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快递垃圾污染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快递包装设计。方法通过探究现有快递包装存在的问题,并对包装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模块化为指导原则,创造性的提出基于循环利用的可充气式快递包装新形式。结论充气式快递包装因其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为未来快递包装的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形式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鹏  吴瑾  鞠蓓 《包装学报》2019,11(4):62-67
为解决在推广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时,商家、消费者和快递公司因考虑成本因素,而导致选用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意愿不强的问题,将消费者对可循环利用快递包装的使用意愿作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式,以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无视觉刺激、弱视觉刺激和强视觉刺激3种条件下选择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意愿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对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的环保属性有充分感知的前提下,若可循环利用快递包装外印有显著的环保标识或标语,消费者将更加愿意使用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而更高的环境关爱程度与环保卷入程度将会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意愿。环保标识切实可以促进消费者选择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同时在推广过程中也需注意增进消费者的环保卷入程度。  相似文献   

3.
熊兴福  卞金晨  曲敏 《包装工程》2021,42(10):207-212
目的 针对网购市场快速增长情况下快递包装污染浪费严重、储存运输不便、市面上已有共享快递包装回收系统不环保等问题,从绿色和模块化设计角度出发,针对网购商品运输和投递中存在的问题,对快递包装进行探究,设计一款适应现代快递行情、符合绿色可循环、方便中转装卸等要求的共享快递运输包装,并提供一套相适应的物流服务流程.从功能需求与用户体验层面出发,提出关注包装结构保护性和用户体验趣味性设计理念.方法 以模块化设计为基础,依据我国目前快递运输情况,分析现有共享快递包装结构和服务流程等问题,对网购商品的共享快递包装进行改良设计.结论 设计了一款基于绿色模块化理念的共享快递运输包装.通过快递盒体的重复使用和充气式气囊的填充,解决了快递包装浪费污染等问题,增加了电子锁和包装外面卡槽设计,提升了商品在运输中的安全性,解决了共享快递包装回收与快递柜超时占用等社会问题,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超过1000亿件,快递包装废弃物还将持续增加,快递包装问题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对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也在不断深入。从快递运单电子化到包装减量化,从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到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国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正在积极探索规模化取代传统包装的路径。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明确了2022年和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的量化目标。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响应物联化、共享化时代趋势的可循环再利用快递包装。方法 通过对现有快递行业包装方式和缓冲材料的比较,对国内外快递包装行业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结合物联化时代背景下快递产业的硬件设施(如提货柜等)要求,找到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和包装耗材减量化的切入点。结果 快递包装的可循环和减量化设计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包装本身(包括外部包装盒和内部缓冲材料),将其作为整体来进行考量。结论 该设计方案利用缓冲材料自身结构对被寄物做缓冲保护,减少了不必要的包装材料浪费,随取随用,实现了快递包装的标准化和包装耗材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设计准则,达到共享快递、绿色快递的目标。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共享单车模式的相关分析,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理论明确共享化的优点,再通过人因工程学对产品交互进行分析,导出相关可循环快递共享化的基础设计要求。结果设计出一款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在可循环的基础上从人机交互方面进行改良,实现了快递包装的绿色环保。结论-通过对产品标准化、尺寸体系化、交互人性化以及组合模块化的研究,设计出了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在一定程度上又可称之为共享化快递。  相似文献   

