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导弹动基座垂直发射出筒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导弹潜载发射技术问题,水下垂直发射导弹的出筒姿态是影响其技战术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发射率,提高姿态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动基座水下垂射导弹的动力学模型,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减震环抗压刚度、占空比和附加质量等发射条件对导弹在横向流作用下的受力和出筒姿态的影响.随着减震环抗压刚度和占空比的增大,导弹的出筒姿态渐优,但整个弹体和减震环的压缩振动的振幅和频率明显增大,导致弹体的工作环境恶化;弹体附加质量对整个发射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大.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仿真的结果,对弹道出筒姿态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和对导弹发射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潜射导弹运载器的垂直出水方式,分析了自推力式弹器水面分离过程,建立了导弹内弹道运动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联合体的运动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分析了弹器水面分离的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内筒压力、离筒相对压力、导弹过载及导弹运动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下,节流孔直径范围取在(0.10~0.12m),可满足导弹的快速安全分离;仿真结论为潜射导弹全弹道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干"发射潜射导弹运载器在出水后尾部分离体的运动对潜射导弹发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分离体的回落砸艇问题,为了研究分离体的下沉过程,减小砸艇概率,建立了潜射导弹运载器尾部分离体的运动数学模型,以弹器分离前的姿态为分离体的初始参数,在Matlab框架下对分离体水下运动弹道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尾部段分离体在水中的下落过程,获得了尾部段分离体姿态角及角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尾部分离体在水下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尾部分离体运动的初始阶段为不稳定状态,分离体的初始运动姿态对其弹道分布有很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分离体落点进行有效的预估,也可作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波浪力作用下无动力运载器水弹道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的复杂性对运载器的运动状态有很大的扰动作用,解决运载器在波浪扰动作用下的水弹道计算问题对发展我国的潜射导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在近海面的水中运动的运载器受到的波浪扰动作用力,并在运载器的一般运动方程中加入波浪力的作用.传统的方法是用拉格朗日积分法和切片法计算波浪的扰动作用力,文章假设波浪对运载器的作用为线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内弹道测速器,用于多型导弹发射筒内弹道参数的测量,获取导弹出筒速度和筒内运动最大过载量;该测速器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和光电转换器件,解决了导弹发射筒内高速直线运动向电信号的转换问题,采用了最小二乘滚动拟合法和全程高次方程相结合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解决了发射筒内复杂测量环境带来的大扰度干扰问题;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测速器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达99.73%,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中肩尾空泡的运动特性及其对导弹出水运动姿态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可供实验室条件下使用的小尺度回转体出水过程弹射试验研究系统。该系统通过钟摆机构与活塞机构将摆球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回转体的动能实现发射,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观测试验现象,分析弹体出水过程中肩尾空泡的动态特性及其对弹体运动姿态的影响,指出弹体垂直发射情况下带泡出水过程肩空泡具有较清晰的边界,表明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空泡特性的可行性,并且当发射具有初始攻角时,肩空泡迎背流面压差对于弹体形心产生回复力矩有利于导弹运动姿态的调整,对于导弹水下发射的水弹道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少康  苗军  彭文辉 《软件》2014,(6):48-52
潜射巡航导弹水下发射呈现出干扰量大、干扰因素随机性大、弹道参数变化急剧等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水下发射环境对导弹水下运动的影响机理。进而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具体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通过FLUENT仿真平台构建导弹水下运动模型及水下环境模型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弹水下发射的非线性非定常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林  段世忠  阎杰 《计算机仿真》2005,22(10):67-70
中远程空对空导弹中制导阶段通常采用惯导+指令制导复合制导方式.在某型空对空导弹研制中,要在不同攻击弹道的情况下对无线电数据链路的传输情况进行仿真,以分析导弹无线电修正通道的工作效能,确定改进方案,计算导弹的最大攻击距离.本文基于Simulink建立了导弹、载机和目标三者空中运动平台,并在此平台中建立了无线电修正通道数据链路.最后,给出了无线电修正通道数据链路中导弹的无线电数据链路与载机-导弹距离、导弹姿态角和导弹弹道之间的关系的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导向轨对导弹出筒时状态影响问题,并对导向轨进行改进设计。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获得导向轨作用力对导弹出筒状态影响规律,将接触碰撞模型引入导向轨和导弹接触区域间隙中,采用拉格朗日运动学方程,建立导弹的垂直发射动力学模型,计算导弹发射过程中振动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发现,导弹发射筒与导向轨边界约束作用是影响导弹出筒口振动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出筒时的振动,提高导弹出筒平稳性,增加锁紧装置设计。通过对比有无锁紧装置系统响应,表明锁紧装置对吸收导弹发射时冲击振动,减小导弹发射振动幅值有积极作用,为提高导弹出筒时的平稳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精确模拟舰空导弹拦截目标弹道,精确计算导弹制导精度,必需开展舰空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在分析某垂直发射舰空导弹飞行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建立舰空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所必需模型,包括导弹受力模型、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控制系统模型及制导规律模型,根据所建立模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仿真计算流程,仿真计算了舰空导弹在惯性初制导段和半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段的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能有效模拟舰空导弹的惯性制导弹道和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弹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