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河油田Ⅳ油组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三高开发期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剩余油 ,储层沉积微相的特征与组合是决定砂体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原因。通过储层精细对比制图 ,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式 ,与现井网结合确定剩余油富集区 ,指导高效井的部署。经现场实施 ,新井投产后 ,比同期老井日增油 7.3t,综合含水下降 2 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储层精细研究在油田开发后期高效井部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河油田Ⅳ油组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三高开发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剩余油,储层沉积微相的特征与组合是决定砂体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原因。通过储层精细对比制图,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式,与现井网结合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指导高效井的部署。经现场实施,新井投产后,比同期老井日增油7.3t,综合含水下降2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上油田开发成本高,油田高含水后期打高效调整井对油田稳产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有重要意义。打高效调整井的关键取决于对剩余油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首先对油藏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等研究,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其次应用碳氧比测井结果、油藏动态分析得到的水淹规律验证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设计调整井方案并实施。实施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合理可靠,得到的剩余油分布认识是正确的,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该方法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对微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矿场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种识别标志确定单河道的边界,并利用注采关系加以验证。对密井区单河道宽度和厚度进行统计,拟合出密井网区单河道宽-厚定量关系式。据此关系式推测出稀井(探井、评价井)区单河道的宽度,再结合探井、评价井的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完成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编制出研究区精细的沉积微相平面图,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精细构造研究是完善注采井网的基础。对断块油藏而言,构造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项资料的积累,构造认识得以不断深化,注采井网得以不断完善,开发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主要分三个过程:首先是精细油藏描述,进行地层及小层对比与划分研究、构造精细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研究和建立三维可视化油藏模型;然后,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油藏开发状况分析、剩余油定性研究、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剩余油潜力分析,结合油田开发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效果,明确下步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型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油层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型构造与储层沉积微相相结合的方法,对胜坨、孤岛、梁家楼、广利和孤东油田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构造和沉积微相对油层剩余油分布有密切关系。正向微型构造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型构造为高含水区;斜面微型构造区油井的产能界于正向和负向微型构造之间。文中并对微型构造图的制作、沉积微相的判别与划分、微型构造和储层沉积微相影响剩余油分布与油井生产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油藏进人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微构造研究、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矿场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港西开发区西5X-3断块规模小,断层多且较为发育,井距较大,注采井网欠完善,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开发效果欠佳的状况,通过储集层沉积微相研究、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合理井距研究及油藏剩余油分布类型评价,量化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开发层系,合理调整井网、井距等技术对策,改善了开发效果。该断块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结合沉积微相开展储集层研究是进行剩余油挖潜的有效途径,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重建注采井网结构,能保持断块油藏平稳高效开发。同时,低电阻率油层潜力较大,是油藏开发后期挖潜的主要对象,而高含水期的厚油层,特别是点坝砂层的中上部仍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三角洲前缘韵律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调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红兵 《特种油气藏》2006,13(2):58-60,63
注水开发后期胜坨油田三角洲前缘反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对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层组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特征、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受注采、储层沉积特征等因素影响,三角洲前缘储层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坝主体的上部以及坝侧缘、远砂坝沉积的韵律层。在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细分韵律井网调整及配套挖潜措施完善潜力韵律层注采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开发后期三角洲前缘反韵律厚油层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值模拟技术在塔中4油田井网调整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义坤  王亮  王福林 《岩性油气藏》2010,22(1):119-121,125
针对塔中4油田422高点CⅢ油组(TZ422CⅢ油组,以下简称CⅢ油组)的开发现状,在充分考虑地层非均质性、沉积相分布的基础上,利用Eclipse模拟软件E100主模块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对研究区水驱后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并给出CⅢ油组3种井网调整方案。结果表明,CⅢ油组采用直井和水平井相结合的井网调整方案,最佳注采井网共18口,新井4口,老井14口,并对最佳方案模拟到2025年,最终采收率为46.13%,综合含水为89.06%。  相似文献   

