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单级入轨和两级入轨的运载性能出发,结合中国航天实际条件,提出研制以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为基础的两级入轨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途径,并提出一种小型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2.
某厂径950mm轧机推拉床推杆使用一个半月后发生断裂,本文通过对其他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定及微观检验分析,获取了推杆断裂的失效原因,主要是其内在质量不良引起的早期失效所致。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揭示推土机金属结构件故障潜在原因的故障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建立了能预报规定期内金属结构件故障频数回归模型;并对金属结构件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结构件故障频数不仅决定于金属结构件材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拉强度,金属结构件的抗弯刚度、铰接件耐磨性能及随机载荷.而且同推土机工作环境气温密切相关.在冬季,低气温条件下,金属结构件故障具有多发性.金属结构件故障模式主要是推杆弯曲、推杆连接斜撑部位产生裂纹以及连接推杆和机架用的球铰接损坏等.推土机工作装置的薄弱环节是连接推杆和推土机用的销和销孔.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外抱块式制动器和液压推杆点盘式制动器的特点,对液压推杆点盘式制动器,特别是对无级自动补偿装置进行了分析,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针对ZY6400/21/45液压支架推杆进行研究,在建模的基础上,对液压支架推杆的受力状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出了推杆的应力、位移、应变及安全系数的分布情况,进而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液压支架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推杆齿条传动的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给出了推杆齿条传动主要参数的设计公式与推荐值,为该传动的设计及加工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行直动推杆传动强度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模糊理论引入平行直动推杆传动的设计中,分析了平行直动推杆活齿传动工作应力的随机性和许用应力的模糊性,并推导该传动强度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最后给出一数值实例。  相似文献   

8.
以MATLAB为辅助工具,给出了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基本推杆运动规律时的基本尺寸优化设计方法,使凸轮机构的体积和最大压力角达到最小。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式,给出了分段函数、间断点时的处理办法及初始值的确定方法,为其它推杆运动规律如各种组合运动规律的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电动推杆炉,由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操作简便,运行可靠。本文主要介绍电动推杆炉顺序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滚子摆动推杆凸轮机构与摆块机构,综合成摆角可调的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并针对其工作原理及特性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载人飞船飞行试验过程中故障理论与决策特点和可能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的典型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在载人飞船故障诊断和决策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的一个系统模型框架,该框架对于建立飞船工程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神六飞天”标志着世界栽人航天领域已经进入俄、美、中三足鼎立的新时代,也表明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起点高、跨越性大、首创性强、带动性好、成本低、协作性强为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无人机干扰航班正常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研究终端区内无人机与有人机的碰撞风险,本文构建3类典型场景:无人机与有人机在航路中运行;无人机与有人机自由飞行;无人机自由飞行,有人机在航路中或沿进离场程序飞行。场景一使用Reich模型,利用正态分布函数计算碰撞概率。场景二使用气体模型,考虑航空器速度大小方向对碰撞概率的影响。针对前两者的局限性,提出更符合实际运行场景三的改进碰撞模型,通过有人机与无人机的4D航迹冲突,结合蒙特卡洛法进行仿真,计算有人机与无人机的碰撞概率。结果表明,基于4D航迹冲突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能够满足终端区内有人机/无人机碰撞风险估算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载人密闭舱室整体舒适度,提升作业人员的生理、心理舒适性与工作效率。对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评估方法展开深入探究,在完成舱室整体舒适度评估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明确影响舱室综合舒适度的基本事件并进行重要度排序,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指导载人密闭舱室设计。构建了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模型,将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影响因素划分生理环境、物理因素、主观感受3个中间等级,下行提取17个基本事件,综合模糊贝叶斯(Fuzzy bayesian networks, FBN)方法进行正向诊断,评估载人密闭舱室的整体舒适性;展开逆向因果推理,寻找造成舱室不舒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实例探究中选取西北工业大学载人密闭实验室进行整体舒适度评估,并通过16位被试人员的主观评价验证了载人密闭舱室FTA-FBN舒适度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逆向推理计算各基本事件对舱室整体舒适度的影响概率并进行排序,指出载人密闭舱室设计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非线性神经元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天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动态逆与状态反馈控制相结合的神经元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成功的将其应用于登月舱软着陆过程的控制问题.该方案包含两部分:①应用神经元网络通过学习建立被控系统的非线性动态逆模型,实现被控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②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构造系统的神经元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本文给出的仿真结果显示出神经计算学在航天器控制问题中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移动载人月球车相关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未来载人登月探测的重要任务.根据载人月球车的需求,本文从航天员操作舒适度和操作工作空间出发,设计了一种面向载人月球车操作的力反馈手柄,在具体的场景设计下可以带给航天员力触觉感受,辅助航天员进行安全、有效的驾驶行为.基于力反馈手柄的移动载人月球车操作控制系统包含力反馈手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力反馈手柄主要由二自由度旋转机构、手杆、带光编码器的直流电机组成;硬件系统为STM32单片机及相关接口电路,STM32作为下位机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指令信号和力反馈信息,并且向上位机反馈手柄位置信息;为完成移动载人月球车操作控制系统的仿真测试,软件系统是基于unity3D所开发的月球车驾驶场景,搭载使用虚拟传感器,做出驾驶行为决策解算出相应的力反馈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力反馈手柄能较好地辅助航天员操纵载人月球车,有效提升了载人月球车的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载人探测,提出一种时间严格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建立了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了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并且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各转移阶段的发射、到达窗口和最优往返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能够控制在5 km/s以内,可以满足未来300 d内的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8.
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相结合,构建数字化虚拟仿真模型;以快速相应与评估为标准,将人体舒适性进行分区,并对载人潜水器空间与功能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依托人体生理学特征获取人体舒适性区域特征及空间约束映射,建立7项评估指标;结合6项人因评估工具构建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模型,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空间舒适性可视化评估系统,并通过某型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优化设计,对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和可视化评估原型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任务作业姿态严重影响人体舒适性评估的准确性,狭小的舱室空间及舱内设备的布局进一步增大了作业姿态评估的难度.采用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的描述多种姿态下空间舒适性程度,同时多源和可视化的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设计方案评估效率以及评估结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The space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testing the Marangoni drop migrations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spaceship projects of China, In comparison with similar devices, it has the ability of completing all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s by both auto controlling and telescience methods. It not only can perform drop migration experiments of large Reynolds numbers but also has an equi-thick interferential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综合利用GIS和GPS技术,研究解决了电子地图管理,三维地图的算法模型与生成方法,搜索救援最优路径选择模型与算法等技术难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飞船着陆救生的自动化指挥水平,以满足载人航天任务着陆救一的快速救援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