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卫星激光通信捕捉系统中使用法拉第滤光器(FADOF)可以抑制背景辐射、展宽接收视场角减小捕捉时间.但FADOF的带宽要受到卫星间多普勒频移的制约,本文以赤道面圆形低轨道(LEO)对同步轨道卫星(GEO)光链路为实例,分析了LEO轨道顶点和切点两个不同捕捉点的多普勒颇移特性.若采用切点作为捕捉点,卫星间多普勒频移较大,但频率变化量不大;若采用顶点作为捕捉点,卫星间多普勒频移值较小,但频率变化量大.对于不同情况的捕捉点,如何调整原子滤光器频移特性与之相适应,使带宽尽可能减小,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  相似文献   

2.
卫星光通信链路新型宽视场角捕捉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卫星光通信链路建立中利用原子滤光器多峰特性的新型捕捉系统方案,可以将原子滤光器等效带宽减少到0007nm,在实现宽视场角接收情况下进一步减少捕捉时间,并能满足卫星运动中的多普勒频移要求.此外本文讨论了该系统中原子滤光器等效带宽与接收视场角、信标发散角、最大捕捉时间等捕捉系统主要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卫星光通信链路新型宽视场角埔捉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桥  张量 《电子学报》1999,27(8):56-59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卫星光通信链路建立中利用原子滤光器多峰特性的新型捕捉系统针原子光器等效带宽减少到0.007nm,在实现宽视场角接收情况下进一 捕捉时间,并能满足卫星运动中的多普勒频移要求,此外本文讨论了该系统中原子滤光器等效带宽与接收视场角、信标发散角、最大捕捉时间等捕捉系统主要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亚洲地区可收到30多颗卫星,100多套电视节目。如何快速、准确地调整卫星接收天线捕捉卫星电视信号是卫视爱好者的心愿。下面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做一介绍,供参考。 (1)了解有关卫星接收的数据如卫星位置、接收方位角、仰角、下行频率、节目内容、传输方式和传输制式等。并事先将所需数据输入卫星接收机(出厂时已输入的除外)。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压缩数字信号纷纷上星 ,模拟信号上星转发呈向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到目前为止 ,有的卫星已由原来的模、数信号共存转发变为全部数字信号转发 ,例如亚太 1号 138°E星、亚卫 2号10 0 .5°E星全部转发数字信号。但这同时也给地面卫星接收站带来一个问题 ,亦即遇到卫视节目或数据信号上星轨位变化、新建地卫站、地卫站搬迁等情况 ,需重新调整天线来捕捉全数字信号转发卫星。并且 ,使用专用仪器辅助调整天线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太现实。结合实践 ,谈谈在不使用专用仪器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10 0 .5°E、138°E等全数字信…  相似文献   

6.
刘殿文  李俭 《电讯技术》1997,37(2):67-75
随着空间事业的发展,卫星间通信在各种空间活动中成为为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微波,毫米波和光波进行卫星间捕捉、跟踪及通信技术研究的情况,同时概要说明世界发达国家研究卫星间通信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IT时代周刊》2006,(17):13
海尔最新发布的天行者W06笔记本,开创了GPS笔记本的先河。这是一个车载笔记本,带有卫星定位,语音导航,还特别提供了海尔天行者导航软件,把337个城市的详细地图收在其中,并配备卫星接收天线,灵敏捕捉全球24颗导航卫星的信号,实时计算自身的绝对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在卫星光通信链路中利用原子滤光器可调谐特性的新型捕捉系统方案,可以将原子滤光器带宽的典型值减小到0.01nm,该方案可以适应低轨道卫星(LEO)到同步轨道卫星(GEO)任意可见时刻建立链路的需要,本文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贾金辉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10):123-123,126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也得到巨大的飞跃。电视台根据技术发展和卫星覆盖范围调整的需要,经常要对卫星电视节目的传播与接收方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卫星地面接收站也时常调整卫星抛物面天线,使之对准所要收视节目信号的卫星转发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也得到巨大的飞跃.电视台根据技术发展和卫星覆盖范围调整的需要,经常要对发射的卫星电视节目的传播与接收方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卫星地面接收站也时常调整卫星抛物面天线,使之对准所要收视节目信号的卫星转发器.但每次调卫星抛物面天线都要计算其俯仰角和方位角,比较繁琐.这对于工作在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一般工作人员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调整卫星抛物面天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完成卫星定位,需要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追踪。文中针对带有C/A码的L1频段的GPS信号进行定位研究,捕获能从接收的信号中粗略地估算出可见卫星的信号参数,用于帮助接收机初始化跟踪环路,并开始跟踪信号。码跟踪和载波跟踪模块则将这些参数细化,跟踪后即可解调出导航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准确快速地从32颗卫星中捕捉和跟踪预定的卫星信号。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一号卫星综合电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创新一号(CASCOM-1)卫星综合测试设备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具有捕捉瞬态故障、检测故障的动态演变过程、检测软件故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调整卫星天线接收卫星信号让人觉得是个很复杂的工作,难掌握,看到有人在调整卫星接收天线便想看个究竟,但是看过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其实接收卫星信号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它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掌握。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从实际角度出发来调整卫星接收天线,达到较好的信号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秋红 《通讯世界》2016,(21):87-88
由于民航C波段卫星网的极化隔离度指标下降,各站发射功率超标,卫星转发器处于长期功率饱和,严重影响转发器工作状况和寿命,本文研究对民航C波段卫星网的功率调整的方法.及功率调整理论依据.从而改善C波段卫星网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根据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和卫星覆盖范围调整的需要,对其第四套节目在亚太地区的卫星传播方式进行了技术调整。从2000年8月3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由原来用亚洲2号卫星C波段转发改为用3S卫星C波段转发。若要继续接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则必须对原用的接收天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袁泉 《有线电视技术》2011,18(5):89-91,97
本文主要介绍卫星地面接收站站址的选择、卫星信号干扰的排除以及C波段、Ku波段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快速调整等.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数字时代,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做为一种强大的制作手段被充分地运用到影视、广告和游戏制作等相关行业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三维制作软件性能的提高,传统的全人工调整关键帧的制作方法已逐渐被高速度、高质量、极具真实性的动作捕捉技术配合人工调整关键帧的制作方法取代了.  相似文献   

18.
直播卫星传输技术的调整,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调整,更是村村通服务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事关村村通直播卫星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事关广电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卫星地面站发射天线的调整与跟踪是地球站维护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广电卫星地球站经历了几次转星,其中较重的工作就是发射天线及跟踪系统的调整。本文总结了多次调整发射天线的实践经验,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卫星寻找仪     
吴汉青 《电子世界》1994,(10):22-22
<正> 卫星电视正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在卫星电视接收站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抛物面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的调试是关键。怎样才能保证天线精确地对准卫星呢?一种方法是边调整边观看电视机显示图像的质量,此方法的准确度较差。另一种方法是借助于卫星寻找仪,调整天线,使卫星寻找仪指针指示最大,这种方法调整速度快并且很准确。因此卫星寻找仪是卫星地面站安装时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但市售的卫星寻找仪价格较高。本文介绍一种采用一体化调谐解调器的卫星寻找仪,它不仅制作容易,而且显示灵敏度极高,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