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球形介孔材料,并以该球形介孔材料为载体制备了乙烯聚合催化剂。利用N_2吸附-脱附、XRD、SEM等方法对介孔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乙烯淤浆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的聚合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自制的球形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呈双峰分布,存在典型的介孔结构。球形介孔材料制备的催化剂的球形度略好于参比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粒径分布略宽。球形介孔材料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氢调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参比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聚合过程平稳,催化活性高,制备的聚乙烯产品形态好,聚合物中粒径在75μm以下的细粉含量低。  相似文献   

2.
对氯化镁/乙醇载体进行了物理脱醇、化学脱醇并负载TiCl_4得到球形聚乙烯催化剂,利用XRD,TG,SEM等方法对载体的物理脱醇过程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物理脱醇过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未脱醇的氯化镁/乙醇载体中,氯化镁和乙醇之间存在多种络合方式,载体外表面光滑无孔,随乙醇含量的逐渐降低,载体逐渐出现孔道和片层状结构。随着载体醇含量的降低,催化剂的钛含量和活性逐渐降低,聚乙烯粉料的熔体流动指数也逐渐降低。采用真空热脱醇法时,即使载体的醇含量相同,但由于批次不同,所制备的球形聚乙烯催化剂也可能性质不同。因此,真空热脱醇法不具备工业化应用的价值,直接使用化学脱醇法,可有效提高球形催化剂的批次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催化剂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是先将无水氯化镁与醇按一定配比升温反应生成氯化镁醇合物熔体,再与含碳的固体载体粉末混合,经喷雾成型制备球形载体的方法。该方法使成球更简便和更可控。所得催化剂载体可无需经过脱醇等工序就可以直接用于球形催化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结合气体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载体硅胶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对4种催化剂用载体硅胶进行了分析。4种硅胶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及其迟滞回线的形态表明,它们的孔隙均含有大量两端开放均匀的圆柱状且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LSG-1硅胶和955硅胶的比表面最为接近,且4种硅胶的总孔容均大于1.550cm3/g,平均孔径均大于21.00nm;4种硅胶的孔径分布曲线均近似为正态分布且孔径分布相似;4种硅胶粒子的球形度均较好,表面呈现出明显的凹凸不平,粗糙且存在裂纹。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醇铝法和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借助N_2物理吸附-脱附、XRD和SEM等技术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载体进行对比。表征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纯度及结晶度更高,杂质少;小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集中且峰形尖锐,峰宽较窄;大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更宽甚至消失;氧化铝由粒径均匀且完整度高的球形颗粒聚集而成;小孔氧化铝载体孔径分布集中,没有大孔;而大孔氧化铝载体除介孔外还含有许多大孔。将两种方法制得的大孔氧化铝载体制备成催化剂,以渣油和蜡油混合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5.5 MPa、氢油体积比650∶1、反应温度390℃、液态空速0.5 h^(-1)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为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残炭及加氢脱金属活性。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醇铝法和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借助N_2物理吸附-脱附、XRD和SEM等技术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载体进行对比。表征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纯度及结晶度更高,杂质少;小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集中且峰形尖锐,峰宽较窄;大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更宽甚至消失;氧化铝由粒径均匀且完整度高的球形颗粒聚集而成;小孔氧化铝载体孔径分布集中,没有大孔;而大孔氧化铝载体除介孔外还含有许多大孔。将两种方法制得的大孔氧化铝载体制备成催化剂,以渣油和蜡油混合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5.5 MPa、氢油体积比650∶1、反应温度390℃、液态空速0.5 h~(-1)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为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残炭及加氢脱金属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氧化铝孔径分布,实验采用不同模板剂,通过扩孔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梯度孔分布的氧化铝载体。考察了模板剂类型、模板剂用量、水粉质量比和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氧化铝载体孔径分布的影响,并采用氮气物理吸附法和压汞法分析了载体孔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剂组合对孔径分布的影响最显著。实验通过引入3种不同尺寸的炭黑,制备出了具有合理孔径分布的氧化铝载体,优化了其孔道结构,使得在提高负载催化剂的性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载体,研究了该复合载体对负载MoNiP制成的MoNiP/TiO2-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两种不同模板剂对复合载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模板剂含量对其晶型、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剂的不同对介孔复合载体孔径的影响较大,未加模板剂直接由溶胶-凝胶法获得的介孔复合载体孔径分布较窄,孔径偏小。十二烷基胺相对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具有更好的拓孔效果。当十二烷基胺与Al(NO3)3的摩尔比为0.5时,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及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党新茹  宫向英  邵三多  郭恩义  韩冬 《石油化工》2014,43(11):1336-1342
介绍了几种常见介孔分子筛(FAU、MFI、M41S系列和SBA系列),综述了介孔分子筛负载茂金属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介孔分子筛化学组成及孔道结构对负载茂金属催化剂活性及聚合产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介孔分子筛与其他几种常见无机载体(硅胶、氯化镁和黏土)的优缺点。介孔分子筛不仅承载了茂金属活性中心,改善了其分散性,而且其特殊的纳米孔道结构对乙烯单体的扩散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导致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二氯化镁球形载体的制备中,采用了高速旋转喷雾法。讨论了此种载体中水含量和醇含量变化对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载体中含水及含醇的较佳范围,并指出二氯化镁醇合过程中加酯进行喷雾成球对载体形态和对催化剂聚合行为均不利。比较了分别以乙醇、正丁醇及正己醇作为醇合物,结果乙醇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