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Cat  轩轩 《中华手工》2012,(8):82-85
吕耀洪用了6年的时间亲手建了这座雕梁画栋、碧瓦朱甍的园林,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宝贝放进去,观赏、把玩、日用。吕耀洪说,好东西就是要拿来用的。他和家人在这园林里看书、写字、听戏、叹茶、家宴、赏宝,看花落听风吟,晴耕雨读,过着古代名士般的逍遥日子。如此漂亮的园林,他不独占,每天都有街坊邻居或者慕名而来的游客,随时走进来到处摸摸看看,俨然成了免费的景点和当地的文化符号。他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2.
张嘉颖 《中华手工》2008,(1):98-100
圈子内的人都称他为“鬼才”,相机那么精密的东西,居然可以用手工做出来。  相似文献   

3.
跳出画面来看画俄罗斯有一位科普作家叫阿西莫夫,他的小学同学是一个木匠,这个木匠和阿西莫夫开玩笑说:大家都说你很聪明,我倒要考考你,看你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阿西莫夫说:好啊,你考吧。木匠说:有一个哑巴走进了一家五金店,要买一把钉子,他该怎么说?阿西莫夫用手势比划着,一只手拿着钉子,另一只手拿着锤子。木匠递给他一把锤子,阿西莫夫摆摆手,用手比划着:这么长的钉子、这么多  相似文献   

4.
风光01用闪光勾勒奇幻夜景用背景光为夜景照片增添诡异的效果。像这张照片里荒野中的雷达一样,很多好的拍摄题材周围并不一定就有合适拍摄的光线,特别是在日落之后,但你仍然可以用一点创造性和实验精神来创作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当夜景风光专家史蒂芬·夏普(SteveSharp)发现这座废弃的雷达站时,光线已经暗了下来,当然他也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拍到任何东西了。史蒂芬说:"那晚我甚至没有想过要拍摄照片,但是我随身带了一支大功率手电筒,  相似文献   

5.
这对父子,父亲是冀派内画的“始祖”,儿子则是内画产业的“新军”。“冀派内画是我创立的,最起码在我有生之年不能看它衰败下去。”这是父亲的由衷之言,也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让他明确了脚下的路。  相似文献   

6.
补丁     
困困 《中国搪瓷》2009,(9):94-94
不久前.女儿的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那可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下的新鞋,女儿难过得哭了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除夕夜,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裂解车间操作工刘健,用一个“红包”将团圆家宴推向欢乐的高潮。他向父母、妻儿一一送过精美的新年礼物,然后解释说:刚刚拿到一个2000元的红包,是因为当班发现事故隐患,厂长专门签发嘉奖令,副厂长亲自送到他手上的。父亲一口干掉杯里的酒,合不拢嘴的连声说:“好、好,你一定要好好干!”  相似文献   

8.
换个角度看问题 大概一百年前,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等众多奥地利经济学家发生了一场论战,问题是应该拿什么标准评价经济理论。论战最终以当时衣着光鲜、脚穿两只颜色各不相同皮鞋的熊彼特胜出。他为经济理论提出的评价标准是经济理论不分好坏,不分善恶,最恰当的区分是好用还是不好用。这个评价类似于黑猫白猫标准,也类似于对自然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不能笼统地说牛顿力学好还是不好,更不能说这个理论是善还是恶.恰当的标准是这个理论就当时的情况看对认识和解决问题是不是比其他的理论更好用。  相似文献   

9.
南子 《中国搪瓷》2011,(4):95-95
太太说我最近总买“破东西”。年初,到迪斯尼乐园的商店里买了一个叫做“跳羚”的木雕。隔两个礼拜,东西运到纽约,打开来,吓一跳。长长的两只角,都断了。看看那木雕断裂处,对回去,发现接触得很好.便拿做木工用的牛皮胶试着粘上。电话响,是迪斯尼打来的,说如果我喜欢这木雕,他们还有一模一样的,要不要换一个?我说:“算了!我已经把断角粘上去,不用换了!”  相似文献   

