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安防侦察机器人在稳定成像与大范围敏捷跟踪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稳定与快速跟踪技术双模式的安防侦察机器人系统。通过总体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硬件与软件设计、加工与装配、集成与测试实验,实现了安防侦察机器人无线驱动行走、姿态扰动隔离、动态惯性稳定成像、静态长时伺服监视、大范围快速目标捕捉等主要功能目标。实验表明:该机器人既可在危险场合静态监视,又可在逼近目标过程中动态获取高清晰图像。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自动取款机抢劫事件不断发生.文章在对比各个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制作了基于机器人视觉的银行预警安防智能机器人,将实时侦测目标的动作,一旦发生异常将会自动报警,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为了提高在不同情景下的使用率,结合机器视觉提供了手势识别功能,并在图像融合过程中运用小波变换、高斯去噪、模版对比等数字算法,提高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识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尹强  林蓉  李芳 《广西轻工业》2014,(1):73-74,86
通过对辐射环境下探测机器人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一种探测机器人的总体方案,并阐述其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为提升机器人的耐辐射能力,本文从其关键部件入手,分别针对机器人的摄像头、橡胶材料、电缆、电子元器件等提出相应的适应辐射环境的解决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且设计思想和方法对其他辐射环境下智能装备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7,(6):84-86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和实施,智能制造发展迅速,智慧小区、智能安防不断在升级,而在安防门禁系统中,一般的大门功能单一、无身份识别作用,而新型的智能生物识别门禁系统能够通过前端信号部分采集信号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通过后由门禁控制器控制后端的安防大门开启。这种智能生物识别门禁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系统实用性强、安全可靠,能够运用在各种安防大门中,提升安防系统的现代化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很多领域生产发展中,企业应用安防技术可以对部门进行防护,加强企业信息的安全性。近几年,安防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力度日益增大,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控制水平,建立了开放式的平台,可以通过视频等监控设备实现综合性的安防功能。本文通过对智能安防信息化平台设计技术的分析,探索其应用的效果,通过设计平台的研究,分析高科技水平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安防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安装安防监控系统也成为了保障其正常发挥功能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文章将对建筑弱电工程中的安防系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港口及港湾等重要基地的发展,以及水下蛙人装备的日益更新,对港口及水下的安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水下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功率喊话器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系统研制。该系统主要包括水下放音、报警功能及噪声干扰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思远  杨晔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4):171-173,178
与传统的硬机器人相比,软机器人部分或全部由软材料组成,因此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且在与人和环境交互时更为安全.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均为软体结构,经过自然演变,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这些生物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天然地可以为软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灵感.文章首先介绍软机器人的制作,然后从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两方面综了仿生结构在软机器人中的典型应用,为软机器人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多足机器人,可以克服履带式和轮式机器人的缺陷,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在地震、火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后的搜救工作有突出的表现。文章介绍了基于仿生学的多足机器人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概况,展望了多足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承载能力、微型化、提高灵活性、加大对神经网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顾锋 《电子游戏软件》2014,(21):223-223
随着人们对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的关注,安防监控系统对办公楼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的让安防监控系统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笔者从安防监控系统内涵出发,通过系统作用和系统构建原则分析,提出了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的个人看法,以期对办公楼宇的安防监控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的现象,提出基于视觉信息功能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层面进行对机器人视觉信息功能的控制系统构建,采用图像处理的边缘检测和末班匹配功能对机器人进行视觉信息传递,使智能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障碍物,寻找停靠目标。通过实验论证的方式确定基于视觉信息功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压输电线路障碍环境特点及巡检任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越障巡检机器人。行走越障机构采用一个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轮实现线上行走,提供机器人的行走驱动力,采用一个夹紧电机驱动夹紧轮,保证夹紧轮与行走轮刚好夹紧输电线,防止机器人从线上跌落;利用连杆与行走臂构成四连杆结构实现机器人的越障功能。利用ADMAS建立巡检机器人虚拟样机,研究水平行走和爬坡时机器人的驱动特性,仿真结果为机器人电机选型、载荷特性分析和控制策略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静态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理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免疫网络仲裁机器人的行为,将抗体和抗原类比为机器人的行为和机器人所在的环境,人工免疫网络作为主要的行为仲裁机制,有效地选择和精炼执行任务,并基于Webots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环境中具有高度的自制性、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使机器人适应各种灾区复杂地形,人员无法直接进入的恶劣环境执行搜索、救援、运送物资或者在反恐救援中执行反恐侦察或对目标进行打击的功能,设计了一种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电脑上位机无线控制的四足机械结构与轮式结构相结合的机器人。四足仿生行进和轮式行进均可使机器人灵活运动,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多地形适应性。机器人携带高能电磁炮,可对目标实施物理攻击,机器人采用C语言自主开发的电脑上位机无线控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信号强度高,穿透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使用开源3D动画制作软件Blender作为虚拟现实引擎。借助其三维建模功能和逻辑运算引擎以及物理运算引擎,搭建虚拟现实环境。使用Solid Works建立KUKA KR16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Blender虚拟现实环境中。介绍向机器人模型各关节部件绑定骨头的方法,以及各关节骨头的再生方法及其自由度设定等内容,最终完成虚拟现实环境下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整体建模。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3日,霍尼韦尔公司(H oneywell)在北京拉开了以“霍尼韦尔安防工业安防的首选合作伙伴”为主题的北京-西安-上海工业安防监控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路演的序幕。霍尼韦尔安防(H oneywellSecurity)隶属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集团(ACS),是世界最大及最富经验的电子保安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正保护着全球数百万的家庭、工厂、企业单位、商业机构、公用事业及政府机关。霍尼韦尔安防提供品质卓越的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智能家居产品及功能完善的系统集成,努力确保全球工业的未来并令人们的商业环境、生活环境更加…  相似文献   

17.
安防系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推进了安全系统的发展。安防系统在当下社会背景中,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保障安防系统的高效性和清晰度,完善安防系统的功能,体现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安防系统内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参考相关标准对安防索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安防索按其使用长度分为滑动型安防索和固定型安防索。安防索所使用的钢丝绳、锚具、缓冲装置和滑动装置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和验证。腐蚀是影响安防索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安防索的防腐年限一般与主体结构寿命相匹配,一般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制作。  相似文献   

19.
为在各种人类不便到达的地区进行数据采集、探测等工作,越来越多移动式机器人被使用,六足机器人因其在步态上的高适应性成为移动机器人领域中的主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Raspberry Pi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款六足行走机器人,具有多自由度结构和离散落足点,可进行丰富的步态设计,以适应各种非结构化地形,同时结合摄像头、传感器等功能模块,使其具备远程控制、实时监控、自动避障等功能,以达到在各种复杂地形环境下稳定行走并实时高效采集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机器人防护面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机器人防护面料的需求及研究状况。分析了机器人防护面料与人体防护面料的区别。指出:高温机器人防护面料基布可选芳纶纤维、芳砜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等,基布后整理可以采用涂层整理、层压铝箔整理、磁控溅射镀膜整理等;高湿环境工作机器人防护面料可进行防水涂层剂整理,或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层压处理;无尘环境工作机器人防护面料可以利用防静电处理或在织物内添加导电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