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依据河南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投资及经营成本,结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导出了简洁实用的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在合理确定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河南油田特薄层、薄层和中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为热采老区开发调整及动用特薄层稠油油藏提供了经济界限参数,可用以指导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老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散”的特点。经过河南油田稠油开发战线“七五”和“八五”初期艰难的探索和技术攻关,取得了这类低品位的薄层特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成功,大大降低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界限参数。进入“八五中后期以来,河南油田蒸汽吞吐开发单元普遍进入商周期吞吐阶段。如何搞好高周期开发,又成为摆在稠油开发战线广大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他们紧密结合稠油油藏地质特点和开采特征,研究配套了薄层特一超稠油油藏高同期蒸汽吞[对优化技术,研制了商周期吞吐最佳往采工艺参数配套实用图版。高周期…  相似文献   

3.
特薄层稠油蒸汽吞吐界限及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井楼、古城油田特薄层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总结出了此类油藏蒸汽吞吐生产规律;并运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特薄层稠油蒸汽吞吐经济极限油汽比、产量以及不同类型稠油吞吐开采地质参数界限条件;优化了注采工艺参数;阐明了提高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井楼、古城油田 3~ 5m特薄层超稠油油藏地质和开采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特薄层稠油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研究结果 ,系统研究了 70× 10 0m和 10 0× 141m井距条件下特薄层超稠油油藏返层兼采、一套层系开发和两套层系开发的蒸汽吞吐开采厚度界限条件。该技术可用以指导 3~ 5m低品位超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5.
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合理井网密度及加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针对浅层稠油油藏热采目前生产井网、井距形式及井网密度现状,利用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分析、驱替特征、累积产量特征、油藏热平衡、数值模拟及国外稠油采井网密度类比等研究方法,对优化合理井距、极限井距及经济合理生产井数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浅层稠油油藏热采目前的井网尚需进行加密,才能真正有效运用油藏、进而改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高陈家庄南区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效果的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岚 《钻采工艺》2009,32(4):58-6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陈家庄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热采防砂有效期短,层薄、净总比低,热损失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采油厂进行了提高薄层稠油热采效果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展了薄层稠油热采防砂新工艺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有效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开展了油溶性降黏剂+CO2+蒸汽的复合吞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优化了CO2注入强度以及油溶性降黏剂的注入量和浓度,有效提高了蒸汽在薄层稠油油藏的波及体积,同时也有效补充了地层能量;开展了薄层稠油水平井配套技术的研究,优化了水平井注汽参数,研究应用了均匀注汽管柱,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疆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特超稠油开发效果,在普通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吞吐取得了很好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特超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特超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特超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特超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普通稠油油藏转过热蒸汽注汽吞吐后,生产过程中沿用湿蒸汽注汽时的注采参数,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底,油汽比仅达到0.16。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高浅3区普通稠油油藏在不同油藏温度下过热蒸汽吞吐的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现场应用后,油汽比提高到0.2,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疆浅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稠油开发效果,通过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将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稠油热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稠油热采技术进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稠油热采技术是到了新的发展,蒸汽吞吐开采仍然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技术,不同类型的稠油及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注蒸汽的工艺技术又有新发展,自1993年热采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t后,到1997年稳定在1100万t,全国投入注蒸汽开发的稠油储量超过8亿t,油井总数超过9000口,西部浅层稠油油田已部分转入工业性蒸汽驱开采,东部深层油  相似文献   

12.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 ,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 :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 ,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问题 ;而尚未开发的新区大多属于超稠油、低渗、薄层或深层等开采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藏。为改善稠油油藏的热采效果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 :对老区不适合转驱的油田 ,通过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 ,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理论研究及现场工业开发实践表明 ,乐安油田具有汽驱的可行性 ;利用水平井可有效开采超稠油。通过上述开发对策的实施 ,预计胜利油区稠油增加可采储量 96 0× 10 4 t,使该区稠油步入经济合理的开发轨道。  相似文献   

