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概述1965年我国从波兰引进两台双螺旋渗出器(丹麦专利),分别安装在哈尔滨糖厂及范家屯糖厂,经过在哈尔滨糖厂样机测绘,很快在全国取代原间歇式渗出器。到目前为止,除阿城糖厂使用RT—5之外,全国80余家甜菜糖厂均改成双螺旋渗出器。经过测绘样机及改进,设计有3000t川、1000t/d、70败/d等不同型号,精体斜度由原来8”13W成7”30W7oil嗡。这些形式的改变均忽视了双螺旋螺距的尺寸对工艺条件的影响,因此出现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废粕含糖高,提汁率大等问题。现对原进口设计的螺距进行研究和探讨,这对解决国产双螺旋渗出器存…  相似文献   

2.
1、糖厂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六十年代糖厂技术改造和新厂建设,主要趋向是工艺过程的强化,设备革新,机械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广泛采用自动化。如在提汁方面推广了连续渗出法,节省了动力,提高了糖份抽出率,出现了各种自动化控制的新型过滤、煮糖、分蜜等设备。先进糖厂已实现全部机械  相似文献   

3.
降低能耗的蔗渣干燥和甘蔗提汁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糖厂降低能耗考虑,讨论可较有效地降低煤耗的蔗渣干燥和降低电耗的提汁技术新发展。过去用烟道气干燥蔗渣因鼓风机电耗大等原因限制了使用,近年瑞典应用Yong的概念,用过热汽代替烟道气,解决了电耗问题,使煤耗降低达20%。对渗出法与压榨法在投资、电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近年渗出法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后,在国际上形成了为新建或扩建厂所广泛采用的倾向。同时,介绍了新发展的多级轻压法和应用动态传质和排去蔗丝空气的雷伐尔法在国外及我国研究的情况。新工艺可比压榨法减少投资50%,降低电耗60%。为今后我国扩建中型糖厂和生产燃料酒精的低投资、低电耗甘蔗提汁车间提供新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怒江糖厂自1978年将压榨法改造为压榨渗出法(下称压渗法)后,生产效果显著。1983年云南省轻工业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六·五”攻关项目“提高甘蔗渗出技术”蔗渣渗出法的研究任务后,与怒江糖厂合作,在扩建改造怒江糖厂成为1000吨/日压渗法的基础上,在设备上作了进一步改进,使生产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1前言渗出器是糖厂的重要设备,是制糖生产的龙头,渗出器渗出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糖厂加工能力的大小及工艺损失的高低。我厂自1990年三千吨技改以来,30C0吨/日渗出器的使用效果一直不太好,主要表现为渗出过程纯度差低,废粕损失不易控制,加工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在加工  相似文献   

6.
甘蔗用渗出法提取糖汁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省钢材,省动力,省投资,省维修费和糖份抽出率高等优点。在一些甘蔗制糖主要地区,渗出法已成为提汁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我国在60年代中期已初步建成一批中、小型甘蔗渗出法糖厂。此外,有些老厂在原有压榨法的基础上改建。但是,由于刘  相似文献   

7.
菜丝热烫     
一、前言用热渗出汁与菜丝接触,使菜丝里的冰块融化,并提高菜丝温度的操作过程,简称为菜丝热烫。菜丝热烫,国外糖厂已广泛使用,特别是采用 RT 连续渗出器的糖厂,更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甘蔗渗出法发展史 (一)五十年代以前的发展概况甘蔗糖厂采用渗出法提汁约有90年的历史。在这以前,提取甘蔗糖汁传统是用压榨法,只是由于甜菜工业开始出现渗出法,才开辟了甘蔗提汁技术的新途径,从根本上革新了近数百年来沿用的压榨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从油类作物籽中抽提植物油的装置(Dravo 公司的 Rotocel 装置)已改用于甘蔗的渗出。它比通常的压榨法的产量和质量高,而操作成本却较低。这种新的渗出器最近在委内瑞拉西部的一家糖厂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外杂志有用于油脂工厂的罗特赛尔(Rotcel)渗出器改用于甘蔗糖厂的报道(译文见1977年第5期《甘蔗糖业》):采用这种渗出器最后得到的糖的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而操作成本却比较低。甜菜糖厂是否也可用它?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罗特赛尔渗出器国内油脂行业称它为平转式渗出器,作为提取植物油的渗出器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