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场数字化建设包括数字化油水井场、数字化站控和数据与图像传输三部分.油水井场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示功图采集、抽油机电参数采集与控制、井场压力监测、视频监控与闯入报警;数字化监控中心建设主要包括站内视频监控、注水间数字化控制和监控中心监控系统;数据与图像传输建设主要包括油水井场内和井场与监控中心间的传输.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王圈数字化井场建设项目于2010年8月投产运行.经过近一年多的实际运行表明,数字化井场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项目建设与施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无线网桥及ZigBee的数字化油田设计的通信方案、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无线网桥作为局域网之间、中心站与井场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ZigBee作为井场内部的通信方式。实现了对井场油井各参数、油罐液面、H2S、输油管线、井场视频的实时、远程监测。并带有安全防护及报警的功能,提高了油田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油田后期滚动开发的需要,达到油田生产管理自动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利用现代通讯及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数字化无线油井工况监控、计量站自动计量监控和现场的无线视频监控等技术,以油井无线工况数据采集、诊断与控制管理为主(SCADA),配合无线井场电视监控(WTVC),形成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其所属井、站进行自动数据检测、过程控制和图像监视,实现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和图像,并将其传输到自动化生产中央控制室进行处理,通过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为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油田数字化井场建设与施工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油田数字化井场的建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讨论油田数字化井场的施工技术,旨在于提高井场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ZigBee是一组基于IEEE 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技术,IEEE 802.15.4仅处理MAC层和物理层协议,ZigBee联盟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以安塞油田为例,数字化井场是包括了负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井口采集器、井场主RTU、配水间RTU、无线模块、压力变送器等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以及具有视频监控和闯入报警功能的综合性数字化井场。安塞油田井场基本都是丛式井场,井口与主RTU之间传输距离较短,数据采集量不是很大,使得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更适合现场实际的需要。从目前推广应用程度上看,由于它具有功耗低,价格便宜,使用和维护方便,稳定性高的优点,使得它在井场数据检测与控制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油田井场数字化的建设首先要在油田的钻井现场建立覆盖全平台的局域网,通过仪表分离信号读取专业信息采购单元采集到的钻井平台的各种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信息汇总后需要经过光纤或者现有的比较成熟的信息传输工具即时的传送回控制多个钻井平台的数据分析中心,与油田平台相关的所有信息将被整合分析,为下一步的建设打下基础。单井井场安装视频监控要选择一体化设备,选择好立杆位置。一般来说要把摄像机的机位安排在横担的左边,基本原则是单个摄像机的可视范围达到最大,若是同时监控多个井场需要配置带有云台的摄像机。视频监控要通过电缆连接至监控中心的视频服务器,安装时要选好立杆位置,摄像机最好是带云台的。PLC应该按照一定的数字化逻辑完成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程度的深入,井场作业中特殊岩性越来越多,难以识别.通过对特殊岩性进行分类,选取岩性最为复杂的火成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已钻井资料对火成岩的井场随钻识别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宏观特征+化学成分+微观结构"三级综合方法对其进行识别和定名,可以准确识别凝灰岩、辉绿岩以及区分玄武岩、安山岩等相似岩性,解决了此...  相似文献   

8.