13.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开发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河南稠油油藏埋藏浅,厚度薄,原油粘度高,按照当时国内外稠油油藏蒸汽开发筛选标准,绝大部分油藏不能投入开发.借鉴国内外稠油开发经验,针对本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划分层系、优化射孔井段、合理有效地动态调配注采参数、实施组合注汽技术及强排等措施,使浅薄层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开发技术获得了成功,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开发技术程序.为了进一步提高稠油资源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先后开展了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螺杆泵出砂冷采、热水驱、间歇汽驱等新技术的矿场试验和推广应用,使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资源动用程度由原来的8.3%提高到了75%,为河南油田近10年的稳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应用注采关系曲线计算热采稠油油藏的证实储量”一文的应用与思考,补充了相关经济参数,修正了周期经济极限油汽比计算公式,明确了公式的适应范围。提出了适合热采稠油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的经济极限油汽比计算公式,并以杜229块和马龙湾油藏为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河南稠油油田油藏具有浅、薄、稠、散、小的特点,目前热采老区普遍进入多轮次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注蒸汽热采效果愈来愈差,地下仍滞留相当量的剩余油难以动用,而部分稠油和超稠油采用常规热采难以动用,资源利用率低,稠油后备资源又匮乏,急需研发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为此提出火烧油层在河南浅层稠油油田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结合河南油田稠油...  相似文献   

16.
河南油田特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实践表明,对于油层温度条件下脱气原油黏度小于8×104 mPa·s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技术是成功的,后期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可以改善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注蒸汽开发的采收率。但对于大于8×104 mPa· s的浅层超稠油油藏和特薄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层薄、黏度高、注蒸汽开发地层热损失大、需要注入蒸汽热焓高,常规蒸汽吞吐技术经济效益差,可尝试过热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建议井楼油田特超稠油油藏开发采用五点法井网、100 m×141 m井距开发。  相似文献   

17.
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油藏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不仅与热采方式有关,同时也与注入的热介质关系密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不同地层和注热参数条件下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与纯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并对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增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总结出了烟道气与蒸汽混注吞吐的油藏条件。渤海某稠油油田矿场实践表明,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可改善该油田稠油开发效果,其产能是常规开采产能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辽河油田蒸汽吞吐开发稠油油藏的实践,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认为处于蒸汽吞吐阶段的稠油油藏,其累积产油量和累积注汽量之间,在半对数座标系上,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用注采特征曲线,以油田的油汽比确定其相应的产量,解决蒸汽吞吐阶段的配产问题;又可根据蒸汽吞吐阶段的极限油汽比,计算该阶段的可采储量。曙1-7-5断块已开发10年,应用该方法证实了它的适用性,并在其它油田应用较好。该方法应在蒸汽吞吐两周期以上才能适用。  相似文献   

19.
小断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东油田蚕2X1小断块稠油油藏埋藏深、边底水较活跃,为此提出以热采作为该块的开发手段。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天然能量开采与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确定了油藏合理开发方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以油藏开发经济收益为前提,研究了水平井蒸汽吞吐注采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优化了该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的合理工作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经济界限。研究结果表明,对蚕2X1断块进行开发时,采用高干度、高注汽强度、高注汽速度、短焖井时间的水平井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稠油蒸汽吞吐油汽比指标预测难,热采油藏效益开发经济界限不明确的问题,在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产量和油汽比变化规律研究基础上,利用热采稠油注采特征曲线联立Logistic模型,建立了油汽比经济界限预测模型,实现了原油产量与油汽比的同步预测。通过新疆风城超稠油重18J_1b块实例验证,在注采特征曲线出现稳定直线段时,该模型预测的年产油量及油汽比误差约为3. 0%,结果较为准确。预测该区块2025年达到经济极限油汽比0. 042 5,对应年产油量为1. 03×10~4t/a。该研究为稠油油藏中长远规划及项目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