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硫酸铵(CO-436)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不同油度醇酸树脂和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制备醇酸-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对醇酸树脂油度、醇酸树脂/丙烯酸酯质量比、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用量对杂化乳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DSC、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测试仪器分别对杂化乳液中聚合物的热性能、杂化乳液的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5.6℃)下,杂化乳液的成膜性优于苯丙乳液。醇酸树脂的适宜油度为62%~67%,醇酸树脂和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7,乳化剂的适宜用量为2.0%~2.5%,引发剂的适宜用量为0.4%~0.8%。  相似文献   

2.
乳化剂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为基料制备环保型防腐涂料,在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非常关键。主要研究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型水泥外加剂,着重讨论了以丙烯酸酯类和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工艺合成水泥改性型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方法,研究确定了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合成的配方设计及单体、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等组分对制备所得的共聚物乳液结果的影响.在丙烯酸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阴、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乳化剂的量占单体总量的2.5%左右,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5%时制备的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软单体丙烯酸异辛酯对聚偏二氯乙烯乳液进行增韧改性,得到了韧性、附着力、耐中性盐雾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偏二氯乙烯、丙烯酸异辛酯、功能单体丙烯酸、引发剂的用量以及乳化剂用量与配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二氯乙烯用量为单体总量80%,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12%和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0.5%,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KL-100用量为单体总量1.2%且质量比为1∶5时得到的共聚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原料,选用反应型乳化剂SW-102和DNS-86代替普通乳化剂,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比例和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用DSC及TEM手段对核壳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选用两种带双键的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且比例为SW-102/DNS-86=2∶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时,乳液综合性能较好;通过DSC及TEM的表征,可以看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使用阴、非离子型和反应性的复配乳化剂体系,采用种子预乳化和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方、聚合温度、乳化剂、功能单体、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核层玻璃化温度为-19.7℃、壳层温度为4.3℃、核壳单体总量比为3∶2,成膜稳定,连续性好;采用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钠(AMPS)、十二烷基苯酸钠(SDB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乳化剂体系且比例为1∶1∶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引发剂用量为0.5%,NMA和MMA的用量分别为1%和2%,核壳聚合温度分别为52℃和80℃,能制备出耐沾污性、耐水性、延伸率等各性能良好的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无APEO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防锈乳液。实验对阴、非离子乳化剂的用量、配比、磷酸酯类乳化剂和单体的用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乳化剂(LCA213)与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二钠乳化剂(DSB)的比例为5∶1,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3%,特种嵌端聚醚型非离子乳化剂(EFS-630)占乳化剂量的70%,磷酸酯反应型乳化剂烯丙基醚羟基磷酸酯(UCAN-3)的量为8%,磷酸酯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聚醚磷酸酯(APE-2005)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4%,入釜丙烯酸预乳液量为1/4,滴加时间为3h,反应温度85℃时,制得的乳液细腻,均匀,涂膜完整。  相似文献   