结合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数字化油田试验项目,研究采用数字化抽油机、摄像机、无线网桥、RFID及监控中心构建数字化油田智能化井场监控系统。数字化抽油机是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具有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与组网和智能控制等功能。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对井场工况、井组采油数据以及抽油机运行状态与参数进行实时智能监控,井场无人值守,提高采油效率21.08%;同时,该系统有助于采油厂实施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标杆管理,降低了油田的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和安全环保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井场常用的无线通信方案多为公网4G、专网4G和WLAN等,每种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且适用于不同数字化建设需求的井场。而通过在井场、站场两侧布署的PtMP无线微波设备则可以为更远距离、密集型且有实时高清视频数据传输需求的数字化井场提供更高带宽吞吐量、超强抗扰、管理运维简易、环境适应性更强的无线传输方案。PtMP无线微波技术为油田企业提供了井场至站场的"最后几公里"的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丁强 《录井工程》2006,17(4):57-59,71
围绕实现井场信息化和建设数字化油田的课题,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适应井场信息化建设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在常规井场信息服务系统基础上,增加视频监视、视频会议和语音通讯服务功能,使信息服务覆盖井场各种信息,实现了井场与基地、基地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全方位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冀东油田G59X1井为例,对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初步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阚留杰 《录井工程》2014,25(3):27-29
为了在钻井现场准确识别钻遇的复杂地层岩性,及时判断钻遇地层层位,渤海油田将实验室薄片岩性鉴定技术引进井场。通过缩小实验室薄片鉴定设备体积,并简化鉴定内容及流程,可以达到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对录井岩屑岩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的目的。以渤海湾的两口复杂预探井为例,在钻探潜山油气藏时,利用井场薄片岩性鉴定技术准确识别出沙河街组生物碎屑灰岩、古生界灰岩和白云岩、中生界凝灰岩等,切实提高了对地层复杂岩性及疑难层位识别、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在大油田管理中面临的用工总量多、生产建设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长庆油田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化建设。通过采用功图采集传输、自动投球、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了井场、小型站点的无人值守,提高了中大型站点的自控水平,进而达到了管线和道路自动巡检、异常情况精确定位的数字化管理目标,有效地减少了油田生产用工需求,解放了劳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油田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油田尤其是新开发建设油田和边远油田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状态,提高了油田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井场、计量间、注配间及转油站、联合站等生产场所设置远程控制终端,将采集的动态数据图像信息在中控室经分析、处理,让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当前的油田生产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动态变化。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物联网和数字化油田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系统构成、关键技术,然后对数字化油田系统建设加以分析,并总结实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联网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克拉玛依油田井场地理环境,利用RTU模块和无线网桥建立井场数据传输系统框架,采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设计基于物联网数字化井场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异构式无线传输网络,实现井场与控制平台之间有效的数据传输。此系统可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分散的井场分布,实现井场数据实时传输与监控中心数据处理的有效结合,为油田井场数据采集和应用处理提供保障,有利于油田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油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长庆油田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对老油田进行数字化改造。老油田站场规模系列多、建设现状差异大、工艺参数多样化,改造难度大。为此,采取优化简化的方法,以标准化为切入口,对种类繁多的老油田站场进行整合,推广应用撬装化数字化设备,规范各采油厂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流程和标准,对各类型井、站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将标准图广泛应用于老油田数字化改造中,统一了老油田数字化改造标准,使边远井场、站场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重要部分。智能视频监控是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跟踪、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或提供有用信息,有效地协助安全管理人员处理危机事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和漏报现象的发生。油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投运后,系统自动判断该区域所发生的穿越、进出、聚众等事件,并做出相应的报警提醒,自动跟踪,远程访问,提高了油区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油区安全,为油田以后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新建及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是数字化油田迈向智慧化油田的基础。结合延长油田物联网智慧化油田建设项目,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油田井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确立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物联网架构,分析井场安全要素与预警监测因素集,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的安全监控预警模型以及安全智能决策流程。系统由安全信息采集、传输、预警与决策三部分构成,对井场生产工艺参数、设备状态信息、泄漏、防盗等实时监测,通过无线与有线网络进行井场安全数据与状态信息集成,实现安全监控预警与智能决策。该系统在数字化油田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视频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井场和增压站数字化监控系统,可实现井站生产过程的数据监测和关键过程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长庆油田的井场和增压站采用了数字化监控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主要监控内容。通过对井场、增压站基本生产单元生产过程的监控,完成数据的采集、过程监控和动态自动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持井场的正常生产。通过"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达到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LoRa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具有绕射能力强、功耗低、链路预算高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油田数字化油气水井生产和工况数据传输中的低速率、远距离、地形地貌复杂的应用场景。当前LoRa WAN协议开发还不成熟,仅支持透明传输,无法大规模组网应用,但可以作为局部区域的无线接入或无线骨干网的覆盖延伸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数字化油田对多媒体宽带传输的需求,油气水井场可采用TD-LTE作为主要覆盖网络,部署TD-LTE LoRa网关,用LoRa技术实现复杂地貌环境下井场无线传感器数据的中继接力传输。  相似文献   

20.
靖安油田大路沟一区于2011年9月开始全面进行数字化建设,共改造数字化班站8个,井场53座,油水井296口。由于多种原因,该区油井安装的载荷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井口RTU等功图测量设备故障率较高,不利于油井动态的实时监控以及功图计量应用的开展。本文从故障分析、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数字化系统在油田生产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