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4):505-509
坡折带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明显控制了上覆地层分布、岩性岩相变化和油气藏的分布。通过层序地层法恢复古地貌,在川中-川西过渡带识别大型地貌坡折带,川西地区晚三叠世接受其西部和东部两个方向的物源供给。在大量岩心观察、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研究基础上,认为在坡折带控制下,龙泉山断裂带以西须二、须四段发育砂质碎屑流重力流沉积,分析其基本特征和储集性能,最后指出砂质碎屑流储层物性总体优于川西地区南部其它类型砂体,是新型的勘探对象,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210-212
四川盆地普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为海相碳酸盐开阔台地沉积,已钻井资料揭示该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古地貌特征分析是预测储层有利发育区的关键和基础,分析原始地形对沉积和成岩过程中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为预测勘探有利区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茅口组地层单井沉积相特征,运用地层倾角校正求取地层真实残余厚度,选用残余厚度法开展古地貌恢复研究,按照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及岩溶高地三种二级古地貌单元刻画出茅口组古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210-214
四川盆地普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为海相碳酸盐开阔台地沉积,已钻井资料揭示该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古地貌特征分析是预测储层有利发育区的关键和基础,分析原始地形对沉积和成岩过程中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为预测勘探有利区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茅口组地层单井沉积相特征,运用地层倾角校正求取地层真实残余厚度,选用残余厚度法开展古地貌恢复研究,按照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及岩溶高地三种二级古地貌单元刻画出茅口组古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地震破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边坡的主要破坏类型、分布特点和防治建议.研究表明破坏类型主要为坡面碎屑流、崩塌落石,但未造成沿线欠稳定边坡的整体破坏;此类灾害具有影响路段长、偶发性明显、发生部位难以精确确定等明显特点,并导致后期发生坡面碎屑流和稀性泥石流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且这一风险将长期存在;对于此类灾害,其防治宜遵循绕避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龙脖河地区地层系统是一套由印支( 青藏滇) 板块俯冲碰撞扬子板块造山时形成的混杂的构造复合地质体。其主体地层应为二叠纪的泥砂质- 火山岩建造,混有元古宙岩块和三叠纪岩块。其成矿作用主要受二叠纪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控制。采用造山带区域地层学———非史密斯地层学方法来恢复其原始状态,有利于查明成矿作用、矿体产出规律,找矿才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车西地区具备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北部陡坡带扇体发育。但由于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砂岩展布规律和有效储层发育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通过对古水深、古物源、古地貌、古旋回等控砂机制的深入研究,明确了车西地区砂砾岩体的分布规律和有效储层的发育特点,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和潜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389-393
多年油气勘探表明,黄骅坳陷板桥地区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传统分析方法,包括古地貌分析、重矿物特征和砂体分布等资料,对区内沙二段的物源区及其母岩性质、物源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板桥凹陷沙二段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燕山构造带和西部沧县隆起,且在盆内发生交互混源,而南部港西凸起物源作用较小。此次物源研究对该区下一步进行沉积相带的划分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许多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建筑在岩溶地层之上,我国可溶性岩层分布广泛,如何勘探岩溶地基,防止发生病害,是许多工程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综合探讨了岩溶地层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岩溶地区地貌的一般特征。通过对几个岩溶地基工程的勘查和加固处理,说明用灌浆或旋喷的方法整治岩溶地基是成功的,值得推荐。文中对灌浆和旋喷的工艺过程也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高青断裂带向东紧临博兴洼陷,是一个多层系含油、高油气丰度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但由于对该区构造、地层格架、油气成藏等基本地质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特别是前第三系,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改造,构造格架,地层分布更加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对高青地区中、新生界构造-地层格架、构造格局、油气分布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加快本区油气勘探进程,对丰富复杂断裂构造带油气勘探的技术与理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4)
本文将川西地区地势地貌和气候进行概述,依据层次分析法将川西地区的土壤划分为旱耕地适宜类等、水田适宜类等、林地适宜类等和牧地适宜类等,依据制成的分幅土壤图,汇总计算出这四种适宜类等土壤的面积,对其低产的土壤障碍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长江流域铜陵段的地貌及构造特点,通过勘探试验揭示了其地层特征及分布情况,并获得了各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而分析了各土层对钻探的影响,为今后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柔性防护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碎屑流防治的防护结构,目前缺乏综合考虑碎屑流冲击荷载组成特征及支撑绳受力特征的力学模型对其防护特性进行评估。基于碎屑流冲击拦挡结构的2种冲击模式,并考虑动、静及摩擦冲击荷载的组成,构建碎屑流的冲击荷载计算模型,并在考虑碎屑流不同冲击阶段和冲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索结构力学,建立考虑碎屑流荷载组成和支撑绳受力特征的柔性防护网力学简化模型。对比碎屑流冲击柔性网的室内滑槽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底部支撑绳冲击荷载计算结果比试验值偏大,坡面堆积工况下的冲击荷载和柔性网受力计算结果基本符合试验结果,而连续冲击工况的计算结果大于试验结果。总体上,力学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其余支撑绳上所受荷载的非线性分布特征,且计算结果偏保守。  相似文献   

13.