7.
范湘香 《包装工程》2024,45(3):269-275
目的 针对循环快递包装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回收率奖惩机制,促使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方法 考虑一次性快递包装和循环快递包装的替代性,在快递包装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建立无政府奖惩和有政府奖惩情形下电商平台的快递包装成本模型和快递包装制造商销售与回收循环快递包装的利润模型,分析政府奖惩机制对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比例、循环快递包装价格、循环快递包装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回收率奖惩机制可以提高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率和电商平台使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比例,降低循环快递包装的价格。结论 回收率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增加循环快递包装的使用比例,推动循环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现有的快递包装循环利用观点,优化整合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形式,调查各个阶段快递回收的流程及其可行性,整理出成本因素、材料因素、促进因素、社会因素4个因素,对比各因素对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影响程度。方法 通过去重优化方法和正交实验进行分析,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对比观察,得出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 对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成本因素、材料因素、促进因素、社会因素,特别是成本因素影响最大,而社会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结论4项因素的影响度排序可以提高现有的包装循环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为利用快递包装循环的行业提供更加优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电子商务也随着急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快递业务被推上高速增长的风口,但同时存在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回收率低,快递包装的再利用科学技术落后、法规制度不完善、没有统一标准、回收利用的意识淡薄等问题。由此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强大的压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快递包装的回收处理以及循环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率,创新发展绿色包装,完善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实现快递行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由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趋明显,同时智能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日剧增。快递智能化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人们是否可以接受将智能化与快递相互融合,文章则通过在问卷进行的预调研,运用SPSS中K-S聚类分析,获取了用户对可循环及智能快递包装的态度;其次利用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六个主要因子表征用户主要特征及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次序。并依据数据得出的六个重要因子对快递包装可循环与智能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浩  柯胜海  贺林龙 《包装工程》2021,42(17):210-217
目的 针对高档白酒快递包装在运输、配送、使用、回收等诸环节出现的产品破损及包装资源浪费等问题,结合共享包装的概念与特点,提出一款标准化、可折叠,并具有防伪、防盗功能的高档白酒共享快递包装创新设计方案.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深入分析高档白酒快递包装的现状,明确共享理念,并将其融入高档白酒快递包装中,从共享包装造型、结构设计、包装选材、显窃启功能、租赁和回收系统等方面探讨高档白酒共享快递包装设计策略,并进行创新设计实践.结果 方案采用环保材料以及标准化、易折叠的箱体结构设计,提高包装可循环使用频次,降低包装单次周转成本;在功能设计上,以内置气囊替代传统缓冲物,有效解决了内置产品的适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包装缓冲强度;显窃启辅助功能提高了包装的安全防护系数,极大地降低了包裹的失窃概率,使高档白酒快递包装能够做到绿色、安全的共享循环运输.结论 设计方案中的可循环高档白酒共享快递包装在满足快递包装基本功能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快递包装的资源浪费、安全性及适配性差等问题,为共享包装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形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创新政府管理下网络众包的快递包装回收模式。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对快递包装存在的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及包装回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创新网络众包理念,探索政府管理下网络众包的快递包装回收的新模式。结果 -构建了数字化快递包装智慧管理系统,提高了快递包装回收率,解决了快递包装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结论 -构建了政府管理下网络众包的快递包装回收模式,实现了快递包装回收的众包结构与关系创新、包装循环创新、回收众包平台的功能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低碳经济模式下快递包装材料非绿色、缺乏统一标准、回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方法综合运用调研问卷、行为观察、访谈等方法研究"消费者-快递人员-经销商"等三大主体,通过专家打分选取9个相关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快递包装的综合效益模型,将模糊综合评判与问卷数据相结合,定量化处理得出消费者对现有包装的评分。结果对于"环保意愿"指标,消费者最为重视,权重达0.682;对于"循环利用"指标,消费者最容易忽视,权重为0.08;建立了快递包装综合效益与指标体系的关系式;得出消费者对现有快递包装的最终评分为72.53,满意程度不高。结论从鼓励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使用,促进包装减量化、人性化设计,构建合理的回收系统等方面入手,可提高快递包装的综合效益,实现物流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递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众多行业中的"黑马",并逐渐渗透到每个普通大宗的生活中。大学生已成为网购的中坚力量之一,高校快递运营为这样一个庞大群体提供便捷,但由此产生的快递包装垃圾也不容忽视。因此,解决包装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对快递包装进行循环使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基于高校快递经营模式,结合快递包装物现状及回收问题,分析高校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改革创新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为背景,从包装设计的可回收性和耐用性两个因素建立供应链最优化决策模型,研究和比较了包装生产商仅提供一般快递包装与仅提供可循环快递包装两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包装回收率的提高,包装生产商会提高快递包装的可回收性,但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耐用性需要考虑耐用性与可回收性之间的关系。当耐用性与可回收性相互促进时,耐用性会随之上升;当耐用性与可回收性相互冲突时,耐用性会随之下降。在仅生产可循环快递包装时,包装生产商的利润与社会福利高于仅生产一般快递包装时的,但对包装生产商进行包装收集的激励要低于仅生产一般快递包装时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快递包装回收、绿色治理等行业问题引起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民革中央提案提出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一年来,国家邮政局结合提案内容建议和行业工作实际,多次开展快递绿色发展专题调研,将提高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列为邮政业更贴近民生七件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可循环快递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设计准则,达到共享快递、绿色快递的目标。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共享单车模式的相关分析,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理论明确共享化的优点,再通过人因工程学对产品交互进行分析,导出相关可循环快递共享化的基础设计要求。结果设计出一款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在可循环的基础上从人机交互方面进行改良,实现了快递包装的绿色环保。结论通过对产品标准化、尺寸体系化、交互人性化以及组合模块化的研究,设计出了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在一定程度上又可称之为共享化快递。  相似文献   

18.
12月8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为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署要求,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电子商务、快递业发展特点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研究设计可循环拉链邮袋。方法-了解可循环拉链邮袋的总体要求,目前可循环拉链邮袋的使用情况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比社会主流快递企业循环邮袋各项性能指标并分析,设计可循环拉链邮袋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经过对比,设计完成DL01和DL02两种型号可循环拉链邮袋,采用双头防爆拉链,可循环拉链邮袋循环使用次数可达50次以上。结论-可循环拉链邮袋可实现拉链自锁效果,具有防盗、绿色环保、可循环再利用的特点,对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推动绿色包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魏旭  王安霞 《包装工程》2018,39(23):38-42
目的 从实用角度对电商平台下物联网智能快递箱的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包装中信息标签隐患较多、外观造型设计品牌识别度较低、RFID芯片利用不够充分和快递箱需要特定条件的循环再利用等方面问题。结论 结合实例论述了未来物联网智能快递箱的改进策略,能为RFID芯片赋能包装安全升级、大数据助力提升包装用户黏性和体验定制个性化包装服务设计,能为物联网智能快递箱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