8.
刘宏  向寓华  蒲德兴 《电镀与涂饰》2007,26(8):33-35,38
以水作溶剂,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等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丙乳液。研究了聚合乳液的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剂及引发剂的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合成条件:w(苯乙烯)∶w(丙烯酸酯)∶w(丙烯酸)=23∶20∶1.3,引发剂0.6%~0.8%,乳化剂用量2%~4%,反应温度82°C左右,反应时间2h,保温时间2h。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125-130
以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乳液浓度、乳化温度、凝聚剂浓度和固化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能使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达到最好的反应条件,并分析其吸水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用红外光谱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不溶解性为考察目标,其最佳合成工艺为单体配比9∶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30%,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的3%,乳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8%,水相与油相之比为32∶136∶1,乳化温度为75℃,凝胶剂Ca Cl2浓度为3%,固化时间为1.5 h。所制备的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的不溶解率最高,并具有良好的吸液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通过FTIR分析,两种单体与交联剂发生反应生成了丙烯酸酯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乳液浓度、乳化温度、凝聚剂浓度和固化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能使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达到最好的反应条件,并分析其吸水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用红外光谱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不溶解性为考察目标,其最佳合成工艺为单体配比9∶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30%,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的3%,乳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8%,水相与油相之比为32∶1~36∶1,乳化温度为75℃,凝胶剂Ca Cl2浓度为3%,固化时间为1.5 h。所制备的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的不溶解率最高,并具有良好的吸液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通过FTIR分析,两种单体与交联剂发生反应生成了丙烯酸酯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11.
石蜡一直存在难乳化、乳液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以切片石蜡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复配型乳化剂;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乳液总量的10%,乳化时间为70 m in,乳化温度控制在(85±5)℃,搅拌速度为1500 r/m in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的切片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12.
SA/SBR/PVAc三元地毯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苯丙(SA)乳液、丁苯(SBR)胶乳、聚醋酸乙烯(PVAc)乳液三元地毯胶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情况。试验表明,该胶具有综合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Emulsion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hydrogenmethylsiloxane) (PHMS) and butyl acrylate (BA) in the presence of functional comonomer N‐hydroxyl‐methyl acrylamide (NMA) was conducted by batch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to modify the properties of polysiloxane. Morphology of graft copolymer partic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method, PHMS content,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and NMA content on stability of emulsion, morphology, size of particle,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tability of emulsion is better by semicontinu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an that of batch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i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MS‐NMA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PHMS concentration and NMA concentration,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viscosities increase. The property of resistance to electrolytes of graft copolymer emulsions and swelling property of film were also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PHMS‐g‐P [butylacrylate (BA)‐N‐hydroxyl‐methyl acrylamide (NMA)] graft copolymer emulsion has good resistance to electrolytes and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its film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A‐NMA content grafted onto PHM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1: 2209–2217, 1999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分别作为硬单体和软单体,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纳米苯丙乳液的条件;研究了乳化剂类型、配比、用量和乳液固体含量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制得的乳液粒径、黏度、凝聚率、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涂膜外观、吸水率、光泽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SLS/OP复合乳化体系、其物质的量的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4%、乳液固体含量为40%时,可以得到纳米尺度的苯丙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和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改性方法,改性乳液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两方面总结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天然松香乳液作为改性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松香-苯丙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松香乳液用量和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A、DLS、TEM对所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松香乳液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m(硬单体)∶m(软单体)=2.5∶1时,制得的乳液呈白色泛蓝光,粒径为131 nm。成膜后,漆膜光滑透明,硬度(1H)、耐水性(接触角97.05°)和附着力(1级)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供了一种制备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新方法,以丙烯酸酯类为聚合性单体,加入环氧树脂,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成了环氧树脂含量达50%的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乳液。通过测试交联度,证明环氧树脂确实参与了聚合反应。同时,还对乳化剂、功能性单体以及环氧树脂含量对乳液稳定性、产品收率、吸水性以及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丙烯酸对环氧树脂的聚合交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丙烯酰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环氧树脂含量越多产品性能越接近纯环氧树脂,聚合应采用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  相似文献   

18.
陈盛 《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11(2):18-20,26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市场上的硅丙乳液在性能上的差异,并且与外墙纯丙和苯丙乳液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进行对比,得出硅丙与纯丙和苯丙乳液在性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固体切片石蜡乳液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切片石蜡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利用HLB值理论,以复配型乳化剂制得O/D型加水转化为O/W型石蜡乳液,可降低固体石蜡用量,增加乳化水用量,减少生产成本。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为乳液总量的8.6%,乳化时间90 min,乳化温度控制在80±5℃,搅拌速度1500 r/min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的固体切片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反应性乳化剂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陈德铨  王坚  王晨 《精细化工》2001,18(8):435-437,442
详细介绍了近 10年来发展的新一代反应性乳化剂的结构、特性、选用原则以及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由此制得的高性能乳液及其下游产品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