深切河谷岸坡卸荷带发育,卸荷带范围及性质决定着大桥及墩台位置的选取;平硐勘探耗时长、费用高、安全性差,利用半合式单动双管钻探技术采取原状岩芯样,可快速、经济、安全地对岸坡进行勘探,快速有效地进行岩体结构面及RQD的分析统计,以定性及半定量成果确定卸荷带发育情况及性质,为岸坡稳定性评价奠定基础;在某大桥岸坡勘察中首次采用半合式单动双管钻探采取原状岩芯+整体无损岩芯转移保存技术,进行岸坡卸荷带的原位研究,有效证明了该技术可部分替代平硐勘探,为今后类似大桥岸坡卸荷带快速勘探提供勘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调查、勘探与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对1920年海原地震宁夏石碑塬低角度液化滑移启动机理、地貌形成特征、失稳过程及其滑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碑塬低角度液化滑移是1920年海源地震在特殊地层结构及高烈度地震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饱和砂质黄土地层的液化滑移;液化滑移过程包括液化启动、抛射加速、滑移堆积等3个阶段,液化滑移具有高速和长距离流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液化启动是大规模滑移的触发机制;高峰值的地震加速度放大及惯性抛射是液化滑移高速远程的驱动机制;特殊的下部隔水层和中部饱和砂质黄土层的地层结构是大规模低角度滑移形成的物理基础;液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不同层位土体的运移速度差及拉张推挤作用是形成峰谷相间波浪起伏地貌的原因。研究结果对强震作用下低角度黄土地层地震液化滑移灾害机理的认知与该类滑坡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验证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6):31-33
为深化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的油气勘探,通过分析成藏特征与有利条件,研究了东斜坡地区深层的油气成藏和勘探新领域。结果发现,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界面上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的重要目标,其目的层系油质轻、保存条件好、存在有利相带与相对优质储层,因而具备形成高产的潜力,并可能主要位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单井相、地震相分析和井震结合等方法,预测了有利相带的空间分布及主要发育的圈闭类型,发现有利勘探面积大,岩性—地层圈闭广泛发育,且当前勘探程度低,故勘探前景广阔,可望开辟勘探新领域,值得在下步勘探中加强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能源进口西南通道。其云南区域横穿滇西横断山脉、滇中红层高原,在地质复杂、高降雨及管道作业带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管道铺设区域坡面滑塌、地表流失和地貌恢复困难,仅在龙陵至弥渡337 km区域在2015年就发生坡面滑塌13处、水毁漏管30处、在破碎砂砾岩近30 km区域地貌仍无法恢复。仅针对云南横断山脉区域山区管道坡面水毁从地层扰动、降水强度、地形地貌和建设期治理措施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型柔性疏导方案并列举了应用实例。经实际应用,该设计方案具合理可行,具有施工难度小、工期短、一次性投资少、施工安全系数高和环境协调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抢险工程和临时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7.
山区松软土中易夹有无规律和随机性的大粒径块石硬层,按规范要求的常规勘探点布置密度难以准确查明局部的硬夹层,对于黏性土、碎石土及砂类土等多元结构谷地区地层,应对地基下夹有大粒径块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验证,并调整勘探为纵向每20~40m布置加密勘探孔及每50~100m设置不少于2孔的勘探横断面,以查明地层结构及所夹大粒径块石组成和分布状况。为此,考虑填挖高度和地层分布,采用穿透力强的桩板结构及换填处理并结合高超载预压等进行有效处理,保证了施工顺利实施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1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特性 1.1上海软土地基类型 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区.根据土层特性及住宅工程实践经验,上海软土地区可分为3种地基类型: 1.1.1为上海地区正常地层,简称Ⅰ区. 1.1.2为浅层砂分布地层,简称Ⅱ区.该区在浅层藏有②3层砂质粉土、粉砂,有一定厚度(6~15m),有利于地基土附加应力的扩散,且排水4结条件好,能有效地控制基础沉降,但有土质不均匀、土性变异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土层性质、勘察方法和勘探深度的选择、持力层确定以及地基类型选择等许多工程勘察同题.在此介绍了舟山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地貌,并针对其土层分布,提出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谭沃新 《山西建筑》2012,38(2):78-78
以韶关地区丹霞组砂岩残积层和风化层为例,叙述了砂岩残积层和风化层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分析了砂岩残积层和风化层的勘探和分层方法,介绍了韶关地区的工程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经验,以期指导该地区勘探钻孔施工和地层界面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