12.
新立油田V区块水驱油藏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其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仍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富集区。以剩余油富集规律为主线,在前期静态地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及其富集规律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一定规模剩余可采储量的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沉积微相、隔夹层、韵律分布等地质因素所控制,总体上是在微相的边部,隔夹层发育的部位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在韵律控制剩余油垂向分布的条件下,可以对剩余油进行有效的挖潜。  相似文献   

13.
梁家楼浊积油藏剩余油研究模式及开发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梁家楼远岸浊积油藏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其沉积模型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理论,建立了该浊积油藏的渗流模型,由此总结出了该油藏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及特征。结果表明,该油藏特高含水期同样蕴藏着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潜力,其剩余油控制因素为静态遮挡与动态水势,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正韵律油层的顶部、正向微构造区、物性相变带及井间势平衡滞流区等;据剩余油分布形式、富集程度及现实开发技术等,以水平井、不稳定注水、化堵调剖等为技术手段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提高高含水油藏采收率的系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与可采储量。对梁家楼油田浊积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的研究拓展了特高含水期油田的挖潜方向,并对进一步改善同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微观分布的主因.宏观上,剩余油分布在主力油层、储层正韵律中、上部及低孔渗流沉积单元内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微观上,在水淹较低部位仍有网络状、斑状剩余油,在储层物性好的局部死区有孤立的剩余油.沉积模式是控制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沈95区块储层具有砂体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效果差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特点。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思路,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区块地质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了拟合,地质储量拟合误差为4.2%,87%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小于6%。研究结果表明,沈95区块剩余油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断层的封闭性、井网不完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纵向上来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的Ⅱ4—Ⅲ2小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现井网未波及区、断层封闭性较强地区及微构造高部位,多呈孤立状和条带状。  相似文献   

16.
商河地区为自北向南成明显阶梯状分布的多级构造调节带及多级坡折带,受其构造特征影响,储层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对商河地区大量储层物性数据的统计,结合镜下薄片观察发现商河油田具有同一层位,自北向南,商一区、商二区、商三区、商四区储层物性依次变差的特点;而对于同一地区,整体上自上向下随深度增加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同一层位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储层物性最好,水下分支河道较好,而远砂坝、席状砂砂体储层物性相对较差。经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受地层埋深的影响,而由于商河地区的分界大断层主要为同沉积断层,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同生断层活动的影响,因此构造作用的同沉积断层是商河地区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50,自引:6,他引:44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岩浆岩)七大类储集层,研究了中国15个主要油区71个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标定采收率、水驱油效率和可动剩余油储量等油藏参数在各类储集层中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已探明和投入开发储量的92%赋存于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各类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2.6%,三角洲相30%,扇三角洲相5.4%,滩坝相1.4%,湖底扇(浊积)相6.3%,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4%,基岩8%。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储量的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8.6%,三角洲相27.6%,扇三角洲相5.5%,滩坝相1.8%,湖底扇(浊积)相9.6%,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9%。此外还分析对比了各类碎屑岩储集层的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平均水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三大类储集层是中国今后储集层研究的重点及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图1表3参4(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乌里雅斯太凹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成藏特点决定其斜坡带是主要的聚油单元,岩性地层油藏是其主要的油藏类型。对油气分布聚集富集规律的研究表明,油气主要赋存在2个湖泛面之间,且主要沿不整合面、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快速沉降的不整合面有利于形成地层油藏,控层控相的坡折带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油气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沉积体系,油气的聚集对砂体的成因类型具有选择性,而油气的富集则受控于有利的沉积相带和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西长6段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盘古梁西长6段油藏是陕北近年来提交探明储量和开发建产的重要区域。文中对盘古梁西长6段油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长6段储层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粒内溶孔及长石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较多,包括沉积微相、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等多个方面;对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成岩期主要位于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绿泥石膜残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相和浊沸石溶蚀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成岩相带;通过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可区分出5种驱油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