10.
这一节本该由王象明来执笔论述,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是他倡导了预加水成球技术并实地推行“三平衡”的看火操作技术,见解独到,经验丰富。我与他合作学到许多东西并略有体会,结合应用优化配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又可 《发现》2013,(12):54-55
王文兴13岁开始读书,走马观花看了10本左右。18岁时他发现,“真正好东西读一两页,满意度跟读一大部书没两样。”此后50多年,他每周读书四五天,每天读2000字左右,至今阅读置没超过50本小说。其选择标准有二:文学史的名著;昨天看不懂今天能看懂的书。  相似文献   

12.
博览     
《中国搪瓷》2013,(11):12-12
沙滩上的朱吉力城堡;看,好大的兔子;分子水果盘  相似文献   

13.
好球!干杯!     
pandinghao  玉子桑  飘飘  阮光锋  Greeny 《中华手工》2014,(6):I0016-I0017
炎炎夏日,世界杯激烈战况,这个时候,需要一杯冰镇啤酒,赢了,好庆祝,败了,还能降火。如果这杯啤酒是自己酿的,更是怎一个“爽”字了得!  相似文献   

14.
卞泽 《中国橡胶》1998,(15):10-11
一位国家领导人最近在安徽、四川、河北调查研究时,就中小企业改革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他说:1、要结合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积极研究改革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各地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采取了许多措施,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势头;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改革进展很快;积极进行“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改组。总体上看,方向是对的,发展是健康的,效果也是好的。对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及时总结,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15.
这对父子,父亲是冀派内画的“始祖”,儿子则是内画产业的“新军”。“冀派内画是我创立的,最起码在我有生之年不能看它衰败下去。”这是父亲的由衷之言,也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让他明确了脚下的路。  相似文献   

16.
柔软的布鞋     
前几天,老公出差,顺便去看望母亲,回来又大包小包地带回一大堆母亲准备的东西。整理时发现,母亲又给儿子做了两双布鞋。儿子拿起鞋看了看,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穿这鞋子,告诉外婆,以后再别给我做了!”我接过鞋来,看着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针线,心中说不出的一阵酸楚。  相似文献   

17.
上海顾绣     
水印  谭松 《中华手工》2006,(3):82-84
远看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凑拢再看,上面怎会有密密的针脚和丝线似的反光?疑惑中“画”前两位绣娘自豪地告诉我:“这是顾绣!我们亲手绣的!”  相似文献   

18.
水葫芦先生     
他被媒体称为国内水葫芦综合利用第一人,他经常带着手工编制的水葫芦家具参加各种比赛,并在比赛中宣传环保理念。他说,这是他喜欢做的事,尽管利润并不多。但他相信,凭着稳扎稳打,这股清新的家居潮流,一定能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有不少橡胶企业喜欢见什么东西走销,就一哄而上去生产,结果产品挤在一条路上。企业的产品要打开市场,要把握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动权,不光看市场的占有率,还要看市场的不足。市场满了就等于失去市场。所以,作为精明的企业家,懂得产品要占有市场,首先应去开发新产品。这个道理说起来都明白,可真正有紧迫感的就不多了。市场的“活力”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新产品。因为不断地开发顾客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具有占领市场的“活力”。美国有一家“买不到”商店,消费者凡是在别的商店买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到这家商店去买。当然是先登记…  相似文献   

20.
刘新元 《景德镇陶瓷》2014,(4):J0048-J0048
正我是通过在红星瓷厂的姨夫叶春根认识徐萍的。徐萍他话不多,穿着朴素,一看就是一个不会做作的人。没有像当今那些活跃的艺术家那样或蓄须或披发或扎辫或剃光头,他的神态中有一种清气和静气。见面后常常会问我看他的作品后是什么感觉。其实他知道我不会画画,但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品就是要让人看的,要让会画画的人和不会画画的人看我的画"。君子之交淡如水,认识徐萍大师差不多十年了,不冷不热,不温不火,不远不近,也许这正是朋友之间相处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