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析了采暖循环水泵的几种运行调节方式。使用变频调速水泵比用质调节经济、节能 ;比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节能、但目前并不一定经济 ;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目前是较经济、节能的方法 ,采用该方法时 ,可选用几台同型号的水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热网质量并调运行方式的实现进行了阐述,强调了质、量并调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将以往供热系统多年来一直采用的质调节,通过水泵的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质调节与量调节同时进行.采用这种调节方式能够很好地节省水泵的电能,本文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剖析,并在供热系统运行方式的使用上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混水调节是目前供暖系统中有效的调节手段。混水泵旁通混水具有较强的调节灵活性,其优越的调节性能使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针对混水泵旁通混水系统分别以供水温度和温度压差为控制调节的目标参数,分别分析了采用混水泵变频调节和电动调节阀调节两种调节方式下的调节控制方案及系统的控制方框图。利用系统的压力变化曲线结合水泵运行特性分析多用户混水系统的水力特性。针对系统的不同调节工况,分析个体调节对整体的影响,说明了运行调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变分阶段变流量质调节的流量区间,同时对变频水泵功率、效率运行工况点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校核变频水泵转速比的立方与功率的关系之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解析,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相对变频水泵调节方式更为节能。  相似文献   

5.
郭有祥 《山西建筑》2002,28(3):114-115
因过去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可调节范围小、耗电量大,故对其进行改造势在必行。详细介绍水泵变速的各种调节方式,分析了每种调节方式的节能效果,确定采用调速水泵可使供热系统无级的变流量运行成为现实。同时还对该种调速方式作了经济评价,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钟春 《江西建材》2006,(2):20-21
分析了空调系统冷水泵并联运行调节的特点,指出了冬夏季共用一组冷水泵的不足。水泵的变速调节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可显著降低水泵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水泵系统采用小流量大温差运行,且在全年供暖期内保持临界零压差运行,是一种节能方案.以保持临界零压差运行状态为目标,提出了变流量分布式水泵系统的自动调节系统,介绍了全供暖季的调节策略及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循环水泵不同变频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量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运行调节模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计算出二次网采用不同控制与运行调节方式组合下的循环水泵能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采用远端定压差控制与分阶段定供水温度调节结合下的水泵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9.
伍震洲 《中外建筑》2009,(1):145-146
介绍了空调循环水泵的工作特性,对水泵的设计选型、调节控制与运行进行了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城市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的选型及两种配置方式的运行效果 ,并对变频调节流量的节能情况进行了论证 ,阐明了变频调节装置在供热管网中的应用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鹏 《山西建筑》2014,(27):191-192
结合国内供暖节能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供暖节能新产品、新设备的主要类型进行了介绍,并对供暖节能新技术在循环水泵变频控制技术与提高锅炉整体负荷率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推动供暖节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五城市居住建筑公共热费占总热费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理地确定建筑物公共耗热量占总耗热量的比例是实现热费公平、合理分摊的基础,也是确定基本热费占总热费比例的基础。在不同节能特性、不同用途和不同户型情况下,对我国北方五城市的15栋居住建筑公共耗热量在总耗热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节能特性的住宅该比例相差很大,而节能30%与节能50%的建筑该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13.
吴灵敏 《山西建筑》2003,29(17):92-93
从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水源热泵系统在住宅供热空调中的应用,提出了中国水源热泵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供热、环保和节能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若荣 《山西建筑》2001,27(6):132-133
住宅节能是今后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而在住宅节能中采暖节能是一个重要部分,分析了我国采暖地区的分布情况,阐述了住宅采暖节能的必要性,并说明了住宅采暖的节能材料及具体措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吕跃  何丽兰 《暖通空调》2000,30(4):12-14
根据运行实践定义了一次水相对流量等修正参数,得出了更为符合实际运行工况的量调节公式,给出了在一次水管网中应用最调节技术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EHR的基础上引申得到了热水循环泵输送能耗与系统供热量的一次能耗比EHR'指标,并根据对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EHR'指标的不同控制要求,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经计算,当热水供回水温差为10℃,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EHR'指标分别控制在5%,10%,15%,20%时,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应分别为0.875,2.75,4.625,6.5 km.  相似文献   

17.
张改娥 《山西建筑》2009,35(36):247-248
通过对我国地方供热采暖系统的能耗原因分析,提出在围护结构、热源、管网、室内采暖系统及其他途径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从而使节能技术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立云 《山西建筑》2011,37(33):126-127
结合北方高校供暖特点,针对高校供暖中存在的热源分散,采暖面积大,供暖方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作了具体阐述,包括调整热能供需平衡、采用变频技术节电、安装供暖节能系统等,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严寒地区太阳能-地埋管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示范工程,针对示范工程中太阳能-地埋管地源热泵与地板辐射供暖相结合的特点,提出了严寒地区太阳能-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新型运行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供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运行模式节能效果显著,热泵平均COP为4.3,系统平均供暖性能系数达到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马利民 《山西建筑》2001,27(4):132-133
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可分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混合系统。热电厂的突出特点是热电合产,使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提高,从而能节约燃料。但受诸多因素制约。集中锅炉房节能效果较热电厂差,但热电厂种种制约条件致使其不可能全部替代集中锅炉房,二者长期共存将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应广泛探索提高集中供热经济性途径,使城市集中供热在节能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