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志添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1):143-144,151
阐述了广东省连平县锯板坑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特征,指出了该矿区的找矿远景区。认为该矿床属于岩体外接触带成矿,矿体主要受EW向石英脉控制,形成地层、构造、岩浆岩互相影响的成矿体系,EW向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体具有"五层楼"形态成矿特征。邻区蓝顶屋地段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是好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找寻与隐伏花岗岩伴生的矿床是栗木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的目标和难点。前人找矿勘查主要集中在侵位较浅的第三阶段花岗岩,对侵位较深的第二阶段花岗岩的认识则局限于其上部脉状矿体,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针对花岗岩型矿床地质特征,重新总结了栗木矿田含矿花岗岩垂向分带特征,垂向分带包括岩体内带和岩体外带,内含3个成因类型和5个工业矿床类型;研究揭示了构造活动对岩体垂向分带及成矿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二阶段花岗岩体侵位于较深的部位时,往往形成多层矿,其岩体外带岩脉及脉型矿多位于主岩体较远的上部,而第三阶段花岗岩侵位于较浅的部位,其岩体外带岩脉及脉型矿多位于主岩体较近的上部甚至与花岗岩相连。依据花岗岩垂向分带特征,找矿勘查首次在第二阶段花岗岩中发现了蚀变花岗岩型钨锡矿床,鱼菜、三个黄牛2个矿床初步规模分别达到了中型、小型,并对其外带脉型矿取得了新认识;在外围数个区段新发现了数条具有工业意义的钨锡矿脉,取得了找矿成果突破。基于对花岗岩体成岩成矿垂向分带的研究,认为栗木矿田仍有较大找矿潜力,并圈定出2个找矿靶区,即老矿区深边部隐伏岩体形态上的岩沟凹陷内相对突起部位以及水溪庙东南,西部香粉厂、黄桶界—沟挂垒等区段深部。  相似文献   

3.
大湖塘矿田位于江西北部九岭钨多金属成矿带中部,面积200多平方千米。矿田自上世纪50年代勘查至今,就矿找矿的主要方式有就异常找矿、就浅部矿找深部矿、就单一类型矿找多类型复合矿、就钨矿找钼矿及就模型找矿五种。在勘查过程中,运用地球化学异常、成矿系列、成矿分带及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等理论,通过就矿找矿方法,面中求点、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开展工作,由异常到发现钨多金属矿床(点),由单一的石英大脉型找矿,向以细脉浸染型、蚀变花岗岩型、脉带型、隐爆角砾岩型为主的"多位一体"矿床系列组合找矿,由单钨矿种向钨钼共生矿种找矿,相继发现了石门寺、狮尾洞、大雾塘、昆山等矿区大—超大型钨钼矿床,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勘查实践证明,就矿找矿是提高找矿效率、增加资源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栗木矿田锡钨矿床与花岗岩体的多期次侵入有着密切关系,而花岗岩体的侵入形态又受限于构造、地 层等因素。 因此,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过程的分析与总结,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等找矿勘查工作至关重要。 针对栗木矿田地层、构造、岩浆岩三要素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揭示了三要素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成矿 作用的关键过程与机制。 研究表明:①花岗岩的含矿性既与初始岩浆的含矿性有关,又与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气液分 异程度及构造活动强度有关。 ②矿床分布明显受隐伏岩体形态影响,而隐伏岩体形态又受基底构造层断裂和盖层断 裂控制。 ③岩体上覆围岩地层的岩性对形成的矿床类型及矿化蚀变分带有明显的制约,上覆围岩为灰岩、大理岩,有 利于形成完整的矿化垂向分带;上覆围岩为页岩、硅质泥岩和泥灰岩,仅有利于形成岩体内带石英脉型钨锡矿,不利 于其他类型矿床形成;上覆围岩为砂岩,介于两者之间;④矿区成矿过程是岩浆热液在地层、构造、岩浆三要素控制下 的综合反应。 上述分析可作为勘查技术组合分析的主要地质依据,指导隐伏花岗岩型锡钨矿床的找矿预测和勘探。  相似文献   

5.
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床位于NNE向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与南岭纬向多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交汇部位。通过对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的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及其构造破碎蚀变带、节理裂隙蚀变带和花岗岩岩体隆起部位,其中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岩石主要成矿元素Rb的背景浓度较高,该地层是铷矿(化)体的主要赋矿层位。通过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认为矿物质来源与火山岩和燕山期岩体有关,区内角岩型铷矿、云英岩型铷矿、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构造破碎蚀变带(岩)型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及细脉浸染型锡矿、铅锌矿、铜矿矿床成因是以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充填交代作用为主的多阶段、多期次成矿的,是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及不同的部位形成的具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相似文献   

6.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南岭海西期坳陷带的东段。柿竹园、芙蓉、瑶岗仙等许多大型-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都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区。通过分析该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典型花岗岩岩体特征,总结成矿规律。认为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并控制成矿,区内典型花岗岩对钨锡成矿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西北部八字脑锡(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国内同类型矿床,对景德镇西北部八字脑锡(钨)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的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北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在岩凸的顶部易形成蚀变花岗岩型矿体,而北北西向次一级张扭性裂隙控制着含锡钨石英脉带的分布和产状。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带)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从而来指导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岭背矿区钨矿为中国地调局"湖南桂东—汝城地区钨锡多金属矿远景调查"项目新发现的钨矿重要矿产地,位于白云仙矿田南部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在4条云英岩化构造带(Ⅰ、Ⅱ、Ⅲ、Ⅳ)中,圈出9个钨矿体;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钨矿床,矿床规模达大型。  相似文献   

