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时,大家会认为ISP就是为公司、企业、机关组织进入国际互联网提供电脑接入服务的机构,人们可通过由ISP提供的通道进入Internet,用市内电话费与远隔万里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查询信息。然而,和电脑接入同样重要的信息接入服务也是ISP们的另一特色。谈到信息接入服务就涉及到互联网网址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铺天盖地而来的Internet大潮在中国颇塑造了一批ISP。要衡量国内ISP孰优孰劣,分析ISP市场的现状,最主要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价格和服务。从服务的角度看,首先ISP提供的不应仅仅是接入服务。而目前有些ISP,虽然用户较多,但ISP本身对这些用户是谁、有何需求并不了解,只是简单地提供一条接入Internet的途径。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Internet浪潮风起云涌,我国的Internet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1997年4月15日,北京地区登记注册的ISP已达30家。其中,能够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的ISP有20家左右。但在Internet服务业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几乎所有的ISP都面临着由于开支庞大、用户数最少而导致的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生存危机。用户数量少,除国内计算机业与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外,国内用户对Internet了解尚少、接受程度不高也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国内ISP而言,在想方设法争夺有限用户的同时,培育Internet用户市场更是当务之急。 为了了解目前国内Internet用户的使用状况及需求,《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在1997年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Internet用户调查。由于本次调查是在计算机用户中展开的,因此在本调查中使用过Internet的用户比例势必远远  相似文献   

4.
1994年Internet这个对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新鲜事物被当时为数不多的几家ISP带进了国门。风雨飘摇地走过了这几年,Internet在中国从无到有,到现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ISP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ISP的道路却是曲折而艰难的,从以Internet接入服务为主的IAP。到结合信息内容服务的ICP,到现在的转向搞软硬件开发、搞系统工程……中国的ISP为了谋求生存绞尽脑汁,从事着几乎所有与Internet有关的业务,本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俱不到,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服务和发展方向,在各个业务层次中都形成不了足够的规模,景况堪虞。市场是残酷的,也是不断发展着的,Internet以它巨大的活力飞速地发展着,我们的Internet用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接入Internet,在上面聊聊天看看新闻,他们希望在上面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ISP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ISP的主要业务。  相似文献   

5.
企业接入Internet,必须通过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又称为“ISP”)。目前,在国内大城市里,有很多ISP,他们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满意的ISP。  相似文献   

6.
中美ISP比较     
ISP,是InternetServiceProvider的缩写——Internet服务供应商,网民通过网站进入Internet世界的驿站和桥梁。驿站和驿站有别,桥梁与桥梁不一。拿中国ISP与美国ISP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在相同的行业里,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1 经营骨干网的ISP的比较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M·麦特卡尔斐(RobertM.Metcalfe)将美国的ISP分为4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骨干网ISP商”(BackboneISPs)。它们从事高速的长距离回路接入服务,使用大型的、高速的路由器和转接器提供服务。美国经营骨干网的ISP,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1996年,美国新的《…  相似文献   

7.
ISP多干点儿     
毫无疑问,Internet 越火。带动的 ICP、ISP 就会越火。但是随着这个趋势的发展,ICP、ISP 原来划分的单纯界线就会变得愈发模糊。实际上,要想赚钱,要想赢得更多的商机,ICP、ISP 需要做更多的增值服务来扩大自己的营业范围。对于 ISP 来说,从纯粹提供 Internet 接入服务上得到的收入,正在逐年下降,单纯的接入既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也不可能使他们在竞争中获胜。ISP 除了进行市场转移外别无它法。他们在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曾经是互联网急先锋的ISP,4年一路拼杀下来,再难在接入服务上找到盈利空间,上网费一降再降,无非是想笼络住用户,然而用户多了,是否会像北京的道路一样交通拥堵?作为向所有Internet用户提供最基本的拉入和网络资源服务的ISP,有没有可能最终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基础支柱型行业? 这就要看ISP们是否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迎接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大小小的 ISP 公司曾是人们刚刚踏入 Internet 乐园时最熟悉的航标。在互联网还无概念可炒,也还没人知道门户站点是什么的时候,人们对Internet 的要求只是简单的接入,以及电子邮件服务,ISP 是这块未开垦之地当仁不让的潮流领先者。四五年过去了,ISP 的变化已十分明显,原来的那些以接入服务起家的公司已不能用统一的 ISP 这个词来形容了,新兴的服务不断产生,陈旧的业务也逐渐退隐,并且随着各种互联网经营模式的诞生和风行,ISP 们也似乎从舞台的中心退到了角落。咎其原因,单纯的引路者角色已不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带宽紧张情况的缓解也使接入服务的利润逐渐减少,导致 ISP 们纷纷让位。但没有人愿意被遗忘,数据中心,企业上网解决方案等新业务的产生又为 ISP 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它们的分析和关注也对对互联网依赖程度日渐增高的企业用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曾明 《软件世界》1997,(5):9-11
Internet入网服务机构ISP(InternetServiceProider),也称为Internet服务供应商,是提供Internt接入服务的机构。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现在已涌现出大批ISP可供观选。他们的服务内容、区务费用和服务质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选择一个服务优良、受费公道的ISP是进人Internet的首要步骤。一、提供的Internet连入方式在选择ISP时主要应该考虑的有以下7个方面的要素:ISP提供的Internet连入方式一般主要有两种:专线走入和电话拨号连人。目前,国务院批准的具备Internet国际通信出入口的互联网络,分别由邮电四、电子工业部、国…  相似文献   

