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道鹏 《安徽化工》2011,37(3):48-51
介绍了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造方法。通过在不织布上涂敷聚醚型聚氨酯浆料,经湿法凝聚成膜,水洗烘干后对表面进行磨削处理,然后通过离型纸转移法在表面转移一层同样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皮膜,从而得到成品革。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类似天然真皮的透气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高剥离强度、高耐寒耐磨和防水性能,手感柔软,弹性佳,耐用性好,可用于制作高档运动鞋、特殊行业用鞋以及沙发家具等。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合成革压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将其添加到聚氨酯树脂中,加工成聚氨酯(PU)合成革,研究了聚丙烯酸酯的结构和压花助剂对PU合成革的硬度、剥离强度、耐水解性能和压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硬度适中的聚丙烯酸酯材料,使聚氨酯合成革在高温压花后的冷却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从熔融态转变为玻璃态并且定型,压花花纹清晰、定型效果好。聚丙烯酸酯和压花助剂的加入对PU合成革的剥离强度基本无影响;添加压花助剂的PU合成革的耐水解性能下降,加入聚丙烯酸酯改性的PU合成革的耐水解性能优于添加压花助剂的PU合成革。  相似文献   

3.
耐水解聚醚-聚酯型聚氨酯涂饰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酯多元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聚醚-聚酯共聚型氨酯树脂,以该聚氨酯树脂、颜料及混合有机溶剂等原料,配制了耐水解聚氨涂饰剂,该聚氨酯涂饰用于聚氨酯合成革的表面涂饰。重点讨论了聚氨酯树脂聚醚含量对树脂物性、耐水解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的100%模量、粘度及涂饰剂溶剂体系对涂饰加工性能及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影响,制得的聚氨酯涂饰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4.
抗菌防霉聚氨酯沙发合成革是在聚氨酯合成革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特殊选择的高效抗菌防霉材料,使产品具有长效永久的抗菌防霉性能.同时该产品采用特殊的聚氨酯树脂和优质的基布研制而成,具有撕裂强度高、耐磨耐刮好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于感柔韧,弹性佳,耐用性好,适用于高档沙发家俱的真皮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王海峰 《安徽化工》2018,44(2):69-71,74
合成了以聚酯二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基料的系列聚氨酯,探讨了聚酯二元醇种类、合成工艺、交联剂(TMP)含量对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图表明:聚酯二元醇位阻因子越大,耐水解性能越佳。实验数据表明:双组分工艺耐水解性能较单组分工艺优,以TMPD型聚酯二元醇、TMP含量为0.3%时,合成的双组分聚氨酯合成革恒温、恒湿5周后剥离强度保留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苯酐聚酯二元醇(PS)、聚己内酯多元醇(PCL)、1,4-丁二醇(BDO)、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为原料,合成了湿法革用聚氨酯树脂.分别研究了PS相对分子质量、PCL用量、硬段含量等对聚氨酯树脂膜的模量及其耐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PCL复配可以制得耐水解性能优异,且成本较低的湿法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7.
含氟水性PUA涂饰剂在PU合成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含氟水性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PUA)作为合成革表面的涂饰剂,利用干法转移涂层和辊涂处理两种工艺方法分别制备了含氟水性PUA合成革,探讨了涂膜表面的性能.实验表明,含氟水性PUA的涂膜表面具有良好的剥离负荷和撕裂负荷及耐溶剂性;耐磨、耐水解性能与传统溶剂型聚氨酯表面涂饰剂相近.这不仅能环保、洁净生产,而且对合成革用聚氨酯从溶剂型向水性的变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聚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氟素拨水剂等为原料,合成了高剥离强度耐水解合成革湿法用聚氨酯树脂。讨论了不同种类聚酯二醇用量、拨水剂和固含量对合成革水解后剥离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和PTMG摩尔比为2∶8,氟素拨水剂添加量为0.3%,可合成得到具有良好耐水解性能的30%固含量高剥离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9.
以酯基间有2~6个碳原子的聚酯二元醇(CMA-24、CMA-44、CMA-254、CMA-66)、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原材料,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种耐水解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探讨了水解稳定剂、防酶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剂等助剂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测定了耐水解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湿热老化和耐海水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水解稳定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剂可大幅度提高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湿热老化和耐紫外线老化性能,特别是耐海水性能较传统的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提高了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由于其特殊物性及化学结构,可通过与聚氨酯(PU)共聚反应或物理共混的方式,提高合成革及表面处理剂的一些性能,如:耐折叠、耐水解、耐磨耗、手感以及观感等;同时,有机硅还可用作生产过程助剂,起到润湿、流平、助剥离等效果。1有机硅在合成革用PU和涂饰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木质素是聚氨酯合成革中优良的填充剂,其赋予了聚氨酯合成革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可降低成本。不同的木质素筛余物对木质素/聚氨酯共混体的黏度及聚氨酯合成革的剥离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木质素筛余物质量分数控制在5.5%~6.5%,能得到较佳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非离子聚氨酯干法面层的吸湿透气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非离子共聚组分的引入对聚氨酯合成革吸湿透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基团PEG的引入可以提高合成革吸湿透气性能。并且微相分离大的吸湿透气性能差。  相似文献   

13.
对二榔皮产品常出现的剥离强度偏低、耐溶剂性差及花纹不清等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异佛尔酮二胺(IPDA)、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SP-2313)、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分步投料法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处理剂。与市购的两种合成革用防污处理剂进行了对比测试,该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处理剂能够改善合成革表面触感,同时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如口红、牛仔布等有明显的防护作用,非常适于作为电子保护套用合成革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5.
合成革用有机硅改性脂肪族聚氨酯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改性聚硅氧烷(PO-PDMS)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脂肪族聚氨酯树脂.考察了不同有机硅含量对聚合物状态、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黄变性能的影响,以及有机硅改性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在合成革上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物理共混,将PO-PDMS与聚氨酯共聚可有效提高有机硅...  相似文献   

16.
应力变色聚氨酯合成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的变色聚氨酯树脂及其相关原材料制备了应力变色聚氨酯合成革。讨论了应力变色聚氨酯合成革变色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介绍了应力变色合成革的制造工艺。该应力变色合成革具有自然的变色效果,良好的变色恢复性及耐抓挠性。  相似文献   

17.
Natural leather is processed from hides and skins of animals. Synthetic leathers are becoming popular as an alternative material owing to limited availability and varying size of natural leathers. There is a need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leathers to select proper material for an application. In this study, materials used for apparel application such as natural sheep nappa leather and synthetic polyurethane (PU)‐based leather have been chosen and analyzed for comfort, chemical, phys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It was found that natural sheep nappa leather has enhanced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whereas other comfort properties such as softness and drape ability are comparable to synthetic PU leather. Whereas synthetic PU leather dominated most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percentage elongation and stitch tear strength, in specific directions on account of polyester knitted base fabric. 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sheep nappa leather and synthetic PU leather depended on the individual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analysis provided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some of the quantified comfort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be useful in selection of proper material for apparel application as well as in providing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synthetic leather manufacture.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