9.
<正> 九龙脑钨矿是以原生云英岩石英细脉带型黑钨矿为主的气化-高温热液矿床。矿脉一般宽度为1—2公分,单一矿脉延伸长度很少超过10米。各种围岩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有的还较富。整个矿体是由各种不同结构、构造以及不同矿物组成的石英脉和围岩组成。石英脉互相穿切构成网状。矿物组成复杂,但除黑钨矿外,其他矿物(包括硫化矿)含量极少。黑钨矿是矿体的主要金属矿  相似文献   

10.
徐家尖矿区隶属江西省浮梁县,位于江西九岭—鄣公山铜铅锌钨锡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徐家尖钨锡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作了初步探讨。表明徐家尖钨锡矿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体侵入、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及裂隙带密切相关,在接触带及附近形成钨锡矿体,属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旨在为今后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抛砖引玉,以求进一步扩大矿区及周边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临武县铁砂坪矿区锡多金属矿位于湖南著名的香花岭矿田的北东部。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蚀变、矿化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区是锡、钨、铅、锌、铍多种有用组分富集地段,矿床类型多,找矿潜力大。论述铁砂坪矿区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矿床成因,初步分析其找矿前景,研究其矿床成矿地质规律,此对香花岭矿田外围的深边部寻找锡多金属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下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缘的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中,成矿条件优越。为给大义山地区找矿提供指导,在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控矿因素进行研究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有破碎带脉型、层间破碎带型及接触带矽卡岩型3种矿化类型,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岩体提供物源及热源,并控制矽卡岩型矿脉的产出及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曾庆友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1):111-114,117
小龙钨矿床为一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钨矿床,以第一手详实地质资料为基础,试图从小龙钨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控矿要素,矿体地质特征入手,探讨矿床成因,以期指导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付青 《现代矿业》2023,(1):50-53
谢圣岭地区在千家村岩体(背斜)的南翼存在规模较大的洞山矿段,上台门铅锌矿、榔槿坞铅锌矿等多金属矿,由于这一成矿带的成矿条件较好,具有形成中型规模以上矿床的潜力。为了进一步开发谢圣岭矿区铅锌矿,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等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总结,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地质条件2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本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谢圣岭矿属热液充填型及矽卡岩型成因矿床,区内北东方向磁异常及石英脉、褐铁矿、磁铁矿充填的F1断裂构造带,花岗闪长岩体中的断裂破碎带以及近岩体的矽卡岩、角岩带为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龚述清 《中国矿业》2007,16(1):90-93
湖南九嶷山矿田是南岭地区重要的锡矿成矿远景区之一,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锡矿类型较多,主要以云英岩体型、蚀变花岗岩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中等,矿石利用性能好的特点。为了日后在本区找矿有更大的突破,通过研究区内控矿地质条件、主要矿床类型及时其特征,初步分析了区内矿床的找矿方向。认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晚期次及燕山早期第二阶段早期次侵人体与近南北向或北东向断裂带接触的部位,是寻找钨锡多属矿床的最有利的区段。  相似文献   

16.
西坞口钨(锡)矿位于皖南地区宁国市,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型钨(锡)矿床,也是目前安徽省内第一个独立成矿的锡矿体。矿区钨矿主要赋存于南华系南沱组及休宁组砂岩、粉砂岩的云英岩脉中,锡矿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脉及南沱组、休宁组砂岩、粉砂岩的云英岩脉中。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供区内钨(锡)矿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钼铋多金属成矿带东坡矿田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矿区101、102、103号主矿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类裂隙充填细脉带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在勘查过程中探矿工程布置的优化方法:即:①探矿工程不宜按每个矿带单独控制,应对整个赋矿层位进行整体控制;②应对含有毒砂、锡、钨细脉的岩性段进行连续取样化验,既可避免漏矿,又可以为将来工业指标调整后重新圈定矿体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大银尖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顺才 《矿业快报》2006,25(8):62-64
大银尖钼钨(铜)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经初步评价迭中型矿床规模,依据赋矿特征,可分为细脉浸染型钼铜矿、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及石英脉型钼铜矿3种类型。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加强大银尖一带已知钼多金属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研究,有利于指导邻区找矿,亦有望在该带发现大型金属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新县浒湾钨矿位于大别山北麓,秦岭—大别造山带中东部。全矿区共划分为四面山、廖湾、鄢山3个矿段,共圈定了6条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填补了河南省矿床史上未发现独立形成黑钨矿的历史空白。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该区的找矿进展,从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入手,总结分析了该钨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区内石英脉型黑钨矿的矿床成因。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应晚于晚古生代含榴混合花岗岩,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岩岩脉穿插存在矿化叠加现象,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属构造—岩浆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浒湾钨矿位于河南省新县浒湾乡,地处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是一个以变质和变形为主体的陆内造山带,基本构造格架表现为透镜状弱应变域(造山地形地体)和线状强应变带(聚合边界断裂)相间排列。详细分析了矿区成矿岩体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成矿规律,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结果表明:①浒湾钨矿属高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黑钨矿化石英脉主要赋存在含榴混合花岗岩体或片麻状花岗岩的构造裂隙带内;②黑钨矿体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密集裂隙中,形成微—细(长石)石英脉型黑钨矿床,高温气水热液运移到岩体上部围岩构造裂隙中则形成细—大石英脉型黑钨矿床;③矿区找矿标志主要为近EW向、NW—SE向断裂构造、硅化、钾长石化、萤石矿化、地表黑褐色褐铁矿、黄钾铁钒(铅钒)及被膜状孔雀石、铜兰等蚀变,以W、Mo为主的多组分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