,运用弹性悬挂理论知识推导出弹性减振器的设计理论,提出相应的设计规范。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解决了某200型摩托车的振动问题,证明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李均勇  詹淑文 《内燃机》2014,(1):19-20,30
作为转动设备的柴油机,振动普遍存在,柴油机本体的振动与其功率、频率有关,与柴油机本体相连的辅助系统设计上应考虑减振或隔振措施,将振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国内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的功率都在兆瓦级别,其所配备的辅助系统体积庞大,辅助系统与柴油机本体相连接部位问题频发。国内某核电站的应急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在日常期间发现管道出现疲劳裂纹,导致冷却水泄漏,影响柴油发电机组的可用性。诊断发现,该管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管道振动应力较高。电站通过变更管道结构,显著改善了其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燊 《内燃机》2012,(6):1-3,23
简述了工程机械振动的危害,从振源分析入手,提出了发动机减振的途径、隔振的原理及橡胶减振装置设计方法,同时进行了橡胶减振装置特性参数的设计计算,为工程机械振动控制技术提供了一条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周文建  叶林昌 《柴油机》2018,40(5):44-49
针对科考船的特点,并结合近年科考船振动噪声工程应用情况,系统总结了科考船振动噪声控制流程及方法。对科考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施工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振动噪声控制要点;对振动噪声指标的确定、分解,振动噪声评估及优化设计,以及各动力设备振动噪声的具体控制措施及可达到的效果进行了阐述;对科考船振动噪声控制过程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厂汽水管道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汽水管道内运行工质的参数变化及热力系统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致使电厂的部分管道发生严重的振动,威胁电力生产安全运行。分析了电厂汽水管道系统振动的危害和主要成因,并通过对电厂汽水管道系统微振动方程的分析研究,得出要改变管系的振动特性,可以从改变激振力、阻尼、刚度等方面考虑的结论。以某电厂一期600 MW机组主给水管道振动治理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消除管道振动的有效措施,为现役电厂的消振及新建电厂的设计在减小管系振动影响方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产300MW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延  史建良 《汽轮机技术》2006,48(4):301-303,268
国内三大动力集团公司生产的300MW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振动问题,如过发电机/励磁机临界区域振动大、4号轴承振动偏大、大负荷下高中压转子轴承突发性振动等,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阐述了国产300MW机组的振动特征,分析振动原因,并总结处理过程,给出现场振动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由卡门涡流效应引起管式空气预热器振动的机理,从设计角度论述了预防振动的方法,提出了消除已发生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