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广钢4^#高炉炉缸堆积的原因、征兆和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介绍了广钢通过调整风口布局和洗炉等措施减少风口破损,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消除炉缸堆积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罗源闽光1号高炉出现炉况失常,恢复进程曲折、反复等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入炉铅锌负荷高、炉墙结厚炉型不规制、风口结瘤导致送风不均匀;原燃料条件恶化等使煤气流分布失常引起炉况恶化;高炉长期休、慢风率高、高Al2O3炉渣、频繁烧小套又造成炉缸堆积。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处理风口结瘤,调整布料矩阵及下部送风装置、增加出铁次数、加萤石和锰矿洗炉、精细化操作等措施后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于原燃料性能变差,高炉过分强调强化,导致气流分布稳定性变差,热量控制水平逐步走低,频繁出现炉凉,最终演变为热制度遭到破坏,炉缸死焦堆肥大,炉况严重失常。通过优化原燃料、锰矿洗炉、循环加焦、休风堵风口等措施,炉况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4.
酒钢4#高炉自2008年12月15日小修以来,炉况稳定性较差,风口各套频繁破损,造成高炉非计划休减风,极大地影响了炉况顺行和指标进步。进入2009年下半年,高炉通过安装斜风口,并对装料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风口各套破损有所降低,高炉炉况恢复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八钢欧冶炉风口小套频繁破损,引发炉缸堆积的原因,通过气化炉全焦冶炼,调整气化炉、竖炉操作制度,同时配加锰矿和萤石洗炉,降低炉渣碱度,保持良好渣铁流动性等措施逐步消除气化炉炉缸堆积,使欧冶炉的炉况在处理完气化炉炉缸堆积后保持了炉况顺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韶钢7号高炉(2200m3)采用铜冷却壁、陶瓷杯、薄炉衬结构等先进技术。开炉1年后,由于原燃料质量变差、操作制度调整不及时、风口中套变形、风机频繁故障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通过合理调整装料制度、改善原料质量,优化风口布局,狠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张庆喜  刘超志 《炼铁》2006,25(1):33-35
对武钢5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拉风频繁、慢风时间多、原料带入Al2O3高、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差、炉温偏低、碱度高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采用锰矿和净焦洗炉、堵风口恢复、压边缘疏松中心煤气流、凋整O/C、控制稍高炉温、较低碱度、增加出铁次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晓岗  康作云 《炼铁》2020,39(3):30-34
水钢4号高炉主矿配比,由24%巴西+20%杨迪+17%PB粉变为23%巴西+18%杨迪+17%金布巴澳粉后,高炉频繁发生管道和悬料,造成炉缸堆积,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较差。认为原料质量大幅波动和前期操作应对不力是导致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改善原料质量、锰矿洗炉、调整布料制度、堵风口恢复等措施,经过近2个月的处理,炉况恢复正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料质量差,煤气流分布失常.频繁悬坐料,导致炉墙粘结和炉缸堆积的工况。采取了处理失常炉况应以稳为主,遵循放开上部,活跃下部的原则,采用热酸洗和堵风口操作,疏松料柱,打开煤气通道,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方法恢复。  相似文献   

10.
对南钢新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焦炭质量下降造成炉缸堆积是此次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稳定炉况、加锰矿洗炉及提高渣比、逐步压制边缘气流,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张世爵 《炼铁》1996,15(5):22-25
为检修高炉煤气下降管,武钢5号高炉于1995年11月20日至12月23日封炉,但开炉后的炉况恢复却极为缓慢,并造成了炉缸冻结,直到1996年2月15日4个铁口才能正常出铁,经过分析,认为造成炉况恢复缓慢的原因主要如下几点,开炉方法与实际炉况不符;风口未堵牢而自动吹开;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检漏困难,处理炉缸冻结时(Si)过高。  相似文献   

12.
安钢1#高炉长期保持炉况稳定顺行。2015年初,因炉缸侧壁局部侵蚀,侧壁温度最高上到840℃,高炉被迫进入护炉阶段,炉缸状态下滑,致使12月11日年修复风后炉况失常。经采取集中堵风口,减轻焦炭负荷,加锰矿,提炉温降碱度,严格控制风速等措施后,炉况得以快速好转。  相似文献   

13.
靳振先  周洪波 《炼铁》1998,17(4):38-39
1996年四季度,安钢2号高炉炉况失常,塌悬料频繁,高炉顺行遭到破坏。分析认为属煤气流分布失常。通过采取提高顶压、上部偏布料、下部调风口、加强操作管理等措施,于年底较好地扭转了炉况失常的被动局面,使高炉生产基本转入正常。  相似文献   

14.
对安钢8^#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烧结矿及焦炭质量差、高炉操作调整不及时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指出针对炉况失常主要应采取疏松中心煤气流、全焦冶炼、配加锰矿、堵风口恢复、增加出铁次数和提高炉温降低碱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大高炉一次炉况严重失常的现象和处理过程,分析炉况失常的原因,并从炉况恢复过程不同阶段的得失探讨炉况恢复操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对同煤钢铁4号高炉复产及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由于开炉期间操作措施和手段未及时到位,出现炉缸死区增大,导致频繁烧损风口。通过渣口与铁口、相邻风口与风口的贯通,实现了快速恢复风量、消除炉缸死区,使用高炉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刘录  朱景忠 《炼铁》1995,14(6):24-26
包钢3号高炉扩容发行后,炉型趋于矮胖,风口数目增加到28个,设3个铁口,该高炉自1994年6月投产以来,选择多环布料,采用大风量,高顶压,高风温操作取得了治炼强度提高,焦比降低,炉况改善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7,(5)
对邯钢7号高炉风口频繁损坏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在处理炉缸局部温度过高问题后,7号高炉开始出现风口频繁损坏现象。风口频繁损坏的主要原因,一是原燃料条件变差,二是两厂家风口质量存在差异,三是送风制度、热制度与炉前出铁制度等操作制度存在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后,高炉持续风口频繁损坏的现象得到有效抑制,炉况得以改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恢复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宝钢高炉风口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宏 《宝钢技术》1997,(4):1-4,23
介绍了宝钢高炉风口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影响风口寿命的因素:设计与制作质量,炉况与喷吹的影响,与水质,水速的关系,同时又指出了延长风口寿命的努力方向是研制适应喷吹煤粉的风口。  相似文献   

20.
邯钢7^#高炉炉况恢复期间,因冷却壁破损多、局部冷却壁脱落、长期风量小以及风口上翘等客观因素,在外部发生事故、炉内大量减风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失常;在处理过程中,布料溜槽脱落,加大了恢复难度。针对炉内漏水量大、渣铁流动性差和炉型不规则等影响因素,采取控制漏水、配加锰矿、堵风口和安装微型冷却器等综合措施,使处于危险状态的高炉扭转局面,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