11.
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严重滞后于人们对信息需求增长的脚步,接入速度的受限,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接口带宽不足,严重影响了用户、ICP和ISP的使用和服务。 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针对国内ISP、在华跨国公司、有跨国业务的国内企业、智能化小区等对国际Internet接入带宽和传输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客户,推出了卫星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解决方案。利用卫星直接从国际ISP接入Internet骨干网,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两家电子商务网站因黑客问题而对簿公堂,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浓墨重彩报道此事,网络安全及网站对用户的服务等问题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同时我们也看到,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ISP对于网络上一切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ISP向用户提供的Internet接入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外包等服务无法做到稳定可靠,那么网上的电子商务活动和ICP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的安全无疑是纸上谈兵。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北京ISP行业中的资深企业——2911畅捷网苑的总经理罗桂华先  相似文献   

13.
小知识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即Internet服务提供者,指Internet网络用户接入、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它是网民进入Internet世界的驿站和桥梁。目前,中国经营骨干网的ISP共有5家:由原邮电部于1994年投资建设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由中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Internet,象ISP、E-mail、主页、下载……这样的新名词在报刊、电视中随处可见,上网已经是年轻人新的生活时尚。Internet仿佛是哇哇落地的婴儿,带给我们无尽的喜悦与希望,也夹带着太多的无奈与烦恼。 仅仅在两三年前,大多数人还不知网络为何物。一些有识之士勇敢地闯入了网络接入服务的领域。随着Internet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都看好Internet接入市场,纷纷投巨资涉足这一领域。但是,与人们的美好愿望相反,大多数ISP都发现Internet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有些还不得不改弦易辙。到底Internet是不是聚宝盆呢?lSP有前途吗? 笔者进入Internet行业时间不长,又才疏学浅,斗胆预言:希望的曙光就在前面,ISP良性发展的时机即将到来。究其原因有四:首先,国家对信息行业非常重视,在政策上积极促进行业发展。其次,电信企业也逐渐认识到ISP的  相似文献   

15.
“说到底,接入服务、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毕竟是不一样的”。在本期封面文章中,263董事长李小龙若有所思的说了这么一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某IT媒体发表了一篇“拨乱反正”的文章,里面强调的也是这个意思——这些事情是不一样的。当时那篇文章还指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的准确名称应该是IAP而不是ISP,ISP其实是整个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万用信息网有限公司(简称万用网)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专业国际互联网络服务公司,拥有直联国内最大骨干网 CHINANET 的大型网络平台,通过它向用户提供全面的 Internet 接入服务(ISP)、Internet 信息服务(ICP)及电子商务等各项服务。万用网不仅在传统的ISP 和 ICP 服务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且在 Internet 增值业务上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各项业务的发展需求,VPN 等一些新技术在万用网应用起来,为企业内部和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和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To be or not to be,it is a question。——这句话是莎翁的不朽名作《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的名言,意思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恰巧的是,对于现在中国的ISP来说,这句话确实是最好的注解。 ISP与互联网一样,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自从Internet跨出美国开始在全球盛行,ISP便如影随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ISP的全称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盛名卓著的“美国在线”(AOL)就是一家ISP。Internet在1995年大举“侵入”中国,在此后短短一年时间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大量的ISP。这些ISP主要是做接入服务的民营企业,它们对于这块代表了高新技术和未来趋势的新兴市场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Internet和任何其他产业一样,也有着自己的“生态链”,那就是:网络基础设施(中国电信)——Internet接入(ISP)——门户和内容(ICP)——Internet应用(电子商务,包括网上交易、网上拍卖等)。只有当“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部健康发展了,整个生态链才会越长越“粗”,茁壮成长。可是,令人失望的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两年来,中国的ICP和电子商务这两个“生态环”受到了人们的大力追捧,而作为生态链底层的ISP却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9.
“聪明”的网络 本刊记者 郭弘 SmartNetworking是Cabletron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基于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智能性开放式体系。利用SmartNetworking,Cabletron公司为电信服务商和ISP提供Internet接入平台、千兆位交换式路由器以及网络管理平台;为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局域网和ATM骨干交换机、第3、4层交换机、远程访问服务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局域网交换机和多种Internet接入设备;为个人用户提供ISDN和xDSL等网络接入产品。使得对Internet的高速访问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历经数年发展.Internet终于在中国扎下了根,上网用户210万,意味着这片新疆域正在变成令人瞩目垂涎的沃土,而我们听得耳熟能详的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们正是这片疆土上最早的拓荒者(也是淘金者)。是他们修建了道路(接入)、建造起城堡(网站)、承担着管理、服务并初步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上千万国人体味到Internet的乐趣,他们大多从此与之难舍难离。上千家的企业进入网络,把自己的招牌招扬于世界……这些就是ISP们不可磨灭的业绩。时至今日,这些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网络先行者的境况又如何呢?本刊现就此走访了东方网景公司。东方网景从起创业初期所追求和遵循的就是电信服务商的经营模式,发挥与电信互补的成套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