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34)
音乐教师不仅是人类社会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灵魂工程师"。因此,通过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和对音乐教师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推进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和形式,艺术教育中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以"追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更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灵活式的。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发展音乐思维,理解艺术内涵,传承文化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评价的运用应该通过评价,调整教学现状,优化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构建新颖而又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音乐课堂,真正突显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通过多种途径的实验和探索,探讨出一系列有关评价体系的目标、意义和方法,有利于音乐教育的多种优势和功能在学生终身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
高雅音乐又称严肃音乐,具向表现为古典交响乐。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而我国早期孔子也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根据汉武帝时的《乐经》所记载,音乐为"感于物而动,故形而生"。审声而知乐,审乐而知正,而治迪由矣。由此得出:音乐在人的精神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高雅音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对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民歌的音乐形式简单又富有艺术性,能最直接表现和感染人的内心情感,其音乐语言也是其他音乐艺术的基础,因此也反映了一般的音乐语言规律。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和审美能力是最直接的。本文通过介绍江西民歌的特色,结合音乐教育哲学来论述江西民歌在江西地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承与探索     
<正>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载体,在中西方的文化与艺术传承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建筑自有其艺术性与传承性的存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音乐般的律动中,建筑无声地阐述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纵观中国的建筑发展史,北方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千百年来格局基本未变,形成坐北朝南,以中轴线贯穿,北面正房,南面座房,东西厢房为主的基本格局。而南方则形成了以马头墙为重要特色的徽  相似文献   

6.
肖玲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144-150
三峡民歌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民间歌谣。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竣工以及移民外迁,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歌谣随着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其传承岌岌可危。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是近年来对区域民间音乐文化免于流失、灭绝的传承、保护手段。与教育接轨已成未来对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文章以高校音乐专业课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引入非遗项目三峡民歌"啰儿调"教学为依据,探析将非遗项目引进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求达到非遗艺术活态传承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204-205
传统音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文化遗产,也是传播、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以传统音乐传承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肩负起弘扬祖国音乐文化的重任,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因此研究中分析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针对性教学路径,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
歌剧是音乐的艺术,当以音乐来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在音乐范围中,歌剧选择了人声艺术作为主要表现方式,表现是一切艺术所共同追求的,每一种艺术都有着自己的表现特色,在人声的基础上,要使人的声音同音乐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又使音乐能够得到一种极具特殊魅力的发挥,更使人的声音以丰富的表现方式来准确细腻地表现剧情,取得令人陶醉,令人振奋的戏剧性效果,歌剧将人声给予了合理化、丰富化的组合,使人声在丰富多彩的变化下,达到对不同方式的运用所能取得不同的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音乐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中,音乐教育多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形式来进行的。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主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变"教师是主角"为"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自我完善,提高教学水平;把好知能关系,优化知能统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挖掘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与艺术社团的互动,让高水准的音乐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六方面就如何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营造良好的高校音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19-20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